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西漢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的思想文化統一政策)

鎖定
西漢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的思想文化統一政策。《漢書·董仲舒傳》:“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漢書·武帝紀》:“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1] 
中文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提出者
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背景介紹

漢王朝建立後,漢初的統治者有感於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訓,一方面提倡黃老之學,講清淨無為,與民生息;另一方面又扶植儒學,令儒者為漢制禮儀,以消除秦朝推行法家學説所造成的惡果。但漢文帝好刑名之言,景帝時,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有些儒者雖居博士官,並未受重用。漢武帝即位,趙綰、王臧提倡儒學,於是始招納方正賢良文學之士。竇太后死後,田蚡為丞相,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儒者公孫弘治《春秋》,得到重用,封平津侯,又以博士官的身份,上奏武帝,設五經(見六經)博士,置弟子員,傳授儒家經書。儒學從此興盛起來。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景帝時為博士。漢武帝即位後,舉賢良文學之士百數。董仲舒上舉賢良對策,要求武帝推行儒家的德治,並依《公羊春秋》大一統義,宣稱漢王朝乃孔子所期待的新王,其使命是一統天下。可是,當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意見和言論不統一,政教不能推行,從而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漢書·董仲舒傳》)。此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即定儒學於一尊。由此,董仲舒受到漢武帝的敬重。在漢王朝的支持下,儒學終於取得了統治地位,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發展歷史

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的獨尊儒術,表明戰國以來成為顯學的儒學,雖然一度遭到秦王朝的冷落和打擊,但由於它本質上適合於社會向前發展的要求並含有諸多合理的因素,當統一的封建大帝國形成後,終於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