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缸瓦窯遺址

鎖定
缸瓦窯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松山區缸瓦窯村,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地區一處重要的瓷窯遺址,也稱“赤峯窯”或“赤峯缸瓦窯”。缸瓦窯遺址始燒於遼太宗或遼世宗時期,經金、元兩代後廢棄。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約1000米,文化堆積層厚1.5—3米,是遼國最大的瓷窯,在該窯址已發現了20多座馬蹄窯和1座龍窯。 [1-2] 
缸瓦窯遺址出土有帶“官”字銘文的窯具,證明為遼代官窯。以燒製缸胎厚粗瓷為主,其次是黃、綠色低温鉛釉陶及少量細瓷。產品有碗、盤、蹀、壺、壇、瓶、盒等生活用具,也生產玩具、文具、動物人物雕塑、琉璃建築構件等。 [1]  [3] 
1996年5月28日,缸瓦窯遺址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內蒙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缸瓦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7] 
中文名
缸瓦窯遺址
外文名
Vitrified clay kiln site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松山區缸瓦窯村
所處時代
遼代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24小時開放
別    名
“赤峯窯”或“赤峯缸瓦窯”
編    號
4-0054-1-0054

缸瓦窯遺址歷史沿革

通過對文獻記載的考證,證明該窯始建於遼代,是遼代建立的官窯燒造場之一。
20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李文信及一些日本學者進行過調查、試掘。 [1]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出土過帶“官”字款的匣缽和“官”“新官”款的窯柱。此外,還出土過劃有契丹文款的窯柱。 [5] 
1993年,中國古陶瓷專家耿寶昌、葉哲民、張浦生、馬文寬對缸瓦窯遺址進行考察,對缸瓦窯遺址及其產品給予了高度重視和評價,並對缸瓦窯遺址的保護、管理及開發利用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7] 
1995—2002年,先後四次發掘,為該窯產品提供了斷代依據。 [1] 

缸瓦窯遺址遺址特點

缸瓦窯遺址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約1000米,文化堆積層厚1.5—3米,已發現了20多座馬蹄窯和1座龍窯。缸瓦窯所燒瓷器品種較多,以燒白瓷為主,粗白瓷尤多,並燒三彩器、仿磁州窯的瓷器和大量的缸胎茶末釉、黑釉瓷器,各種產品分窯燒造。 [2] 
馬蹄窯 馬蹄窯
馬蹄窯用耐火磚砌成,由火膛、窯牀、煙囱組成,每個煙囱有2個長方形的煙孔,窯門呈八字形,朝向東北,窯牀為長方形,南北長1.74米,東西寬2.34米,各窯大小相若。 [6] 
龍窯 龍窯
龍窯外用石塊、內用耐火磚砌成,南高北低,沿山坡順勢而下,煙囱在窯的南端,窯北開八字形窯門。窯具有瓷胎和粗渣胎二種,瓷胎窯具有碗形帶孔、缽狀和筒形三種匣缽。窯具有線軸形、三爪形和三岔形三種支釘,不規則餅狀和球狀墊具,圓環形支圈和研磨工具。粗渣胎窯具有墊餅、墊球、窯柱和研磨工具等。 [5] 

缸瓦窯遺址文物遺存

缸瓦窯遺址綜述

缸瓦窯遺址是中國北方已知的遼代最大的瓷窯燒造場,馬蹄窯以燒白瓷為主,兼燒單色、三彩釉陶和仿磁州窯瓷器及各色品種的小玩具等。龍窯主要燒製黑釉和茶末釉等大型粗缸胎容器。創本土本民族特有風格,粗放中兼有細膩,具有濃厚的遊牧民族特點。尤其是遊牧民族生活用品如雞冠壺、鳳首瓶、長頸瓶等。 [1] 
瓷片 瓷片
從考古資料及調查發掘情況看,該窯址地層堆積的最下層厚20釐米—80釐米,出土有三彩瓷片、印花素胎瓷器瓷片、雞冠壺、細白瓷、粗白瓷、單色釉彩瓷瓷片等,當屬遼代地層。繼遼之後,金、元時期繼續燒造,但主要以民用瓷為主。主要有白釉碗、盤、鐵繡花器皿及黑、褐釉瓷。 [6-7] 

缸瓦窯遺址白瓷

白瓷以杯、碗、盤、瓶、罐、壺類居多,也有少量的玩具,白瓷有粗精之分,以粗白瓷為大宗。粗白瓷,胎多灰白或黃白色,胎質較粗澀堅硬,顆粒較大,常含黑或灰色的雜質,均施白色化妝土,多罩半釉,釉色有粉白、牙白、黃白、灰白等色,常有流釉現象,積釉厚處或泛青或泛黃,且有小開片,多素面無紋,僅少數刻劃粗獷豪放的花卉。盤、碗類圓器採用疊燒法裝匣內燒造,故其產品器內底和圈足常留有渣墊痕。精白瓷胎質細白堅硬,瓷化程度很高,釉面潔白光潤,器形規整,製作精工,可與定窯白瓷媲美,可能採用一件一匣缽的方法燒造。盤、碗類圓器也有用墊環在匣缽內覆燒或掛燒的。裝飾多采用雕、刻、劃、印等技法飾以轉輪菊、牡丹、朵蓮蓮瓣、飛鳳等花紋。 [8] 
白瓷 白瓷

缸瓦窯遺址仿磁州窯產品

仿磁州窯的產品有白釉繪黑花、白釉繪褐花、白釉剔劃花、白釉刻花、白釉剔粉、白釉剔花填黑彩等品種,多為瓶、罐類器,一般器形較大,但也有一定數量的人物和騎士、牛、馬、羊、駱駝、熊、獅子、圍棋子、象棋子等小玩具。這類產品皆為灰白色或黃白色瓷胎,質粗硬而乾澀,顆粒較大,上白色化妝土,施釉多至足際。白釉繪花器和小件玩具多施半釉。釉呈牙白或牙黃色,釉乳濁而不透明,剔劃花者多施透明釉,釉面温潤,胎體厚重。圓器類皆用疊燒法,數件相疊,上下之間隔以渣墊入匣缽裝燒故大件器物內底和足根,小件器物的足根均有渣墊痕跡。白釉繪花器常繪圓形小斑點組成某種簡單圖案,也有繪弦紋或線紋的。玩具類一般都是根據需要用黑彩加以點綴。瓶、罐類器常繪折枝菊等花卉。剔劃花(包括填黑的)常飾折枝牡丹、纏枝牡丹芍藥,並配以水波、蓮瓣、小型雙葉牡丹、芍藥、蓮瓣等輔助紋飾。白釉刻花器以盆為主,多刻折枝牡丹或雙葉牡丹類花紋。 [8] 

缸瓦窯遺址茶末釉產品

茶末釉產品均為大器,以雞腿壇為多,亦有少量的缸、甕,均是灰青或灰褐色缸胎,胎質粗硬,施茶末釉,有的釉色泛黃,有的泛綠,釉渾濁而温潤,偶有流釉,多施釉至足際,缸、甕類器口唇和底足無釉,疊燒而不用窯具支墊。雞腿壇或口沿或肩部無釉,上下疊燒,墊以渣餅,為防止入窯或燒製過程中傾倒,常在肩部隔以線軸狀支燒具。缸、甕類除製作過程中留下的旋胚痕外,一般不作任何裝飾。雞腿壇也多不裝飾。少數則在肩部劃文字,有契丹文,亦有漢字,內容是製作時間(契丹年號)和製作者的姓,亦有劃朵花或在下腹部劃契丹人物圖案的。 [8] 

缸瓦窯遺址醬釉瓷

醬釉瓷主要是罐、瓶、碗之類的器物,瓷胎半釉,胎質灰白或黃白,粗而堅硬,釉多閃墨綠或棕色,罐底和碗內外底均有渣墊痕,可知碗類亦是採用疊燒法燒製,一般都不加裝飾。

缸瓦窯遺址白釉剔花梅瓶

赤峯窯白釉剔花梅瓶:高42.5釐米,腹徑19釐米,口徑7.2釐米,底徑10釐米。現藏首都博物館。此瓶胎為淡黃色,施有白色化妝土,釉色微黃。小口外捲成唇,短頸,豐肩,斜腹,往下漸收,外撇小平底,圈足。肩至腹部刻劃黑地白花圖案,花紋為四葉牡丹和纏枝牡丹,花朵豐滿,剔花剛勁有力。下腹刻劃一圈線條簡潔流暢的復瓣仰蓮。整個器形及裝飾皆精緻優美,為遼瓷中之珍品。 [3] 
白釉剔花梅瓶 白釉剔花梅瓶

缸瓦窯遺址歷史文化

據説在此從事制瓷的工匠都是漢人,大多是從磁州窯、定窯等處俘獲或遷徙而來的。契丹神冊元年(916年)建立了遼朝,不斷地對中原進行侵擾,把俘獲的漢人作為奴隸,使之從事農業生產。遼統治者向宋廷學習,設置官窯,同時開始製造一種低温釉陶,後人稱其為“遼三彩”,它是直接受唐三彩工藝影響發展起來的。 [3] 

缸瓦窯遺址價值意義

缸瓦窯遺址是北方遊牧民族地區一處重要的制瓷生產基地。從始燒至廢棄,前後400餘年,地層堆積深厚,疊壓關係十分複雜,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並且,缸瓦窯地處草原遊牧民族生活區域,在草原遊牧民族經濟文化發展史中及中原漢文化向遊牧民族地區傳播中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通過對缸瓦窯遺址的研究,對於研究中國北方古代陶瓷生產規模、陶瓷燒造技術及南北陶瓷技術交流,以及北方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併為此提供了極為珍貴而豐富的實物資料。 [7] 
窯場周圍制瓷資源極為豐富,南有烏台圖河,地下水充沛,村中有古井,大制瓷提供用水保障;南側山中貯藏大量的制瓷原料,至今仍在開採;山上林木茂密,為燒瓷業提供充足的燃料;離窯場10餘千米處的松山州為遼代商賈聚散地,由於該窯址燒造時間長,窯場面積大,產品特色鮮明,又處於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地區,因此被專家學者們譽為“草原瓷都”。 [3]  [7] 

缸瓦窯遺址文物保護

1996年5月28日,缸瓦窯遺址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內蒙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1996年11月20日,缸瓦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缸瓦窯遺址旅遊信息

缸瓦窯遺址地理位置

缸瓦窯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松山區缸瓦窯村。

缸瓦窯遺址交通路線

北京——京承高速——大廣高速——平牛線——牛大線——赤朝線——缸瓦窯遺址
上海——瀋海高速——長深高速——秦濱高速——長深高速——大廣高速——平牛線——牛大線——赤朝線——缸瓦窯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