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上分

鎖定
線上分是高考考生報考志願時所要考慮的新近專業名詞,在報考志願時有很大作用和影響。分為院校“線上分”和考生“線上分”。
中文名
線上分
定    義
高考考生報考志願時考慮的新近專業名詞
院校“線上分”
就是某院校調檔線與其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差值。例如河北省2005年文史類本科一批A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為536分,其中北京大學文史類05年調檔線為:613分,差值為77分(613-536=77),我們説北京大學05年文史類的“線上分”是:77分。
考生“線上分”
是指考生的總分與其所達到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差值。例如:河北省某文史類考生05年總分為620分,高於本科一批A錄取控制分數線84分(620-536=84),該考生的“線上分”為84分。
科學依據
高考試題每年難易不同,各批錄取控制線隨之上下浮動,遇到試題偏難的年份,考生整體分數下降,錄取控制線就低,院校調檔線總體下降,反之就高;而調檔線和錄取控制線的差值即“線上分”抵消了試題難易的影響,應始終保持一定的值。這就是為什麼不用調檔線而用“線上分”作參考的原因。在考生填報志願均衡的條件下,一所院校的“線上分”應保持一定的值,這個值反映了該院校的實力及在人們心目中的認知度。
實際上院校“線上分”每年也在浮動,有時浮動的幅度還很大,這就是志願報偏的情況,即通常所説的★大小年現象★。出現大小年的學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較嚮往的學校,某一年填報該校的人數比計劃招生數高出許多倍,直接結果是當年的錄取分被抬得很高,這一年稱之為大年。由於上一年錄取分高,競爭異常激烈,使下年許多考生望而卻步,不敢報考該校了,帶來的結果是參與競爭的人少,錄取分相應就降下來,我們將其稱之為小年。如何規避大年,迎接小年也是報好志願的主要目的之一。這種大小年現象從填報志願使用平行志願方式有所緩解,但不可能根本消除。
院校“線上分”圖表★中可直觀看到。如能預測出小年,考生就可以憑藉較少的分數而進入名氣較高的學校。預測出大年,則可避免考生所填志願“扎堆”而落榜的現象。
高考考生可以參考院校“線上分”曲線圖,預測大小年,逐步縮小院校選擇範圍,報到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