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繳姓

鎖定
繳姓的單一淵源,源於風姓,出自上古伏羲帝湯姓後裔,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春秋時期,諸侯國皆有“徼侯”之官,亦稱“繳侯”。在楚國,繳侯專司巡查、巡邏、警戒、巡察巡捕之職,爵位不高但職責重大,在各諸侯國都城往往是守護京畿的最後一道防線,後在宋、、清諸朝形如九門提督
繳姓歷史人物: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第十三考左榜狀元繳徵。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武狀元 繳煜章。
中文名
繳姓
源    於
風姓
出自來源
上古伏羲湯姓後裔
得姓方式
官職
讀    音
jiǎo
主要郡望
順天府、直隸省
主要堂號
順天堂、直隸堂
著名人物
繳徵;繳煜章;繳秀民;繳世忠;

繳姓讀音

繳姓 繳姓
繳[繳、徼,讀音作jiǎo(ㄐㄧㄠˋ),亦可讀作zhuó(ㄓㄨㄛˊ)]。

繳姓歷史淵源

繳姓姓氏淵源

繳姓只有單一淵源:源於風姓,出自上古伏羲帝湯姓後裔,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繳”字的古義原本為絲線,後專指系在箭上的繩索;而“徼”字的古義則專指地界、邊界,後轉指在邊境巡邏、巡哨者;在古代,“繳”、“徼”二字大多通假通用。從夏王朝時期起,各方國中即開始有“徼”之官,最早的是風姓湯國,亦稱“繳侯”。“繳侯”、“徼侯”與作為偵察兵的“斥侯”一樣,雖然稱“侯”,卻不是爵號,但其稱説明了他們的職能和作用十分重要。到了春秋時期的楚國,繳侯專司巡邏、警戒、巡察、稽捕之職,官位不高但職責重大,在其他各諸侯國都城往往是守護京畿的最後一道防線,後在宋、元、明、清諸朝職屬九門提督統轄。由於“繳”、“徼”多為最後防線,因此這兩個字又有激勵壯志、孤注一擲之意。例如司馬遷在史籍《史記》中就記載:“子貢曰:‘吳王為人猛暴,羣臣不堪;國家敝以數戰,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內變;子胥以諫死,太宰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今王誠發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寶以説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彼戰不勝,王之福矣。’”在繳侯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繳氏、或稱徼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繳氏的姓氏讀音作jiǎo(ㄐㄧㄠˋ),徼氏的姓氏讀音則作zhuó(ㄓㄨㄛˊ)。

繳姓遷徙分佈

繳氏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三十位,以順天、直隸為郡望,人口總數約六千餘人,佔全國總人口的0.000375%左右。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農曆9月,河北繳氏始祖繳太莆自山西洪洞遷出,後分遷至北京京都荷花坑、河北順天府大城縣、河間縣台頭屯、大城縣焦家口屯等地。明永樂年間,繳太莆姜居住的屯子更名為繳家交河屯,蓋以沿港兩河屯南交匯而名,東為張大小三交河,西與姚渡隔河望之,北向三里楊家口,南去六里馮家莊。
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廊坊市大城縣、文安縣、廊坊市、承德市雙橋區,石家莊市、滄州市泊頭市、獻縣、河間市、保定市,遼寧省的盤錦市,甘肅省的蘭州市,江蘇省的南京市,吉林省的長春市、柳河市,山東省的濟寧市梁山縣,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大慶市,浙江省的寧波市,上海市,台灣省等地,均有繳氏族人分佈。

繳姓郡望堂號

繳姓郡望

順天府:清朝時期北京地區稱為順天府,順天府的轄區在清朝初期多有變化,清乾隆八年(癸亥,公元1743年)開始固定了下來,共領五州十九縣。即通、薊、涿、霸、昌平五州和大興、宛平、良鄉、房山、東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寶坻、寧河、三河、平谷、順義、密雲、懷柔十九縣,又混稱為順天府二十四州縣。當時,順天府的轄區劃分為四個廳:西路廳的同知駐盧溝橋拱極城分管涿州、大興、宛平、良鄉、房山;東路廳駐張家灣,分管通州、薊州、三河、武清、寶坻、寧河、香河;南路廳駐黃村,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東安;北路廳駐沙河鎮鞏華城,分管昌平州、順義、懷柔、密雲、平谷。大興、宛平二縣倚郭,稱為京縣,以北京城的中軸線為界,城東部及郊區屬大興,城西部及郊區屬宛平。順天府由於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機關,所以府尹的職位特別顯赫,品級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級,由尚書、侍郎級大臣兼管。正三品衙門用銅印,惟順天府用銀印,位同封疆大吏的總督、巡撫。順天府所領二十四縣雖然在直隸總督轄區內,但府尹和總督不存在隸屬關係。但北京城垣之外的地區由直隸總督衙門和順天府衙門“雙重領導”,大的舉措要會衙辦理。北京城垣之內,直隸總督無權過問。清代北京城區行政管理體制最大的特點是滿漢分城而居,分城而治。“旗人”均住在內城和西郊三大營,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居住在外城。外城分為五城十坊,故時人有“內八旗外五城”之説。
直 隸:宋朝時期開始建制,地方行政機構以州令用勁,其直屬京師者稱直隸。元朝時期不屬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縣,亦稱直隸。明、清兩朝不屬府而直屬布政司的州稱直隸州。明朝時期稱直接隸屬於京師的地區為直隸,明洪武初年(戊申,公元1368年)建都南京(後改稱京師,永樂初年復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應天府等府為直隸;明永樂初年(癸未,公元1403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後,又稱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於南京的地區被稱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清朝初年以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清雍正、乾隆兩朝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省大淩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自治區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歸直隸省,轄境逐漸擴大,為清朝單省設總督的行政區之一,治所設在天津。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劃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域;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改省名為河北省。

繳姓堂號

順天堂:以望立堂。
直隸堂:以望立堂。

繳姓歷史名人

繳姓繳徵

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第十三考左榜狀元。

繳姓繳煜章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武狀元 。

繳姓繳秀民

繳秀民:男,1945年6月生,河北省文安縣人。河北省農村金融研究所所長、高級經濟師

繳姓繳世忠

繳世忠:(公元1941~今),河北大城人。著名地方史志專家。河北省大城縣地方誌辦公室調研員、副編審。

繳姓繳志靜

繳志靜 女,1929年6月生,河北大城人。1955年10月開始參加工作,1956年被評為北京市兒童醫院先進工作者,1958年9月21日中國青年報報導"兒童醫院救活一例病兒"表彰,1978年東城區三條兒童醫院先進工作者獎狀,1979年北京市婦幼衞生工作者先進個人,市衞生局獎冊,1989年東城區衞生局服務優秀獎狀。學歷及參加革命工作前後經歷:1948年-1951年在北京燕京大學醫預系三年(為宗8年制協和醫學院之醫預系)學習,1951-1955年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因1951年院系調整,由燕京保送該校二年級查班,該醫學院共7年),1955-1959年北京市兒童醫院兒內科住院醫師,1959至今北京市東昇三條兒童醫院主治醫師。1972年12月提升為主治醫師,兒科副主任,1981年21月提升為兒科副主任,兒科主任醫師。

繳姓繳寶存

繳寶存:(公元1974~今),河北滄州人。著名“奧運福娃”締造人。

繳姓家譜文獻

(河北省大城縣)
明永樂二年九月 始祖遷洪洞縣 實北京京都荷花坑 順天府大城縣
一河間縣台頭屯 一大城縣焦家口屯 始祖諱太莆 至吾輩已十二世矣
永樂間 始祖更屯名為繳家交河屯 蓋以沿港兩河屯南交匯而名
東為張大小三交河 西與姚渡隔河望之 北向三里楊家口 南去六里馮家莊
自今而後 後世謹記 因志焉
永樂甲申別洪洞 隨遷萬户實京城 路皆白骨無人葬 極目東海心不寧
兩河交匯焦家口 始祖來居更其名 台黃蒲蘆交河柳 草舍柴扉且太平
始祖繳太莆 其子仁貴 自始祖太 二世祖仁 之後依次為
遷朝正
興 月水其永
宗武山士廷
振可開義樹
萬福同春久
善作傳家寶
北門續記
北門祖繳玉山 為繳氏十三世後人 生二子 (待續)
繳開森之後人
繳開森有三子 長子義銘 二子義然 三子義祿
義銘娶妻梁常玉 生二子 長子樹芳 二子樹興
義然娶妻張鳳祺 生三子二女 長子樹仁 二子樹貴 三子樹英
長女樹珍 二女樹香
義祿娶妻郭連秀 生四子四女 長子樹平 二子樹堂 三子樹強 四子樹航
長女樹榮 二女樹敏三女樹苗 四女樹梅
此輩二十世 共計十五後人
至二十一世 人丁興旺 衣食富足
二十一世 更是豪門比比 人才濟濟 財運亨通 官員日增 後人數量達頂峯
東北記事
東北平原南大荒 退海之地黑土油油
遼河下游入海口 魚蟹之鄉葦海茫茫
處處是稻浪 勝似北大荒
繳氏三兄弟 結伴赴農場 落腳大窪縣 逢事互相助 情同故土時
浩浩遼河兩岸 靜靜清水河畔
時時有繳氏後人的身影 處處有繳家子孫的足跡
公元一九七七年 繳樹興居清水 繳樹仁居東風
繳樹華落清水後遷新建 同遷者有繳玉民 繳殿鐸 先落東風后遷於樓
時大窪境內 前進農場八里村之周荒屯
繳換雲之太高祖:繳德仁,太曾祖:繳成,高祖;繳維國,祖:繳起林(妻劉萬生),
繳換雲之父繳連俊(妻周素清)、繳連玉兄弟二人居於周荒屯
繳換雲之父繳連俊育有三子(繳換生、繳換龍、繳換雲)四女
新建農場顧家村之繳家鋪
同氏族人數以千計 遍及遼寧盤錦城鄉。
海外繳姓:繳換雲之子繳 天 水(祖籍大窪周荒)遷往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