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練湖

鎖定
中國古代位於今江蘇丹陽縣城西北的利用環山抱窪的地形條件,築堤圍成的人工湖泊。又名練塘。

練湖歷史背景

晉永興年間(304~306年)陳敏據有江東,令其弟陳諧主持修建。練湖面臨江南運河,在歷史上具有調蓄山洪、灌溉、濟運等作用。東晉又叫曲阿後湖,南北朝時周圍號稱120裏,唐代又叫丹陽湖,為豪民逐漸墾佔,到永泰二年(766年)湖堤周長40裏,中有東西向十四里的橫堤,分湖為上、下兩部分。韋損主持重開為80裏,復修斗門等,當時放水濟運河“湖水放一寸,河水長一尺”。南唐昇元五年(941年)又大修斗門堤堰。北宋曾兩次大修。湖北設分洪堰壩,節制山水入湖流量。西南堤上設斗門、石、涵洞、挖制蓄泄。後此由於建築物損毀及佔湖為田,不斷維修改建。大約南宋規模稍大的浚湖及修建築物不下五六次,當時仍稱湖周長40裏;元代不下三四次,明代不下六七次,清代不下七八次,民國時也有。明清時也以濟運為主,有“七分濟運,三分灌田”之説。歷代經常維修管理,鬥閘的啓閉、湖堤的養護、湖水的調節運用,均有成規定製。湖禁極嚴, “盜決者罪比殺人”。但元明以後,由於淤積和圍墾,湖身還是逐漸淺狹,作用也逐漸縮小。明末清初,上練湖圍墾殆盡;清末,下練湖也大部被墾闢為田。1949年以後,整治了古練湖周圍的農田水利,開發建設為綜合發展的國營練湖農場。 [1] 

練湖有關歷史文化資料

曾經的練湖 曾經的練湖
練湖——丹陽的歷史名片
展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的“練湖遺址”照片
在丹陽的歷史上,練湖和丹陽的發展有着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重要關係。作為江南歷史上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練湖對丹陽及周邊的社會經濟發展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運河文化帶上的一個歷史名湖,練湖優美的江南水鄉風光,對提升丹陽的知名度,擴大丹陽在江淮地區,乃至全國的影響有着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解放後的國營練湖農場在科學種田、水稻育種、畜牧與水產養殖上多次受到省和國家的表彰與嘉獎,為這個雖不存在的歷史名湖留下了新的輝煌。今天,我們如何打好用好這張歷史名片,讓這個歷史名湖重新煥發出應有的光彩,在丹陽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一、練湖是江南歷史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
練湖和國內其他名湖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它不是一個天然的自然湖,而是人工湖,是1700多年前西晉初年為解決丹陽一帶的水患和農田灌溉而修的一項水利工程。據史料記載為“西晉廣陵相陳敏令弟陳諧遏馬陵溪水以灌雲陽”。《丹陽縣誌·水》載:練湖形成時“週四十里,受句容高驪山、丹徒長山八十四派之水,匯為巨浸”,時周長40裏,面積10.3萬畝。唐代,刺史韋損擴湖為周長80裏。本是一項水利工程的人工水庫,卻形成了一個頗為壯觀的人工湖泊。由於當時丹陽史稱曲阿,故被稱為“曲阿後湖”。而後又叫過“開家湖”、“丹陽湖”。練湖的形成,使丹陽及周邊的丹徒、武進、金壇等數縣的數十萬畝農田受益,從而使以丹陽為中心的江南一帶經濟得到了蓬勃發展。
隋朝京杭大運河開通,全國經濟中心逐漸向江南轉移,而政治中心卻仍在北方,封建王朝每年都要通過運河轉漕大量的東南之粟,大運河便逐漸成為歷代封建王朝南北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交通大動脈。練湖緊鄰大運河,處於江南鎮江至常州之間,由於這一帶地勢較高,丹徒、丹陽地段運河常常因水淺而使漕運受阻。據歷史記載,隋煬帝的四重龍舟就高45尺,寬50尺,長200尺。要使這樣的龍舟能夠通行無阻,運河河寬、水深、彎曲半徑等方面必須滿足其要求。由於練湖是人工湖,湖底較高,和大運河僅一堤之隔,於是就有人提出了“以練湖之水,濟漕運之厄,不失為高明之見”的重大舉措。
到唐朝時,對練湖的管理逐步納入官制。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轉運使劉晏分官吏主管練湖。唐永泰年間擴湖蓄水,禁築湖堤和濫墾湖田。於旱時引湖水注入河中。“禁引灌,自是河漕不涸”。並對練湖用水管理極嚴,明令“盜決(泄水)者,罪比殺人”。嚴禁豪強耕湖為田。在唐引湖濟運的基礎上,宋朝時對練湖更是多次整治。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先後三次浚治練湖,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用工126397個,耗米8800石,耗錢21314800。北宋是中國船閘大量出現和使用的年間,在鎮江修建京口閘。北宋167年間對練湖浚修三次。南宋152年間對練湖浚修8次。宋代是練湖濟漕功能發揮最大效能的年代,“湖水放一寸,河水漲一尺”,也是運河漕運最發達、最繁忙的年代。元統一中國後,雖然政治中心由宋代都城汴京(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遷到北京,但當時經濟中心仍在江南,尤其是糧食主要取之江南。元朝為加強對練湖的管理,增設湖兵(最多時達100多人),專門管理湖水和修築湖岸,並委任鎮江路達魯花(官名)協管練湖,同知(官名)掌練湖斗門之啓閉。
明朝時期,北方對南方的財賦依賴愈重。明代繼承唐宋遺法,借練湖蓄水濟運,對練湖濟運工程多次迭加修治。明建文三年(公元1421年),由鎮江知府劉辰主持,全面整治練湖,政府還頒佈禁令,嚴禁豪民侵吞湖灘。弘治、嘉靖年間,曾多次處置侵湖活動,退田還湖,以利蓄水。明萬曆年間,郡守吳偽謙,在練湖中修埂一座,隔湖為上下,埂上建閘三座,以領上湖之水漸達下湖。下湖與運河聯接處,又建閘三座,石躂一座,用以調節運河之水。並立“欽依湖禁”石碑。元明期間,侵湖與復湖之爭便不斷湧現,為保持練湖對運河水源的供給,政府不斷加強管理力度,從採用“驗畝加税”的經濟處罰到實行嚴刑峻法,依律處治,輕者戍邊遠,重者下死獄。這些措施的使用,對侵湖活動有所遏制。
清代,因練湖蓄水逐漸減少,濟漕功能日趨減弱。儘管清政府對大運河和練湖的整治極其重視,採取諸多對策,但運河阻塞,漕運衰落的總趨勢終難避免。同時,由於練湖水源減少,灘塗大量出現,加上封建社會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影響,不能正確處理水利與農業的關係,更談不上生態平衡的長遠發展。康熙十九年,吏部長官張鵬與江蘇巡撫慕天顏以“裕固便民”為由,上奏將上練湖改為農田增加農業税收。此例一開,眾皆效尤,下練湖也相繼被吞食,練湖水面更加萎縮,運漕水源枯竭。康熙46年,康熙聖駕南巡,有官民申奏練湖墾殖之危害,修復練湖之利是。康熙聽之有理,逐下旨恩發錢幣,開發練湖以資漕運。我縣名人湯展文,力主廢田復湖,乃著《復練湖議》數篇,為邑中巨蠹湯國相等所恨,暗中與鎮江府署徐士起勾結,造匿名貼謗毀之。不久湯展文被捕於焦山僧舍下之丹徒縣獄。後上書華州楊英山先生得以平反出獄。湯展文出獄後,適逢朝廷捐資復湖,又繼續為湖事奔走,並作《練湖歌敍錄》記其本末。康熙47年,我縣鄉紳及濱湖居民為感謝皇上贈銀復湖之恩,在下練湖湖心高崗處築墩修亭,以示紀念。蘇州太守陳鵬年條書“萬世永賴”四字制匾掛於亭中,這便是有名的“聖恩亭”及以後的“湖心亭”之由來。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兩江總督陶澍,江蘇巡撫林則徐在練湖黃金壩及東崗築堤蓄水,固圩2880丈,增減水石壩,改27處古涵洞為水門,新建石閘一座,對蓄水、泄洪、濟漕設施作全面的調整和綜合利用。“漕運民田,鹹臻利賴”。另外,還改造和遷移了張官渡閘。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和江蘇省政府也十分重視練湖這一歷史上江南最重要的水利工程。民國25年(1936年),由省水利廳主持修建了練湖五孔閘。練湖五孔閘的修建對練湖的蓄水灌溉和濟漕及丹陽城邊水系的維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作為丹陽水利工程的形象代表,其宏偉壯觀的閘身和開閘放水時的轟鳴為古老的練湖又增添了一個著名景點,成為丹陽不可多得的又一旅遊資源。
翻開清朝版、台灣版及練湖農場先後編印的《練湖志》,看看史志上一篇篇關於練湖整治、重修後的“碑記”。我們就一定會感受到,練湖不僅是歷史上江南最重要的水利工程,而且有着燦爛輝煌和沉甸甸的歷史文化價值,是丹陽不可多得的最重要和最珍貴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國36年(1947年),由於鐵路公路的發展,大運河這一黃金水道在交通運輸中的重要性逐漸下降,加上航道疏浚,練湖濟漕功能全面退化,又由於湖面日益萎縮,中紡實業總公司束雲章先生申請墾殖練湖,建起了江南最早的農場, 以此揭開了練湖新的一頁。
二、練湖是運河文化帶的歷史名湖
大運河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是封建社會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貫通後,對運河兩岸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加速了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使原先相對落後的江南很快發展為國家的經濟依賴及文化先導地區。城以水興,從而形成了我國曆史上獨特的運河經濟帶、運河城市羣、運河文化帶和運河風光帶。練湖就是大運河經濟帶上的重要水利工程,是運河風光帶上最典型的江南水鄉代表,因而逐步成為運河文化帶上的歷史名湖。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央電視台播放《話説運河》歷史專題片,其中在談及大運河的歷史作用和文化價值中,提到運河文化帶最著名的幾大歷史名湖時,其中就有練湖,並把練湖與太湖、洪澤湖、西湖、玄武湖等相提並論。在講到消失的練湖時,陳鐸那蒼勁有力、深沉而飽含惋惜之情的話語,至今還深深地留在筆者耳邊。
《幼學瓊林·卷一·地輿》中有這樣一段:“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此為天下之五嶽。饒州之鄱陽,嶽州之青草,潤州之丹陽,鄂州之洞庭,蘇州之太湖,此為天下五湖”。這裏的“潤州之丹陽”就是指鎮江之練湖。中國人喜歡用“五湖四海”和“三山五嶽”來表示中國之博大。《幼學瓊林》是明代以後兒童入學的必讀課本,可見練湖當時在天下的知名度和其獨特地位。應該説,此時之練湖,不僅是丹陽之歷史名湖,是江南之歷史名湖,也是國家之歷史名湖。
練湖作為歷史名湖,不是因為其水域之遼闊,不是因為其地勢之險峻,練湖之所以成為我國的歷史名湖,除前面提到的它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對大運河的漕運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在形成湖泊後,逐漸展現出來的秀美水鄉田園風光,從而成為江南水鄉文化和田園文化的傑出代表。又由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毗鄰大運河,又處於江南眾多歷史文化名城揚州、鎮江、常州和蘇州之間,交通便利,故而吸引了歷朝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包括帝王將相到此遊玩觀賞,從而又引出許多名人軼事,千古詩詞歌賦,為練湖的興旺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和放大效應。
在古代帝王中,從南北朝的齊、梁帝王,宋文帝劉義隆,到清朝的康熙、乾隆,都多次駕臨練湖。尤其是乾隆在六下江南中,曾兩次駕遊練湖,並即興賦詩,留下千古佳話。一個多次受到國家帝王重視並光顧之湖泊,在國內大湖泊中也是為數不多的。
在文人墨客、官宦將相中,有南朝的顏延之;有唐朝的李白、陸游、許渾、李華、權德輿;有宋朝的楊萬里、陳東、陳師道、蘇庠、葛勝仲;有元朝的薩都剌、宋褧;有明朝的姜寶、張珍、丁鴻陽;有清朝的王士禎、彭澧、徐錫、於震、孔尚任;有近代革命志士彭炎等一大批詩詞名家、文豪名士。尤其明清時期,遊練湖、歌詠練湖的詩詞達到極盛,幾十位詩詞文豪留下了近百首膾炙人口的優美詩詞歌賦。一個歷經千年以上被歷代名人謳歌讚美之湖泊,在中國湖泊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
在長達1700年的歷史長河中,圍繞練湖興廢變遷,留下了相當多的碑記碑刻,並先後留下《練湖志》三部,從而使並不壯觀的練湖這一人工湖躋身我國湖泊志上的歷史名湖,並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歷史價值。
對丹陽而言,練湖不僅帶來運河文化帶上的歷史名湖的光環,更重要的是它是丹陽人農田水利之受益者,更是丹陽人遊玩消閒的後花園。城以水興,丹陽城的發展無不和練湖的興盛緊緊相連。練湖的蓄水灌溉功能,使丹陽的農業有了相對穩定的水利資源;練湖對大運河的濟漕功能,使丹陽為歷朝歷代帝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倚重,從而大大提升了丹陽的知名度和歷史地位。
練湖優美的水鄉田園風光,是丹陽人消夏避暑之勝地,練湖豐富的水產資源更為丹陽人災荒之年救災之依託。練湖及周邊村莊經湖濱居民和丹陽人的加工提煉,使神話般的練湖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説,更加深了練湖文化的豐富內涵。如關於練湖起源中的“金臉盆”的傳説,丹陽封缸美酒的傳説,練湖24景及道人墩、湖心亭等都留下了深深的歷史印記;“梅子與丁郎”的故事成為丹陽最美的民間故事;張官渡、龍城、東崗、居安、花園村等許多村莊幾乎都擁有自己的傳説故事,這在中國鄉村中也是不多見的。
在下練湖湖心崗地——湖心亭到清代更是名氣極盛,先後建有聖恩亭、文昌閣、關帝廟、劉猛將軍廟、練湖書院,並有紀念為整修練湖作出重大貢獻的時任江蘇巡撫林則徐等的活人祠堂等。當時的湖心亭,樓閣亭榭輝映在碧波如練的湖水之中,百年的古黃楊參天繁茂,在丹陽人心中無疑是一處人間仙境。民國時期在湖心亭之東,西門古運河邊,由省水利廳主持修建的氣勢恢宏的練湖五孔閘,傲立湖岸。開閘放水時濺起的巨浪水花及發出的轟鳴聲至今還深深留在老一輩丹陽人的心中。遺憾的是練湖這些名勝古蹟在歷史的變遷動盪中,或毀於戰火,或毀於人為的破壞,給丹陽人留下了無數的遺憾。
三、練湖在近現代史上有着優良的革命傳統和光輝業績
在近代,丹陽人最值得光榮和自豪的莫過於在抗日戰爭初期,丹陽人民在管文蔚領導下組織起抗日自衞團,後改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在新四軍貫徹黨中央關於新四軍東進北上偉大戰略決策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功績彪炳千秋。而在抗日自衞團中有一支重要的骨幹力量,就是韋永義、朱廉貽組織發動起來的練湖六鄉抗日自衞團。韋永義、朱廉貽後來都成了新四軍挺縱的重要領導骨幹。
在挺縱隨新四軍北上以後,練湖又成為新四軍從茅山根據地至蘇北根據地地下交通線上十分重要的基地和中轉交通運輸站。不僅有交通員數名,並設有張官渡地下交通站,在1940年6月為新四軍巧渡大運河,通過滬寧線做出過重要貢獻。地下交通站負責人張九寶1943年6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後英勇不屈,壯烈犧牲。
解放後,練湖農場即成為新中國在蘇南最早的國營農場。練湖農場成立後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很快發展成為國家級稻麥原種場,並在農業機械化、科學種田和畜牧、水產養殖等多方面為丹陽及周邊地區的農業發展起到了傑出的示範作用,多次受到省政府和國務院的嘉獎。不僅黨和國家領導人,如王震、陳慕華等先後到練湖視察指導工作;國際友人包括國家元首也多次到農場參觀學習;更有一批像陳永康等國內知名農業專家在農場從事科研和技術指導工作。農場還先後受國家和省農業部門的委派,派出農業技術人員和醫務人員到非洲友好國家指導水稻種植和醫療服務工作,為丹陽人民爭了光。“文化大革命”期間,省委“五七”幹校六大隊來到丹陽,一大批省直廳局級領導在練湖下放勞動,對練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改革開放以來,練湖農場勇於解放思想,較早地突破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主動接軌地方經濟,主動把農場融入丹陽板塊的經濟發展和改革創新的大潮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艱難改革,加快農場經濟結構調整和體制轉換,使農場經濟發展與丹陽經濟發展相適應,為農場在2006年整體劃歸丹陽奠定了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和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為練湖的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劃歸丹陽後,練湖的整體建設和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已成為丹陽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
縱觀練湖形成後1700餘年間練湖與丹陽曆史發展軌跡,我們不難看出,儘管歷史上丹陽城區呈螺旋式向東南發展,但丹陽的根基在西門。西門曾經是丹陽曆史文化發展的起點,而西門外的練湖則是丹陽曆史上的一顆璀燦明珠。中國古代城市大多以水興市,居水而建,因水而興。練湖的形成和大運河的貫通無疑對丹陽從一個小村鎮逐漸成為一個江南名城起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練湖是丹陽曆史文化中的一個瑰寶,丹陽因練湖而富饒,而美麗,而聞名天下。如果説丹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練湖無疑是丹陽曆史上具有珍貴价值的一張歷史名片。
一個城市沒有經濟的繁榮就沒有活力;一個城市如沒有歷史文化的積澱,無疑會失去靈魂,以練湖為代表的丹陽水鄉文化和以六朝石刻為代表的六朝文化是丹陽人民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丹陽人民永久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練湖是丹陽人的一個夢,我們需要“齊梁皇帝故里”的美譽,我們更應喜愛我們丹陽人千百年來自己創造的練湖水鄉田園文化。這就是我們丹陽人練湖情結的歷史根源之所在。
杭州有西湖,揚州有瘦西湖,蘇州有太湖,南京有玄武湖,我們丹陽人應該自豪地説:“我們丹陽有練湖”。
參考資料
  • 1.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水利卷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水利卷 上:農業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