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總鰭魚的故事

(宗璞編寫的圖書)

鎖定
《總鰭魚的故事》是宗璞編寫的圖書,作者是宗璞。
中文名
總鰭魚的故事
作    者
宗璞
類    別
童話
開    本
16 開
相關獎項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總鰭魚的故事內容簡介

年輕的魚不懂,愣着。
“你知道嗎?人類是我們的堂兄弟。”老魚終於吐出了這個秘密。年輕的魚如聞霹靂,大吃一驚。
“有什麼了不起!”老魚又説,“我們是魚,他們也不過是魚變的。我們過了幾億年還是在水裏遊,他們連海也進不來了。”他驕傲、莊重地遊動着,以證明他游水的技術。
年輕的魚還想知道得多一些。上了年紀的魚卻認為再多説就近於饒舌,有礙沉默的美德。也許他就知道這一點,誰知道呢。
這時,一位婦女帶着幾個人走到池邊來了。這位女魚類學家是魚的朋友,她熱愛魚類科學,因為對魚太瞭解了,又成為魚的仇敵。年輕的魚崇拜她,見到她就沉到水下去。上年紀的魚蔑視她,見了她便張着大口,以示她經不起一咬。
遺憾的是無論蔑視或崇敬,這位婦女都不知道。她專心地給人們講解着。她講得太清楚了,有幾句話一直傳到水下:“這種矛尾魚是總鰭魚的一支。另一支真掌鰭魚登陸成功,發展為兩棲動物,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歷程,兩棲動物又發展為高級脊椎動物。奇怪的是,這種矛尾魚沒有滅絕,而經歷了三億多年,除了身體變大了些,一切都和從前一樣,依然故我。它們沒有發展,沒有變化,它們是魚類的活化石。”
我們故事的結尾是在一個展覽會上。許多人來看活化石。兩條魚輪流展出。這天輪到年輕的魚,他呆呆地停在大玻璃箱的水藻裏。有人走近,他就向漂動的海藻中鑽,儘量把尾巴對着參觀的人羣。這舉動和他那健壯的身體很不相稱。
人們覺得很有趣。活的化石!真是奇蹟!而且這活化石這樣富於表情。一個小觀眾笑問道:“你害怕吧,我的堂兄弟?”
另一個小觀眾仔細觀察了半天,大聲説:“你覺得不好意思了,是嗎?”
年輕的魚悲哀地望着海藻,沒有回答。
《總鰭魚的故事》是宗璞寫的一篇童話,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總鰭魚的故事》站在生物演變、歷史進程的高度來構思作品的。從總鰭魚的變遷,虛構了變遷中的一段曲折歷程,一個坎坷驚險的故事:總鰭魚真掌從小不怕苦和難,紮紮實實練本領,雖然平時在泥沙中學習爬行,總要比怕苦怕難、投機取巧的矛尾顯得落後,卻在後來海水猛退時,用頑強的毅力,向着陸地前進,終於經受住考驗,登陸成功,發展為兩棲動物,又演變為高級脊椎動物。而矛尾呢?在大難面前,落入水坑,就沒有勇氣和能力再向前行。經過多少年後這種魚雖然沒有滅絕,卻依然是原來的樣子,沒有發展,成了魚類的活化石。作品不僅讚揚了一種老老實實的學習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主要還顯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演變的一段艱難曲折的歷程,説明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要變革的真理。 [1] 

總鰭魚的故事評析

《總鰭魚的故事》可以看作是這類童話作品的代表作,它通過一個生物進化的傳説故事,通過一羣遠古的生物通過艱難的攀登獲得高級生命,來揭示文明進化以及個體生命價值實現的本質。宗璞先生的童話從立意到想象都很大氣,有着廣闊和深邃的內在空間,有着飄逸的浪漫情懷和濃濃的書卷氣,呈現出一種文化的張力,這使宗璞童話在中國當代的兒童文學中顯出了一種獨特的雍容風采,極大地拓展了童話的表現領域和表達方式。
在這一類童話中,往往有一個純真的孩子的形象,代表了作者心目中的“赤子之心”,表達了作者對當代社會中商業化大潮中物慾橫流的現實對人們心靈腐蝕的某種反思。
這一類童話中,有些也許不很適合年幼的孩子欣賞,有些作品介乎於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之間,但是,對於那些正處於價值觀形成的敏感期、成長的青春叛逆期,追求獨立思考和天馬行空的少年人,有着很好的啓迪意義。最能體現宗璞先生“成人的童話”創作觀念的是她於1989年發表在<上海文學>的“童話三題”,通過一個內心纖細、有豐富的情感體驗的小主人公勉兒,從大自然中那些微小的事物上感知着生命輪迴、人生價值、命運變遷……更多的時候,這類童話其實更適合那種童心猶存的成年人閲讀,心底吟着古老的詩意和感悟,在物慾橫流的當代,這些作品提供了一個稀有的純淨角落,給予那些疲憊的心靈一種温暖雋永的慰藉……非常難得的是,宗璞先生能夠在深刻的人生哲理與純真的童心之間找到一條相通的幻想小徑,為她的深邃的思想找到這樣一種貼切而又美麗的表達形式。
宗璞以她細密從容的敍述方式,建立起優美温婉的語言風格。眾多的人物命運和世相心態,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細節中緩緩展開,伏有大氣磅礴的佈局。宗璞筆下的戰爭沒有刀光劍影,卻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創痕,並具有一種柔性的書卷氣息。那種浸入骨髓的文化質感,在閲讀中竟令人有如置身於《紅樓夢》的語境之中。讀《東藏記》這樣雋永而精緻的小説,真是受益又享受。

總鰭魚的故事作者介紹

宗璞(1928—)女,原名馮鍾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