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小慈

鎖定
羅小慈,1974年生,上海民族樂團箏獨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曾任上海民族樂團副團長。現任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1]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 [2]  、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青年文學藝術聯合會副會長。
她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打破單一演奏的模式,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力圖呈現出箏的豐富內藴,將中國歷史人文精神和書畫意境融入自己的箏曲中,創作並演奏了箏與簫《如夢令》、箏曲《墨戲》、箏歌《漁家傲》等作品,在上海、巴黎、台北的演出中獲得好評。
中文名
羅小慈
出生日期
1974年
畢業院校
上海音樂學院
職    業
箏獨奏家
代表作品
林沖夜奔
西楚霸王
陸游與唐琬
代表作品
梁祝
漁家傲
主要成就
國家一級演奏員
2002年“第四屆上海文化新人”
2007年“上海領軍人才”
2007年“上海傳媒十大青年才俊”
性    別

羅小慈發展歷程

羅小慈師從名家

羅小慈七歲時在父親羅定武的指導下習箏,三年後師從鄧婕與南京藝術學院閻愛華。十三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六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直升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十年間曾先後師從箏教育家、演奏家郭雪君、何寶泉孫文妍。其間還得到箏家何佔豪趙曼琴王中山等的教益。

羅小慈斬露頭角

在校期間,羅小慈就展露出出眾的藝術才華。1989年,她獲“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古箏青年專業組二等獎,1995年獲“中國文化部舉辦的東方杯全國古箏演奏比賽”青年組三等獎。

羅小慈職業演奏家

青年演奏家羅小慈 青年演奏家羅小慈 [3]
自1997年從學校畢業進入上海民族樂團後,羅小慈便開始了她職業演奏家的道路。1997年,她應邀參加了“第17屆上海之春——上海、台北交響樂作品薈萃音樂會”,以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受到音樂界和廣大觀眾的關注與好評。1998年和1999年,她分別首演古箏協奏曲《林沖夜奔》及《西楚霸王》獲得成功。2000年首演箏·樂·詩《陸游與唐琬》,將箏演奏、現場書法、交響合唱、詩詞吟誦多種藝術形式相結合,在中國民樂界開創先河。同年11月,羅小慈以以古箏協奏曲《梁祝》應邀參加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式音樂會。2001年,羅小慈又成功舉辦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羅小慈箏獨奏音樂會暨書畫展》,同時舉辦了個人書畫展。2003年她與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合作錄製了專輯《陸游與唐琬》,同時應邀至香港大會堂舉辦獨奏音樂會,2007年應邀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箏與書法》講座。

羅小慈走向世界

羅小慈還先後出訪了日本、意大利、烏克蘭、德國、俄羅斯、法國、奧地利、羅馬尼亞等國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維也納金色大廳、巴黎香榭麗舍大劇院、漢堡國會中心、香港文化中心等地都留有她的琴聲,所到之處受到觀眾熱烈的歡迎。

羅小慈藝術成就

羅小慈風格特色

多年來,羅小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打破單一演奏的模式,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力圖呈現出箏的豐富內藴,將中國歷史人文精神和書畫意境融入自己的箏曲中,創作並演奏了箏與簫《如夢令》、箏曲《墨戲》、箏歌《漁家傲》等作品,在上海、巴黎、台北的演出中獲得好評。她在中國書畫、民族聲樂、戲曲、古琴等方面的涉獵融鑄了其師古不泥、海納百川的藝術追求,飄逸灑脱的演奏風格和言盡旨遠的藝術情趣,是中國民族音樂領域極具大家風範的青年音樂家。羅小慈的演奏委婉華麗、剛柔並濟、揮灑自如,其音樂表現細膩傳神,顯示出上乘的功力。

羅小慈社會榮譽

鑑於她的藝術成就,2002年,羅小慈被評為“第四屆上海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7年入選為“上海領軍人才”、上海傳媒十大青年才俊等。羅小慈還是上海民族樂團箏獨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上海市青年文學藝術聯合會副會長等。

羅小慈社會任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委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