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繆峯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鎖定
繆峯,男,1982年生,江蘇南通人,博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1] 
中文名
繆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美國加州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凝聚態物理、固體電子學(納米電子學)
主要成就
中國物理學會“黃昆物理獎”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任職院校
南京大學

繆峯人物經歷

2000-2004年在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2004-2009年,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博士研究生,2009年獲博士學位,並獲最佳博士畢業生獎和國家優秀留學生獎;2009-2012年在美國惠普實驗室(硅谷總部)任助理研究員;2014年獲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1]  2015年起擔任科技部“量子調控”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青年)項目首席科學家; [2]  2016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21年獲中國物理學會“黃昆物理獎”。 [3] 

繆峯研究領域

凝聚態物理、固體電子學(納米電子學)
繆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二維材料電學性質的基礎研究,以及二維材料在信息器件領域的應用研究。具體包括:二維材料的量子電子輸運與物性調控,場效應電子器件,光電探測器,存儲器與類腦計算器件等。 [1]  [6] 

繆峯科研成果

繆峯教授“黃昆物理獎”獲獎貢獻為:在二維材料的量子調控與信息器件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代表性工作包括:通過摻雜調控手段,首次研製出基於全二維材料的高魯棒性憶阻器,創下了憶阻器的最高工作温度記錄,進一步設計和實現了類腦視覺器件與系統;通過界面調控手段,首次觀察到彈道雪崩效應,並研製出比探測率高於目前技術的中紅外光電探測器件;通過電場調控手段,基於低對稱性和雙極性二維半導體材料,實現了新原理邏輯器件和神經形態器件的初步集成。 [4]  這些原創性的系統工作在國際上推動了未來計算領域的發展,贏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5] 
繆峯教授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ure、Nature/Science子刊(>10篇)、Phys. Rev. Lett.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共發表SCI論文110餘篇,Web of Science總引用24000餘次,Google scholar總引用30000餘次;已獲授權/申請美國與中國發明專利>30項。擔任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和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的編委,還擔任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ysics、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Photonics等學術期刊的審稿人 [1]  [7-8] 
2022年9月,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在量子模擬前沿領域的新突破。南京大學繆峯合作團隊通過在“原子世界搭積木”的方式,把兩個石墨烯雙原子層,以旋轉180度+0.75度的特殊角度疊加,並施加一個垂直電場,研製出一種全新的量子材料,並通過改變垂直電場,在國際物理學界首次觀測到了量子融化的“中間態”,並揭示了這一量子“中間態”的演化機制。這一重大理論機制的創新成果,未來有望用於開發高密度集成、高度可調和易於讀取的固體量子模擬器,例如通過模擬生物神經網絡、化學反應系統等複雜體系的演化,用於類腦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和新藥研發等。 [9-10] 

繆峯人物事蹟

推開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一間實驗室的門,只見一輛小車沿着地面黑白相間的軌道中央勻速自動行駛,時而環行、時而轉彎,從容自若。
小車“自動行駛”的奧秘隱藏在車頂一塊指甲蓋大小的類腦處理器上。“類腦處理器的並行計算能力,可以直接處理傳感器收集的模擬信號並驅動小車。小車的響應速度可以提高約1000倍,而功耗可以降低100—1000倍。”5月28日,南大教授繆峯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用這番場景,解釋類腦計算的潛力。
人腦的神經結構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即使做大量的腦力活動,也只有20瓦左右的功耗。繆峯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模擬人腦神經元的結構來設計類腦器件和電路,以提升算力、降低功耗。十年來,繆峯團隊利用“原子樂高”結構,設計出耐高温憶阻器、彈道雪崩探測器件、室温高靈敏紅外探測器等器件,並獲得包括中國物理學會“黃昆物理獎”,國際先進材料學會IAAM獎章等獎項。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給南大留學歸國的青年學者回信,讓我倍感振奮,我會牢記總書記囑託,傳承程開甲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不懈奮鬥。”繆峯説。
用類腦器件搭出神經形態計算的未來
十年前繆峯迴國時,一場有關類腦計算的前沿探索,剛剛拉開序幕。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神經形態計算,需要找到合適的材料、設計類腦器件結構、構建基於新器件的硬件系統。
“當時國內外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最初三四年,我們反覆摸索材料和器件的熱穩定性和可靠性,原理明明都對,但器件就是不能工作,沮喪時也曾懷疑技術路線是否可行。”至暗時刻,繆峯不曾放棄。2018年,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研發出基於全二維材料的、可耐受超高温和強應力的高魯棒性憶阻器。
如果説科研的挑戰吸引他不斷探尋未知的邊界,那麼生活中的小意外也激勵他用科學的力量挑戰極限。
讀大學時,繆峯的家人患上眼疾,這讓他第一次認真地關注到眼睛的結構。多年以後,這觸發了他研究類腦視覺傳感器的靈感:“在人腦處理的信息中,超過80%都是通過眼睛獲得的。人眼不僅可以進行信息的探測和同步處理,而且整體功耗極小。構建一個可以媲美人眼、能同步進行信息探測和處理的類腦視覺傳感器,也許在智能工業、自動駕駛、智能安防等領域都有應用前景。”
2020年,繆峯和團隊構建出一個類腦視覺傳感器。他介紹,“我們像‘搭樂高’一樣,在原子世界裏,將二硒化鎢、氮化硼等性質迥異的多種二維材料按照不同的順序堆垛,製備成垂直異質結器件。這不僅能模仿視網膜的垂直分層結構,而且不同的二維材料還可模擬視網膜中不同細胞的功能。”
在這項研究中,器件的響應時間和功耗均接近人類視網膜的水平——響應時間小於10毫秒,功耗小於10納瓦。基於此器件,團隊還進一步構建了一套 “類腦視覺原型系統”,實現了對大規模輸入圖像的快速識別。
希望拓展神經形態計算技術的上限
如何利用新的計算硬件和計算方案來實現大規模並行計算,從而不斷提升信息處理速度,是未來計算領域裏一個廣受關注的議題。
2021年,繆峯教授合作團隊首次提出迄今最高並行度的神經形態類腦計算方案,成功實現了對16張字母圖片的並行讀取、並行識別、與識別結果無線傳輸的功能演示。
繆峯解釋,“傳統的基於交叉陣列的神經形態計算方案一般使用直流或脈衝電信號,每路信號只能表示向量中的單一數值,無法提高並行度;而我們在每個固定頻率的峯值上都加載了數據的信號,這樣每路信號就升級為頻率空間的一串數值。在多路信號輸入時,就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向量輸入,升級成頻率空間的矩陣輸入,那運算的並行度就顯著提升了。而且,硬件陣列的規模越大,並行度越高。”
從設計器件結構,到實現大規模並行計算,理論研究的突破讓繆峯越發篤定類腦計算的未來。眼下,他正嘗試在圖像識別、輔助駕駛等領域,推動技術的產業化。
“在探索神經形態計算技術上限的路上,能不能靠計算方案的創新,就能修煉出特別厲害的‘分身術’?”這是現在的繆峯時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2021年,《科學》雜誌曾公佈125個科學問題,其中包括“計算機處理速度是否有上限”?
“我們希望能為回答這個問題提供新的思路,也希望能為填補海量數據計算需求面臨的算力缺口,提供可行的技術途徑和科學基礎。”這是繆峯向自己提出的一個挑戰,也是他對未來的一份承諾。 [11] 

繆峯人物評價

一次次選擇全新研究領域,一次次向科學高峯發起衝擊,學以報國是他最大的動力。不能把搞科研僅僅當成是發幾篇文章,那樣對國家無益,對學科發展無益,他不願那樣做。繆峯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説,要堅定學術理想,更要立足於國家需求、民生需求,要將個人成長同國家發展緊緊地聯繫起來。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12]  (人民日報評)
這是一個善於協同、精誠合作的科研團隊,其中既有學問深邃的科研中堅,亦有嶄露頭角的青年俊才。 [13]  (南京日報評)

繆峯代表論文

近年來代表性論文 [1]  [7] 
1. “Tunable quantum criticalities in an isospin extended Hubbard model simulator”
Q. Li, B. Cheng*, M. Chen, B. Xie, Y. Xie, P. Wang, F. Chen, Z. Liu, K. Watanabe, T. Taniguchi, S.-J. Liang, D. Wang, C. Wang, Q.-H. Wang, J. Liu, F. Miao*,
Nature 609, 479 (2022).
2."Parallel in-memory wireless computing"
C. Wang#, G. Ruan#, Z. Yang, X.-J. Yangdong, Y. Li*, L. Wu, Y. Ge, Y. Zhao, C. Pan, W. Wei, L. Wang, B. Cheng, Z. Zhang, C. Zhang, S.-J Liang*, F. Miao*
Nature Electronics 6, 381 (2023)
3. “Broadband convolutional processing using band-alignment-tunable heterostructures”
L. Pi, P. Wang, S.-J. Liang, P. Luo, H. Wang, D. Li, Z. Li, P. Chen, X. Zhou*, F. Miao*, T. Zhai*,
Nature Electronics 5, 248 (2022).
4. "Scalable massively parallel computing using continuous-time data representation in nanoscale crossbar array"
C. Wang, S.-J Liang, C.-Y. Wang, Z. Yang, Y. Ge, C. Chen, X. Shen, W. Wei, Y. Zhao, Z. Zhang, B. Cheng, C. Zhang, F. Miao*,
Nature Nanotechnology 16, 1079 (2021)
5. "Reconfigurable logic and neuromorphic circuits based on electrically tuneable two-dimensional homojunctions"
C. Pan, C. Wang, S. Liang*, Y. Wang, T. Cao, P. Wang, C. Wang, S. Wang, B. Cheng, A. Gao, E. Liu, K. Watanabe, T. Taniguchi, F. Miao*
Nature Electronics 3, 383 (2020) Link:https://rdcu.be/b5iRF
6. "Observation of ballistic avalanche phenomena in nanoscale vertical Inse/BP heterostructures"
A. Gao, J. Lai, Y. Wang, Z. Zhu, J. Zeng, G. Yu, N. Wang, W. Chen, T. Cao, W. Hu, D. Sun, X. Chen, F. Miao*, Y. Shi*, X.-M. Wang*
Nature Nanotechnology 14, 217 (2019)
7. "Robust memristors based on layere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M. Wang, S. Cai, C. Pan, C. Wang, X. Lian, Y. Zhuo, K. Xu, T. Cao, X. Pan, B. Wang, S. Liang, J. Yang*, P. Wang*, F. Miao*
Nature Electronics 1, 130 (2018)
8. “Gate-tunable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for reconfigurable neural network vision sensor”
C. Wang, S. Liang, S. Wang, P. Wang, Z. Li, Z. Wang, A. Gao, C. Pan, C. Liu, J. Liu, H. Yang, X. Liu, W. Song, C. Wang, B. Cheng, X. Wang, K. Chen, Z. Wang, K. Watanabe, T. Taniguchi, J. Yang*, F. Miao*
Science Advances 6, eaba6173 (2020)
9. “Room-temperature high detectivity mid-infrared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black arsenic phosphorus”
M. Long, A. Gao, P. Wang, H. Xia, Claudia Ott, C. Pan, Y. Fu, E. Liu, X. Chen, W. Lu, Tom Nilges, J. Xu, X. Wang*, W. Hu*, F. Miao*
Science Advances 3, e1700589 (2017)
10. "Gate-tunable negative longitudinal magnetoresistance in the predicted type-II Weyl semimetal WTe2"
Y. Wang, E. Liu, H. Liu, Y. Pan, L. Zhang, J. Zeng, Y. Fu, M. Wang, K. Xu, Z. Huang, Z. Wang, H. Lu, D. Xing, B. Wang*, X. Wan*,F. Miao*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3142 (2016)
11. "The positive piezoconductive effect in graphene"
K. Xu, K. Wang, W. Zhao, W. Bao, E. Liu, Y. Ren, M. Wang, Y. Fu, J. Zeng, Z. Li, W. Zhou, F. Song, X. Wang, Y. Shi, X. Wan, M. S. Fuhrer, B. Wang*, Z. Qiao*, F. Miao*, D. X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8119 (2015)
12."Integrated digital inverter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anisotropic ReS2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 Liu, Y. Fu, Y. Wang, Y. Feng, H. Liu, X. Wan, W. Zhou, B. Wang*, L. Shao, C. Ho, Y. Huang, Z. Cao, L. Wang, A. Li, J. Zeng, F. Song, X. Wang, Y. Shi, H. Yuan*, H. Y. Hwang, Y. Cui, F. Miao*, D. X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6991 (2015)
13. "Phase-coherent transport in graphene quantum billiards"
F. Miao, S.Wijeratne, Y. Zhang, U. C. Coskun, W. Bao, and C. N. Lau
Science 317, 1530 (2007)
14. "Quantum conductance oscillations in metal/molecule/metal switches at room temperature"
F. Miao, D. Ohlberg, D. R. Stewart, R. S. Williams, C. N. Lau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1, 016802 (200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