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繼述圍

鎖定
繼述圍,位於廣東省興寧市合水鎮湖嶺村,分佈面積約2194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37.2米,進深32.1米,建築佔地面積1194.1平方米。繼述圍系劉氏二十世落居祖劉伯翔、劉逸史兩兄弟合建,始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
繼述圍坐東北向西南,為三堂二橫四角樓圍屋,門前有禾坪和水塘。圍屋有13個廳,52間房,6個天井,大門、中下堂用方石柱架樑,共有8根,大門樑架鎏金浮雕至今仍保存較好,門框、窗框、柱礎、天井唇、台階等都用麻石砌成。梁檁椽條選用粗壯結實的木料,棚板厚實,承重力強。四個角樓為三層樓,與周圍二層的廂房互通,圍成一座封閉的四合院。外牆為石灰三合土夯牆,上部為木、瓦面構築,硬山頂。 [1] 
2009年8月10日,繼述圍被興寧市人民政府公佈為“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繼述圍
地理位置
廣東省興寧市合水鎮湖嶺村
所處時代
民國
佔地面積
1194.1 m²
保護級別
興寧市特色古民居
批准單位
興寧市人民政府

繼述圍歷史沿革

繼述圍系劉氏二十世落居祖劉伯翔、劉逸史兩兄弟合建,始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建屋經費主要來源於劉逸史(國民黨陸軍少將)的薪俸,工程的實施者是劉伯翔及其大兒子劉玉輝。 [1] 

繼述圍建築格局

繼述圍坐東北向西南,為三堂二橫四角樓圍屋,門前有禾坪和水塘,分佈面積約2194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37.2米,進深32.1米,建築佔地面積1194.1平方米。圍屋有13個廳,52間房,6個天井,大門、中下堂用方石柱架樑,共有8根,大門樑架鎏金浮雕至今仍保存較好,門框、窗框、柱礎、天井唇、台階等都用麻石砌成。梁檁椽條選用粗壯結實的木料,棚板厚實,承重力強。四個角樓為三層樓,與周圍二層的廂房互通,圍成一座封閉的四合院。外牆為石灰三合土夯牆,上部為木、瓦面構築,硬山頂。 [1] 
繼述圍 繼述圍

繼述圍歷史文化

  • 大門門額對聯
大門門額:繼述圍。大門對聯:繼棒廷志;述藜閣書。 [1] 
  • 圍龍屋
所謂圍龍屋,“龍”指的是屋後山巒的走勢,“圍”指的是半圓形的屋子。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選擇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迴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3] 
繼述圍

繼述圍保護措施

2009年8月10日,繼述圍被興寧市人民政府公佈為“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 [2] 

繼述圍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繼述圍位於廣東省興寧市合水鎮湖嶺村。 [1] 
  •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繼述圍:從興寧站出發,路程大約24千米,約需34分鐘。從合水鎮城區出發,路程大約2.8千米,時間約需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