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志剛

(武漢大學教授)

鎖定
1946年10月生,武漢市人。他一直從事現代國際關係教學和研究工作,曾主持、參加多項省部級和國家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以及國際合作項目。 2002年,他向歐盟委員會申報的政治學重要課題“歐盟政治一體化”獲得通過,被授予“讓·莫內講座教授”席位。迄今,已有10部學術著作(獨著、主編、合著)公開出版,另在《人民日報》、《希望》、《亞洲評論》、《現代國際關係》、《歐洲》、《武漢大學學報》、《歷史研究》、《世界歷史》、《法國問題研究》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報刊上發表50多篇論文,且指導培養國內外博士生、碩士生40多人。 [1] 
中文名
羅志剛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北武漢
性    別

羅志剛人物經歷

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84—1986年在南斯拉夫進修。現任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關係史研究會理事,從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羅志剛主要貢獻

1、科索沃危機中的俄羅斯外交,《亞洲評論》(香港),1999年秋冬號,獨著。
2、西歐政治合作的演進及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的確立,《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6 期,獨著。
3、歐盟東擴戰略與俄羅斯,《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9期,獨著。
4、西歐政治聯合中的美英關係,《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2期,獨著。
5、西歐大國對俄安全合作政策,論文
《歐洲》,2001年5期,獨著。
6、世紀之交的俄羅斯對美政策, 《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1期,獨著。
7、歐洲安全問題與俄羅斯的戰略選擇,《國際觀察》,2001年1期,獨著。
8、英國和戰前蘇聯歐洲集體安全政策, 《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3期,獨著。
9、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評析,《國際觀察》,2001年6期,獨著。
10、略論抗日戰爭時期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問題,《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1期,獨著。
11、俄羅斯與歐洲安全體系的重建,《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1期,獨著。
12、二次大戰時期的法蘇關係,《法國研究》,1999年1期。
13、國民政府對蘇政策評析,載《紀念抗戰勝利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獨著。
14、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芻論, 《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增刊,獨著。
15、俄羅斯對獨聯體軍事一體化政策,《長江論壇》,2002年3期,獨著。
16、蘇德戰爭與日蘇關係,《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1期,獨著。
17、當前國際形勢的特點與中美關係的走勢,《武漢學刊》,2000年4期,獨著。
18、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安全,《政策》,2002年2月號,排名第一。

羅志剛出版著作

1、專著:《中蘇外交關係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獨著。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主要參加者。
二十世紀世界史》,第一、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主要參加者。
2、教材:《WTO與武漢》,武漢人民出版社2002年,主編。

羅志剛出版圖書

羅志剛科研項目

1、“美英特殊關係對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影響”,1999—2000年,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主持。
2、“歐洲政治一體化”,2002—2007年,歐盟文化教育委員會,主持。

羅志剛獲獎記錄

“抗日戰爭時期蘇聯遠東政策與外交”(論文組),羅志剛,湖北省人文社科成果三等獎,2001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