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京佳

鎖定
羅京佳,男,國際著名氣候學家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智慧氣象研究院院長。 [1] 
中文名
羅京佳
國    籍
澳大利亞
畢業院校
南京氣象學院
畢業院校
東京大學
職    業
氣候學家 [3] 
職    稱
教授

羅京佳人物經歷

1993年9月—1996年6月,南京氣象學院氣象系,碩士,導師:何金海。
1996年9月—1997年10月,南京氣象學院氣象系,講師。
1997年10月—2001年3月,日本東京大學, 地球行星科學系,博士,導師:Toshio Yamagata。
2001年4月—2004年3月,日本海洋科技開發機構,博士後,導師:Toshio Yamagata。
2004年4月—2008年3月,日本海洋科技開發機構,全球變化前沿研究中心,Research scientist。
2008年4月—2011年10月,日本海洋科技開發機構,全球變化前沿研究中心,Senior Scientist。
2011年10月—2018年7月,澳大利亞氣象局,天氣-氣候研究中心,Senior Scientist。
2018年7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 [1] 

羅京佳研究方向

氣候動力學以及氣候模式開發、預測及其應用、海洋動力學 [1] 

羅京佳主要成就

羅京佳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從海氣和中低緯相互作用角度首次發現南太平洋對厄爾尼諾年代際變化的重要影響,提出了ENSO準10年振盪的新機制。發展了有良好國際聲譽的全球耦合海氣環流模式(SINTEX-F模式),提出了考慮海表流場動量對提高氣候模擬性能的作用。研製了獨特的準多模式集合預測方案,利用全球海氣耦合模式首次將厄爾尼諾及其全球氣候異常的預測提前到2年。
全球首次提前一年成功實時預報出2006年印度洋偶極子事件,並連續成功預報了2006、2007、2008年印度洋偶極子事件。揭示了厄爾尼諾和印度洋偶極子之間的內在反饋機制及其預測意義。首次提出大洋間相互作用對全球變暖背景下熱帶太平洋氣候變化以及全球增暖速率的影響。利用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方法在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預測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1] 
羅京佳及其團隊成功研發的NUIST CFS1.0氣候預測系統,較好地模擬全球大氣和海洋運動,是全球唯一能提供長達兩年實時氣候預測信息的系統,填補了我國在氣候年際預測上的空白。 [2] 
  • 發表論文
共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Science、PNAS等國際頂級期刊,文章總引用數超過15000次,其中有30餘篇文章的引用超過100次。 [1] 
  • 承擔項目
2021-2025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氣候系統預測研究中心,項目骨幹
2020-11至2025-04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大數據與深度學習方法創新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及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
2021-2025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ENSO和印度洋偶極子的季節-年際可預測性及多時空尺度信號的影響,主持
2019-2021年 江蘇省雙創個人項目,熱帶太平洋和印度洋氣候季節-年際可預測性研究,主持
2018-2021年 Multi-year drought prediction (Northern Australian Climate Prediction),Project leader與北京市氣候中心,上海市氣候中心、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廣東省氣候中心等氣象業務單位的橫向項目
2017-2018年 Multi-year ENSO prediction for Sydney Water basin,Project science leader
2014-2017年 Improved skill for regional climate in the ACCESS-based POAMA-3 model (澳大利亞 Grain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roject),Project investigator and sub-organizer
2014-2016年 Global aerosol,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d Australian climate change (澳大利亞ACCSP project),Investigator
2013-2016年 Decad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澳大利亞ACCSP project),investigator
2013-2016年 A decadal to inter-decadal streamflow prediction system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grant),Investigator
2013-2016年 Understanding the Mean Meridional Circulation (MMC) and its relevance to Victoria (澳大利亞Victoria Climate Initiative-Project),Investigator: multi-year climate prediction
2012-2014年 ACCESS Coupled climate model development (澳大利亞ACCSP project),Co-lead of ENSO simulation and its improvement
2011-2015年 973計劃“熱帶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暖池的結構特徵、變異機理和氣候效應”,海外受邀合作研究
2010-2014年 973計劃“晚新生代以來我國季風-乾旱環境耦合系統演變的動力學研究”,作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所客座教授參與中國古氣候研究,主要是參與氣候變化基本機制方面的研究
2009-2014年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地球規模課題和日本政府對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援助項目(JICA ODA),核心參與人員,提供模式季節預報結果,研究南非地區的氣候可預報性,參與發展降尺度模式和社會應用系統,參與培訓南非有關機構的研究人員
2009-2011年 日本學術振興會科學研究費補助金,項目主持人, 指導博士後研究員(日本人)進行高精度氣候模式開發和颱風模擬 [1] 
  • 科研成果獎勵
國家科技部領導參觀羅京佳教授成果展台 國家科技部領導參觀羅京佳教授成果展台
研發的NUIST CFS1.0氣候預測系統,入選“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開放合作展區。 [2] 

羅京佳榮譽表彰

2021年5月 入選氣候變化領域全球最具影響力1000名科學家(列第607位)
2019年 江蘇省雙創人才
2018年 國家重大人才計劃
2011年4月 日本政府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部 青年科學家獎
2010年4月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 研究開發功績獎
2004年3月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 全球變化前沿研究中心 傑出研究獎
1997年10月~2001年3月 日本文部省國費獎學金
1997年2月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學篤風正”獎 [1] 

羅京佳社會任職

國際CLIVAR太平洋區域委員會委員
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會員
the Oceanographic Society of Japan 會員
Open Oceanography Journal 編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 編委
Earth Science 編委
Frontier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副主編
Austi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編委
Science Publishing Group 編委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編委
Victorian Life Sciences Computation Initiative 審委委員
CAWCR and WfO Ocean Modelling Working Group 審委委員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Computational Merit Allocation Scheme (NCMAS) Committee 委員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第五、六屆學術委員會海外成員
Unified Model Maritime Continent Progress Evaluation Group 主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