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罰不當罪

鎖定
罰不當罪(拼音:fá bù dāng zu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荀子荀子·正論》。 [1] 
罰不當罪(罰:懲罰;當:相當)懲罰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多指懲罰過輕。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1]  [4] 
中文名
罰不當罪
拼    音
fá bù dāng zuì
近義詞
罪不當罰
反義詞
賞罰分明罰當其罪
出    處
《荀子·正論》
注音字母
ㄈㄚˊ ㄅㄨˋ ㄉㄤ ㄗㄨㄟˋ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

罰不當罪成語出處

戰國·荀子《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罰不當罪”。 [1] 

罰不當罪成語典故

戰國後期,趙國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況,人們把他的著作稱為《荀子》。 [2] 
《荀子》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論》,是專門議論政治的。文中提出一個看法:“國君要在百姓面前做出好的榜樣。殘暴的國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湯打倒,商紂被周武王消滅等,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2] 
荀況主張刑罰要嚴明,應根據罪行的大小,給予犯罪的人相應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有人説:“古代沒有肉刑,只是象徵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刑而用墨畫臉來替代;不使用剔刑,而用戴上草做的帽子來替代,這種辦法在混亂的情勢下是行不通的。如果繼續這樣做,犯罪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犯罪行為將越來越多。” [2] 
在闡述了上面這些情況後,荀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稱,賞賜要和功勞相稱。如果不是這樣,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稱,官職和才能不相稱,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重的後果。 [2] 

罰不當罪成語寓意

古語有云:“賞不當功,則不如無賞;罰不當衞罪,則不如無罰。”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重的後果。對於任何一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者來説,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賞罰分明。而實際上許多領導者的賞罰並不分明,賞罰不明的原因是是非不清。混淆是非,以是為非或把非説成是,必然賞不當功,罰不當罪,甚至相反,賞了有罪之人,罰了有功之臣。賞罰不明的結果必然是極大地挫傷羣眾的積極性。因為是非不清,必然思想混亂,壞人當道,好人受氣。人心渙散,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所以,成語告訴人們,無論何時,一個高明的領導者一定要賞罰分明,才能團結羣眾,調動積極因素。 [3] 

罰不當罪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罰不當罪”懲罰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多指懲罰過輕。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1]  [4] 
  • 運用示例
宋·胡舜陟《再劾朱酚疏》:“臣嘗論朱劻放歸田裏,罰不當罪,未蒙施行,臣更為陛下具疏其惡。” [1]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賞罰》:“罰一人而人人皆懼,然罰不為懼而反為怨者有矣,罰不當罪也。” [1] 
李莊《治盛世也“用重典”》:“羣眾是非常通情達理的,既反對罰不當罪,也不主張越重越好,而是要求執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 

罰不當罪逸聞趣事

狄仁傑諫高宗罰不當罪
武衞大將軍權善才,因誤砍昭陵柏樹有罪,狄仁傑上奏皇帝,認為他應當受到免職處分。唐高宗卻吩咐立即將權善才處死。 [5] 
狄仁傑再次向皇上進言,認為善才罪不當死。唐高宗生氣地説,“善才砍陵墓上的柏樹,是讓我蒙受不孝的惡名,一定要殺掉他。”皇帝左右的人向狄仁傑示意,要他出去。仁杰説:“我聽人説,倒摸龍鱗,冒犯君王,自古以來都被認為是一件大難事。愚臣認為不是這樣。生在桀、紂的時代,確是難事,而生在堯、舜的時代,卻是易事。過去漢文帝時,有人偷走高祖陵廟裏的玉環,由於張釋之在朝廷上向皇帝諫爭,結果只把盜者判處棄市。況且賢明的君主可以用道理説服,忠臣不應當因畏懼君威而不敢進言。陛下制定了法律,把它懸掛在闕門上,讓大家都知道,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徒刑、流刑和死刑,都有輕重等級差別。哪有不犯死罪就下令把人處死的呢?法律既無常規,那麼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憑什麼作為行動的準則呢?陛下一定要改變原來的法律規定,請您就從今天開始吧。古人説過;‘如果從長陵上盜走一壞土,陛下用什麼辦法來加重處罰呢?’現在陛下因為昭陵的一棵柏樹被砍就要殺一位將軍,千秋萬代以後,人們會把陛下看做是怎樣的君主呢?這是我之所以不敢奉行陛下的旨意誅殺善才,而使陛下蒙受無道的惡名的原因。” [5] 
聽了這一番話後,皇帝的怒意才漸漸消釋了,善才因而免於處死。幾天後,皇帝任命狄仁傑為侍御史。 [5]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381
  • 2.    宋雙雙編. 百部國學傳世經典 中華成語典故 典藏版[M]. 桂林:灕江出版社, 2022.03:109-110
  • 3.    楊洪範等主編. 中華傳統美德[M]. 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1996.08:152-153
  • 4.    罰不當罪的解釋|罰不當罪的意思|漢典“罰不當罪”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12-29]
  • 5.    朱祖延,張金煌主編. 中華掌故類編 古文今譯 第1輯[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