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明路線

鎖定
羅明(1901-1987),廣東大埔人。1933年在擔任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共福建省委的代理書記時,曾經認為黨在閩西上杭、永定等邊緣地區的工作條件比較困難,黨的政策應當不同於根據地的鞏固地區,而受到黨內“左”傾領導者的打擊。當時這些領導者把他的意見錯誤地、誇大地説成是“悲觀失望的”、“機會主義的、取消主義的逃跑退卻路線”,並且開展了所謂“反對羅明路線的鬥爭”。 [1] 
中文名
羅明路線
發生時間
1933年初
發生地點
閩西根據地邊緣地區
人    物
羅明

目錄

羅明路線簡介

羅明,原名羅善培,廣東大埔縣人,1921年考入廈門集美學校師範部,1925年考入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前身),同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中共汕頭地委書記,1927年任中共閩西特委書記。1928年2月任福建臨時省委書記,並作為福建代表前往莫斯科出席黨的“六大”,回國後,長期在閩西革命根據地領導農民鬥爭,熟悉本地情況。
1932年3月14日,中共閩粵贛省委在長汀召開第二次黨代表大會,會議遵照中共蘇區中央局決定,將中共閩粵贛省委改組為中共福建省委,羅明任代理書記。在進軍漳州時,跌傷了腰部,傷口發炎,住進了長汀福音醫院。
1932年8月,毛澤東在福建長汀福音醫院治病期間,曾對羅明關於閩贛兩省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做出指示。不久,福建省委組成前敵委員會,羅明為書記,按照毛澤東的指示與譚震林、方方等到上杭、永定龍巖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取得了勝利,後將戰爭勝利的經驗向連城新泉武平及其他一些地區的領導作了傳達和介紹。新泉縣委書記楊文仲接受了羅明的指示,緊急動員起來,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1933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代理書記羅明,根據幹部和羣眾的要求及親身經歷,寫了《對工作的幾點意見》,認為紅軍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地方發展,處在根據地邊緣地區的地方武裝應當先打當地地主武裝,對國民黨正規軍不要硬打,要採取游擊戰、運動戰,從小仗中鍛鍊和提高紅軍的戰鬥力,主張有計劃、有步驟地擴大紅軍,不能一味削弱地方武裝去“猛烈擴大紅軍”;對閩西上杭、永定(今龍巖市永定區)等邊緣地區或新區,其條件比較困難,黨的政策應當不同於根據地的鞏固地區。這一意見被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者説成是“對革命悲觀失望的、機會主義的、取消主義的逃跑退卻路線”,並開展所謂“反對羅明路線的鬥爭”,撤銷了羅明的職務。隨後又開展對“江西羅明路線”的鬥爭,即開展對鄧小平、毛澤覃、謝唯俊、古柏的鬥爭。這實際上是反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意見,將“左”傾路線全面貫徹到江西革命根據地,對根據地的建設和反“圍剿”鬥爭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2] 

羅明路線職務

全國解放後,羅明先後任南方大學副校長、廣東民族學院院長、廣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廣東省政協第二、三、四屆副主席,廣東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3] 全國政協第三、四、五屆委員和第六屆常務委員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