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文化研究

(200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網絡文化研究》是200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振芳。
書    名
網絡文化研究
作    者
蘇振芳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7月1日 [1] 
頁    數
477 頁 [1] 
定    價
36 元 [1] 
ISBN
9787802307117 [1] 
印刷時間
2007/07/01
包 裝
平裝

網絡文化研究內容簡介

網絡文化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既有全球性又有地區性。在我國,互聯網與青年社會化的關係問題更令人關切……本書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等方面對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進行研究和探討,認為面對無論是博客播客、越軌違規還是政治道德、霸權主權,我國都需要發展網絡經濟,吸引和培養信息人才,並建立與完善網絡管理的法律法規與政策,正確分析處理問題,主動出擊,佔領網絡陣地的制高點。

網絡文化研究作者簡介

蘇振芳,男,福建泉州惠安人。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省“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重點科帶頭人。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規劃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2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餘項。主要著作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外學校道德教育研究》、《鄧小平理論學習指南》等。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轉載。

網絡文化研究目錄介紹

前言
第一章 網絡文化概述
一 互聯網的基本概念
二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
三 互聯網的特點
四 互聯網的基本服務功能
第二章 互聯網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
一 互聯網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
二 互聯網推進軍事鬥爭新浪潮
三 互聯網擴大了人際交往範圍
四 互聯網促進文化活動新模式的產生
五 互聯網是人的社會化的一種新途徑
六 互聯網促進人們購物、醫療觀念的新變化
第三章 網絡行為及其越軌行為控制
一 網絡行為的分類及其社會控制
二 網絡越軌行為的一般表現
三 網絡越軌行為的一般特徵及其危害
四 網絡越軌行為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第四章 網絡文化與學校網絡教育
一 信息化校園社區的出現——網絡走進了學校
二 信息化校園社區的學習新概念
三 信息化校園社區的教育新概念
第五章 網絡文化與網絡生活方式
一 網絡時代的生活方式——虛擬生存
二 網絡與網絡工作新方式
三 網絡與消費新方式
四 網絡與休閒方式
五 網絡與人際交往方式——虛擬交往
六 網絡與網絡教育的多樣化
七 網絡與網絡理財新方式
八 網絡與網絡社會活動
第六章 網絡文化與網絡博客、網絡播客
一 網絡博客的產生、形成與發展
二 網絡博客的正反功能
三 博客發展的規範與引導
四 博客的社會影響力
五 網絡博客發展的新走勢——手機博客、網絡播客
第七章 網絡雜誌與網絡出版
一 網絡雜誌對傳統媒體帶來的影響
二 網絡雜誌的未來走向
三 網絡雜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四 網絡出版對社會帶來的影響及其引導
第八章 網絡文化時代青年的家庭婚姻觀
一 婚姻家庭是什麼
二 網戀——在虛幻和現實之間
三 網絡時代——未來婚姻家庭發展的多種觀點
四 網絡時代家庭婚姻的新形式
第九章 網絡色情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其對策
一 中國網絡色情現狀
二 網絡色情的利益鏈條
三 網絡色情帶來的危害
四 網絡色情屢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五 青少年如何遠離網絡色情的侵害?
第十章 網絡成癮對青少年帶來的危害及對策
一 青少年網絡成癮現狀
二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界定、標準、分類及其成因
三 網絡成癮給青少年帶來的危害
四 如何有效淨化網絡環境
第十一章 網絡文化與青年政治社會化
一 網絡時代的社會羣體結構
二 互聯網與個人社會化
三 網絡傳播媒體對青年政治社會化提出的挑戰
四 網絡時代青年政治社會化的特點
五 青年政治社會化要順應時代潮流,佔領網絡陣地的制高點
第十二章 網絡文明與網絡道德建設
一 網絡文明與道德——一個全新的課題
二 計算機網絡帶來的道德問題
三 淨化網絡,德不可缺
四 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研究
第十三章 面對網絡文化的機遇與挑戰
一 網絡文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
二 網絡文化對中國未來走向的挑戰
三 網絡文化:中國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四 全球網絡文化的發展趨勢
附錄 青年學生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一 調查目的與步驟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參考文獻
編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