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緬茄

(中藥)

鎖定
緬茄,中藥名。為豆科緬茄屬植物緬茄Afzelia xylocarpa (Kurz) Craib的成熟種子。植物緬茄,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赤眼,眼生雲翳,瘡毒,火熱牙痛。
別    名
沔茄(高濂《珍異藥品》),木茄《粵志》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緬茄屬
緬茄
分佈區域
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
中文學名
緬茄
採收時間
秋、冬季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緬茄入藥部位

成熟種子。

緬茄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緬茄主治

赤眼,眼生雲翳,瘡毒,火熱牙痛。

緬茄相關配伍

治疔瘡走動,毒攻入內,不知人事,但有氣者,沔茄一枚,用瓷碗盛黃酒,將茄於碗內,磨得下磨不下,只管於酒內磨一鍾熱茶時,將酒裝入長頸錫壺內,再入連須葱二根,牙咬不令斷,白豇豆七粒。如蕎麥開花時加入蕎麥七粒,別時不用。又用小麥,令眾人口嚼成麪筋,封固壺口,放水鍋內煮一柱香,取出熱服出汗,愈後靜四五日效。(《良朋彙集》)

緬茄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酒、水磨塗。

緬茄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果實成熟後採摘,剝取種子,曬乾。

緬茄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12-25m,有時可達40m。樹皮褐色或灰棕色,有灰白色斑點;小枝被白粉。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總葉柄長2.5-3cm;小葉2-5對,對生,小葉柄短,長不及5mm;小葉片卵形、闊橢圓形至近圓形,長5-8cm,寬3.5-6cm,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圓,紙質。總狀圓錐花序,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短柔毛;苞片和小總苞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大小相等,長約6mm,宿存;花萼裂片長圓形;花瓣淡紫色,倒卵形至近圓形,旗瓣1片;能育雄蕊7,基部稍合生,花絲長3-3.5cm,下部被柔毛;子房上位,被毛,花柱長而突出。莢果長橢圓形,略扁,長10-12cm,寬6-7cm,厚4cm,棕褐色,木質,堅硬。種子2-3顆,扁圓形,長寬均約2.5cm,厚約1.5cm,種皮黑褐色,基部有一角質、堅硬的假種皮狀種柄,其長略等於種子。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緬茄生長環境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

緬茄相關論述

《滇略》:“緬茄枝葉皆類家茄,結實似荔枝核而有蒂,土人雕刻其上而系之。”(引自《綱目拾遺》)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