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新之

鎖定
生於己於1906年,1990年逝世,四川新都區人,著名國畫家。自幼酷喜書畫藝術,1938年拜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為師研習中國繪畫藝術,1948年曾任教於成都南虹藝專,擅長山水、花鳥,作品曾參加各類展出並獲獎。也被文博單位收藏。
中文名
羅新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90年
出生地
四川新都區

羅新之羅新之先生生平

一九〇六年
農曆3月13日(公曆4月6日)出生於四川新都縣唐家寺的一箇舊文人家庭,父親是位私塾
羅新之攝於1922年。時年16歲 羅新之攝於1922年。時年16歲
先生,在家排行老四,前面三個哥哥。自幼喜愛繪畫。
一九〇九年
3歲時 父親病逝。
一九一一年
五歲左右因病幾乎夭折,身體受到很大傷害;因此後來比較起幾個高大的哥哥來,體形顯得太矮小。
一九二〇年
14歲。到成都暑襪北街一家書畫店當學徒,巧的是該店名『介文社』招牌就是張大千先生的
與張大千等人的合影 與張大千等人的合影
老師江西名士李瑞清所書。在此學徒三年。
一九二四年
經二哥羅靜之介紹到華英書局學習裝訂書籍,其間母親去世。三十年代為紀念母親, 三哥羅
祥止特請他的老師齊白石老人繪了一幅『憶母圖』。
一九二五年
經二哥羅靜之介紹到誠達印書局學習畫石印畫和木刻畫。不久又到 春熙路文化印書館,在那
裏畫些書籍插圖。
齊白石老人為三哥羅祥止所畫《憶母圖》 齊白石老人為三哥羅祥止所畫《憶母圖》
一九二六年
張大千先生贈送羅新之先生的畫 張大千先生贈送羅新之先生的畫
20歲。經三哥羅祥止引薦拜成都有名的書畫家、金石家曾默躬先生為師,學習畫佛像。
一九二八年
經二哥羅靜之介紹進蜀達照相館工作,即後來的胡開文筆墨紙店,一邊畫布景,一邊兼習攝影。
業餘時間全部用在繪畫上。
1943年張大千先生贈送羅新之的仕女畫 1943年張大千先生贈送羅新之的仕女畫
張大千先生畫李瑞清畫像石印品 張大千先生畫李瑞清畫像石印品
一九三〇年
經過不斷努力,繪畫技巧不斷提高,畫也越畫越好,登門求購索畫者亦越來越多,於是給出潤筆,正式在成都賣
張一峯先生為羅新之的書齋名題字 張一峯先生為羅新之的書齋名題字
畫了,此時不到二十五歲,成為職業畫家。
一九三三年
張一峯先生贈送羅新之的書法對聯作品 張一峯先生贈送羅新之的書法對聯作品
下半年,蜀達照相館老闆以朋友身份,有意將照相館轉讓與羅,但羅因財力有限無力承接。在老闆減少了部份要價後,與二哥羅靜之和朋友合資開始接手經營蜀達照相館。
一九三四年
相館生意非常好,經營了約大半年就賺了不少錢,但卻一直心繫繪畫,便突然提出退股,退出經營,令合資人非常驚訝。
一九三六年
帶上幾年積蓄從成都到重慶準備去上海拜師(因對張大千先生的仰慕,通過三哥羅祥止的介紹得知張大千先生在上海)。不幸的是,到重慶後所帶盤纏全部被偷,拜師之事只好暫時擱下所幸得到表姐夫徐修平(在長江航運任職、重慶公共汽車公司董事)資助,方返回成都。
一九 三六年
30歲,齊白石到四川在成都汪家拐羅家中逗 留了幾天時間(其時齊白石弟子羅祥止及其二哥羅靜之、弟羅新之共居一宅)。
張大千先生親筆題款贈送羅新之的照片 張大千先生親筆題款贈送羅新之的照片
一九三八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大千先生從北京回到成都,再經三哥羅祥止介紹,備了禮物、名帖,正式拜師張大千,成為大千先生入門弟子,此時年32歲。
一九三九年
入門後 常去大千先 生處,親受師授。大千每天作畫時間很長,常至深夜,最後有時僅有羅及張心智、張比德留在大千畫室。大千先生不僅教羅繪畫技巧,同時還關心羅的生活,時常問羅有何困難需幫助,使其深受感動。大千總是設身處地的為人着想,經常慷慨解囊,盡心資助,使人從心底深處景仰、喜愛和信賴這位大師。
一九四一年
張大千率夫人楊宛君、子張心智、徐悲鴻先生學生孫宗慰等,趕赴敦煌臨摹壁畫。此時羅在成都結識了趙少昂、關山月等先生;趙少昂、關山月先生常來家中希望能得到三哥羅祥止的印章。
一九四二年
8月,應大千師之召,大千侄張比德、門人肖建初、劉力上,知交謝稚柳等趕赴敦煌協助工作。羅因自己家中有要事未能同行,懊悔不已。
一九四三年
齊白石老人為三哥羅祥止所畫《松枝雛雞圖》 齊白石老人為三哥羅祥止所畫《松枝雛雞圖》
春,奉大千師之召,隻身一人歷時一月零三天趕赴敦煌,但張大千及隨行已離開。在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常書鴻先生陪同下,觀錄敦煌壁畫,立即被敦煌藝術魅力所感染。在敦煌臨摹壁畫數月。在這裏結識了向達、史巖二位先生,後常書鴻先生邀請其留下,婉言謝絕後即赴蘭州與大千師會合,旋返回成都。在路徑廣元住宿時由於牀位不夠,大千師説:『羅世兄跟我差不多高,今晚我倆睡一個牀。』回成都後協助張大千整理和創作壁畫稿。
一九四四年
38歲。 與同學劉君禮根據大千師在敦煌考察時所寫的筆記資料編輯了《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目次》一書,該書詳細記錄了每件展品出自莫高窟(或榆林窟)的第幾窟、壁畫時代、壁畫名稱、尺寸大小、同參加臨摹者之名,以及大千先生對該畫的歷史考證、藝術分析等等。該書堪稱是國人對於敦煌藝術的第一次初步分析記錄。該書曾由謝無量、沈尹默、向楚先生相繼題詞,於1944年5月由西南印書局正式出版。同年在四川新都銘章中學擔任圖畫老師,歷二年多時間。
一九四五年
到重慶為大千師籌辦臨摹敦煌畫展。重慶畫展舉辦成功後與大千師一同受到徐悲鴻先生熱情舉辦個人畫展,謝無量先生第一個到場祝賀,張大千老師為多幅 作品親自題字。畫展非常成功,所有畫作被全部定完並又重訂了約二十幅。
一九四六年
40歲。 1月23日與黎登素小姐在新都桂湖舉行了隆重的訂婚儀式。春,一個偶然機會在舊市場買到一幅大千師1926年畫的李瑞清畫像石印品,圖上有太老師曾農髯以及吳昌碩、孝臧等先生的題詞題詩,十分精美,即請大千師觀之,大千見後極為欣喜,當即在畫上題字曰:『先師李文潔公畫像。新之仁弟供養。丙戍三月,弟子張爰謹題。』題完此畫幾日後,大千師得知其學過石印,於是贈送一幅《香供仕女》木刻彩印與羅,並在圖上加題:『舊京榮寶齋木刻,題與新之賢弟。丙戍初夏,兄爰。』5月2日,與黎登素女士在成都暑襪北街璨春園舉行隆重的結婚典禮, 謝無量先生作為證婚人,張大千先生及在川同學朋友皆出席並祝賀。
結婚證書(謝無量為證婚人) 結婚證書(謝無量為證婚人)
一九四八年
結婚當天和謝無量等人的合影 結婚當天和謝無量等人的合影
受友李有行先生邀請在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在此時間結識了龐燻琴、雷圭元、沈福文。(後藝 術學校遷往重慶,本人未隨遷往,留成都)。,10月8日至13日,參加在上海中國畫 苑舉辦的『大風堂同門畫展』,參展作品《白描觀音》《觀音》。畫 苑舉辦的『大風堂同門畫展』,參展作品《白描觀音》《觀音》。
一九四九年
43歲, 12月6日 張大千乘飛機離開成都前往台北,後遷香港暫住。從此張大千開始了飄泊不定的遊子生活。張大千離開成都前特寄放幾大箱珍藏的名人書畫在羅家中,並贈送羅部份畫稿。
一九五〇年
建國初期生活十分艱難,僅靠賣畫維持家庭開支。大千師出國時曾留在家中代為保管的幾大箱珍藏名人書畫,使其受益不小,眼界大開,並臨摹了數幅。這幾箱名人書畫後由張大千侄子張比德全部取走。
一九五一年
開始研究、創作敦煌圖案。在家繼續國畫創作。
一九五二年
張大千侄子張比德及夫人來成都,在其家中居住。不久張大千兒子張心智來成都也住在羅家中。
一九五三年
張大千的學生、天津著名書畫家巢章甫先生之邀,其作品在天津等地出售。同年,四川印刷界開拓者及前輩二哥羅靜之去世。
一九五六年
羅新之蜀錦設計作品獲四川省三等獎證書 羅新之蜀錦設計作品獲四川省三等獎證書
50歲。受成都市文化局聘請在新成立的蜀繡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員。參加北京大會堂圖案設計工作。參加第二屆全國國畫展覽會,參展作品《竹》獲優秀作品獎。10月, 蜀錦圖案設計作品獲四川省三等獎。
一九五七年
四川著名書法家、齊白石先生入室弟子餘中英先生客居羅家中近三年,成為一生摯友。
一九五九年
參加慶祝國慶十週年活動,蜀錦圖案設計作品獲四川省二等獎。
羅新之蜀錦設計作品獲四川省二等獎證書 羅新之蜀錦設計作品獲四川省二等獎證書
一九六〇年
在成都新辦的工藝美術學校教授國畫及圖案。
一九六一年
由於國家遭受自然災害,家中相當困難,多虧小學同學、多年好友沈再博先 生長期幫助才得以渡過難關。
一九六三年
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館長的邀請,為地主莊園陳列館畫仕女圖、佛像、觀音,前後工作幾個月。
一九六六年
60歲。因『文化大革命』被下放到成都布鞋一廠,看守廠大門放棄佛像、仕女創作,在此期間李有行先生及同學朋友常來看望。
一九六七年
受文化大革命衝擊,因怕紅衞兵抄家,在家燒掉了許多自己的畫作及大量珍貴書畫藏品。
一九六八年
在家開始以山水、花卉為題材的國畫創作。
一九七二年
66歲。調到成都工藝美術研究所,主要從事山水畫創作。
一九七三年
七十年代廣元東郊寫生稿 七十年代廣元東郊寫生稿
參加成都工藝美術研究所組織的三峽寫生。
一九七四年
在成都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山水、花卉創作。參加成都工藝美術研究所組織的 畫家到江油、劍閣、廣元一帶的寫生活動。
一九七七年
71歲。七月退休在家作畫,常有同學、朋友等來訪。 10月14日齊白石老人得意弟子、著名金石家三哥羅祥止在成都家中逝世。
一九七九年
經老友餘中英介紹,受四川省新都縣(現新都區)寶光寺邀請,到寶光寺臨摹張大千老師的重要作品工筆重彩《水月觀音》,完成後受到各界人士好評。
一九八三年
77歲。 4月2日國畫大師張大千在台灣逝世。4月13日,中國美協四川分會和四川省博物館聯合舉辦《張大千畫展》。展期間,相遇多年未見同學:有何海霞、黃獨峯、 劉力上、 俞致貞 、曹大鐵、 伏文彥 、慕凌飛等,同學相見甚歡併合影留念。10月24日好友餘中英先生在成都逝世,恩師、摯友同年相繼仙逝, 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
一九八四年
2月5日,夫人黎登素女士因病在成都逝世。
一九八六年
羅新之與同學和朋友合影留念 羅新之與同學和朋友合影留念
80歲。為紀念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逝世三週年,參加四川省舉辦的『張大千師生畫展』,見到了分別多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和朋友,併合影留念。
一九八八年
在家時而作畫,時而生病。肖建初、張心瑞、胡夢痕、王永年、龍國屏、婁炯、況景華等在川同學及朋友學生常來探望。
一九九〇年
8月5日凌晨,在成都家中逝世,享年85歲。 [1] 
84年其子羅倫建為病中父親畫像 84年其子羅倫建為病中父親畫像

羅新之羅新之先生作品

羅新之作品
參考資料
  • 1.    羅倫建.羅新之畫冊.四川:四川出版集團 四川美術出版社,2012: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