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罵街

鎖定
罵街,拼音mà jiē,漢語詞語,指在人多的地方或地點對他人侮辱謾罵。
中文名
罵街
作    者
張興元
出版時間
2008年3月
出版社
中國文聯出版社
ISBN
7505936514
拼    音
mà jiē
解    釋
在人多之處謾罵
出    處
丹鉛總錄·璅語五》
定 價
12.5元

罵街作者簡介

張興元,男,一九三八年農曆八月十二日生,大學畢業,供職於宣傳部門數十年。系中國作協會員,河南省作協常務理事。先後在國家級和省內外二十多家文學刊物發表三百多萬字作品,有的作品被譯到國外,並被改編為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產生較大的社會效果,出版中短篇小説集《酸辣苦甜》《哭泣的太陽》和《罵街》等。雖年近古稀,仍筆耕不輟。退休之後,深入家鄉黃河故道生活,感受新時代跳動的脈搏,創作了這部長篇小説。

罵街漢語詞語

罵街讀音

拼音:mà jiē
注音:ㄇㄚˋ ㄐㄧㄝ [1] 

罵街解釋

在人多之處謾罵。罵人和罵街不是一回事,和別人吵架的罵人是一對一或一對多有針對性的,而罵街則不是,可能是指桑罵槐,不確定特定對象的,或是心裏有怒意又無法找人發泄,藉以無事生非的一種做法。其做法往往不顧其形象,漫無邊際的罵人,看似底氣十足實則不堪一擊,此類做法容易引起旁觀者的反感,是不道德行為之一。罵街在民間有兩種意思,一是家裏丟了東西或者被損壞什麼東西,不知道誰幹的,就會在街上一道街一道街的罵,這就叫罵街;二是自己明知道是誰把自己的東西弄壞了或者偷了,但是別人不承認,為了讓他承認而罵街,罵街就是在街上不停的罵。

罵街典籍

〔明〕楊慎《丹鉛總錄·璅語五》:“觀其與同時二三同道私地評論之説,直似村漢罵街。”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優人如鬼,村歌如哭,衣服如乞兒之破絮,科諢如潑婦之罵街。”
老舍《駱駝祥子》五:“祥子生在北方的鄉間,最忌諱隨便罵街。” [1] 
圖書

罵街內容介紹

本書收錄了“世道”、“杏花村的新聞”、“棉火”、“怪胎”、“春日”、“我家的故事”、“幫忙”、“罵街”、“主人”等16篇短篇小説。

罵街目錄

罵街 罵街
第1部分 世道
第2部分 杏花村的新聞
第3部分 棉火
第4部分 春日
第5部分 我家的故事
第6部分 幫忙
第7部分 罵街
第8部分 主人
第9部分 送煙者
第10部分 普通百姓
第11部分 周老師的奇遇
第12部分 合情合理
第13部分 大款的婚事
第14部分 山不轉水轉
第15部分 啊!那輛山地車
第16部分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