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煥榮

鎖定
羅煥榮(1900-1927),博羅縣埔前鄉下村(今屬河源市東源縣)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的戰鬥。次年1月於黃埔軍校畢業後,任該校教導團二團連隊幹部。2月,參加廣東革命政府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在惠陽淡水、揭陽棉湖等戰役中,立下戰功。6月,隨東征軍回師廣州,參加平息楊希閔、劉震寰叛亂之役。10月,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在攻打惠州城時中彈負傷。1926年,任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兼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和省港罷工工人糾察隊軍事教官。同年夏,任惠陽平山(今屬惠東縣)農民聯防辦事處軍事教官,向農軍講授軍事和政治課。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惠州警備司令胡謙命鄒範(中共黨員)營進攻平山農民聯防辦事處。中共惠州地委得知情報後,決定趁機組織全縣農軍,配合鄒範營起義。後因叛徒告密,鄒營抵平山後被胡謙派出的一個團的兵力包圍。在此緊急關頭,羅煥榮帶領農軍200多人,突入平山鎮內,掩護鄒範營突圍。同年秋,中共平山區委決定舉行第二次平山起義。與中共惠州地委委員何友邀率農軍300餘人進攻平山,激戰數小時,因寡不敵眾,退至青龍潭據點。由於叛徒告密,遭突襲被捕。羅被捕後備受酷刑,仍堅貞不屈,被殺害於平山石公爺墩場坑。 [1-2] 
中文名
羅煥榮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27年
出生地
廣東省博羅縣(今屬河源市東源縣)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羅煥榮人物生平

羅煥榮,生於河源縣埔前下村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8歲破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考試總是名列前茅。 [3] 
民國8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阮嘯仙劉爾嵩等廣東學生領袖,到東江進行革命活動,傳播馬克思主義。羅煥榮受到影響,開始閲讀一些進步書報.萌發追求革命的念頭。民國13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創辦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羅煥榮準備報考軍校,其祖父和父親則用“三綱”、“五常”那套封建家法拉他後腿,強行要他馬上結婚,羅煥榮被這突如其來的婚姻弄得非常苦惱,迫於無奈,只好順從,他的祖父和父親,滿以為這樣可把他羈絆在家,然而志向革命的羅煥榮,並沒有因此而氣餒,決心衝破封建枷鎖,懷着打倒列強、剷除軍閥的抱負,結婚第三天,毅然捨棄舒適的家庭生活,離別新婚妻子,去穗報考黃埔軍校,成為第一期第一步兵科骨幹。由於他勤奮好學,思想政治軍事水平不斷提高,不久便加入中國共產黨。 [3] 
民國13年(1924年)10月,廣東“商團軍”叛亂,妄圖推翻廣東革命政府。羅煥榮和黃埔軍校的學生軍400多人,同工團軍、革命軍、郊區農民自衞軍一起作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平定了“商團軍”的叛亂,穩定了廣東的政局。 [3] 
民國14年(1925年)1月8日,羅煥榮從黃埔軍校畢業後,被派往黃埔軍校教導團二團擔任連隊教官。服役期間,秘密到虎門從事地下活動,曾被蔣介石下令逮捕,由於當時是國共合作期間,經愛國人士抗議才釋放。2月。羅煥榮參加了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叛軍,此次出征,他自始至終表現出共產黨員的大無畏精神,在惠陽淡水、揭陽棉湖等戰役中,衝鋒陷陣,奮勇殺敵。 [3] 
民國14年(1925年)10月,羅煥榮再次參加了第二次東征,他所在團負責從中路主攻陳炯明老巢——惠州城。在攻城作戰中,羅煥榮不幸中彈負傷,傷愈後,被留下黃埔軍校當教官,與徐向前王逸常等同志一起負責、培養革命預備軍官。 [3] 
民國15年(1926年),羅擔任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教官期間,曾被第六屆廣州農民講習所和省港大罷工工人糾察隊聘任為軍事教官。“中山艦事件”發生後,廣東區黨委決定組織農民武裝,從軍校秘密調聘出一批有軍事知識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分子到全省各地組織農民自衞軍。同年夏,羅煥榮被派往惠陽縣平山區農民聯防辦事處任軍事教官,他到任後,積極訓練培養農軍,使平山區的200多名農軍戰士,成為一支有一定政治素質和軍事水平的農民武裝。 [3] 
1927年5月,羅煥榮就組織了一次平山的農民武裝起義,由於這個準備的不是很充分,第一次就很快就失敗了。當時,國民黨軍隊攻陷海豐。為切斷敵人的供應線,擾亂敵人的後方,中共惠陽地委又決定組織第二次平山起義,仍由羅煥榮任總指揮。1927年5月底一天夜裏,農民自衞軍400多人分三路包圍平山。激戰3個多小時後,由於裝備粗劣、兵力差距懸殊,農民自衞軍不支而退。 [4] 
民國16年(1927年)5月,駐惠州的國民黨師長胡謙與地方土匪頭子游癜華暗中勾結,指使遊匪以假裝投降,偷襲青龍潭農軍駐地,妄圖消滅農軍。一天黃昏,遊匪指派打手,趁漆黑的夜色,偷襲農軍部隊,開槍打死1個農軍戰士,正在沖涼的羅煥榮聽到槍聲,邊穿衣邊走出門,由於敵人預先埋伏,羅煥榮步出門外,便被逮捕。 [3] 
羅煥榮被捕後,敵人害怕農軍劫獄,一連移囚了好幾個地方,並以花言巧語、高官厚祿引誘羅煥榮勸農軍將槍支交出,羅揭穿了敵人的陰謀詭計,想辦法從獄中傳出字條,叮囑農軍要及時把槍支轉移,千萬不能將槍支落在敵人手裏。敵人見軟的不行,便對他施以慘無人道的酷刑,敵人採用了軟硬兼施的手段,都一無所獲,於是胡謙命令遊匪將羅煥榮秘密殺害於惠陽平山石公爺墩場坑。羅煥榮犧牲時,時年27歲。 [3] 

羅煥榮後世紀念

曾任廣東省僑委會副主任的何友逖曾留詩一首曰:“領導農民猛着先,燎原星火憶當年,殺身當作尋常事,留與平山萬古傳!”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山鎮人民政府為羅煥榮建造了紀念碑,並將何友逖的詩鐫刻在碑上。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