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維克托·費多洛維奇·葉爾馬科夫

鎖定
維克托·費多羅維奇·葉爾馬科夫(Виктор Федорович Ермаков),1935年09月09日出生,俄羅斯族、蘇聯高級軍事將領、大將(1991年02月06日) [1] 
中文名
維克托·費多洛維奇·葉爾馬科夫
國    籍
烏克蘭
出生日期
1935年9月9日
出生地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目錄

維克托·費多洛維奇·葉爾馬科夫生平

葉爾馬科夫 葉爾馬科夫
1935年9月9日,葉爾馬科夫出生於烏克蘭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1941年,偉大衞國戰爭爆發時,葉爾馬科夫還是個年僅6歲的孩子。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才不過10歲。戰爭的陰影,在幼小的葉爾馬科夫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烙印。他決定,長大後一定要投身軍旅,為建立強大的蘇聯武裝力量做貢獻。他明白,只有強大的武裝力量才能保護祖國免受其他國家的侵略。
1953年,18歲的葉爾馬科夫如願以償地進入軍隊服役。1956年,他畢業於基輔自行火炮學院。同時被任命為坦克連連長。1966年,升任坦克訓練營副營長。同時加入蘇共黨,成為一名黨員。1970年,葉爾馬科夫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畢業後,他先後擔任步兵團副團長、坦克團參謀長等職務。1973年,升任坦克團團長和摩托化步兵師副師長。1976年,葉爾馬科夫從總參軍事學院畢業。1982年,又從總參軍事學院高級戰術研究班畢業。在軍校深造期間,葉爾馬科夫如飢似渴地研究國內外各名家的戰略戰術。深厚的軍事理論基礎,為以後在阿富汗戰場奠定了基礎。1976年以來,葉爾馬科夫先後擔任裝甲師師長、軍長等職。
1979年12月27日,在勃列日涅夫的全球進攻戰略引導下,蘇聯經過精心策劃,以其土耳其斯坦軍區的8個師和空軍前線航空集團軍及部分配屬部隊約10萬兵力,採取突然襲擊方式,發動對阿富汗的武裝行動。1980年,阿富汗戰爭爆發不久,葉爾馬科夫被調往敖德薩軍區擔任第14集團軍司令。終於有機會獨立指揮一個集團軍了,對此葉爾馬科夫興奮不已。在軍校深造已久的葉爾馬科夫,終於找到小試牛刀的機會。
1982年5月至1983年11月,他一直擔任第40集團軍司令,率部參加阿富汗戰爭。不久,葉爾馬科夫漸漸地體會到,戰爭並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後來他透露,蘇軍不適合在沙漠中作戰、特別是在“清剿”游擊隊時常感到力不從心。蘇軍經常在“清剿”時遭到擊隊的頑強抵抗,在付出沉重代價後雖佔領游擊隊一些根據地,但仍未能重創游擊隊的有生力量。遊而且,他還進一步透露:在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聯的革命路線得不到阿富汗人的同情。後勤供應嚴重不足,導致生活等用品奇缺。九年的阿富汗戰爭蘇軍累計傷亡5萬餘人,耗資450億盧布。1983年,因葉爾馬科夫在戰爭中的傑出表現,被任命為土耳其斯坦軍區第一副司令。1984年至1987年,擔任駐捷克斯洛伐克“中央”集羣部隊司令。1987年,調往列寧格勒擔任軍區司令。
1991年8月19日,亞納耶夫當即宣佈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全部權力。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由: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國防部長亞佐夫、內務部長普戈、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組成。對戈爾巴喬夫改革表示強烈不滿的葉爾馬科夫,也加入了該委員會。 “8·19”事變後,蘇軍領導高層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蘇聯國防部部長亞佐夫元帥、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瓦連尼科夫大將、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大將鋃鐺入獄。參與、支持及同情政變的一批蘇軍領導人也被開除軍籍或被迫退休,其中就包括了葉爾馬科夫。退休後的葉爾馬科夫一直居住在莫斯科,現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幹部總局顧問。先後還加入阿富汗戰爭退伍軍人委員會、全俄退伍軍人委員會。並於2006年當選為全俄退伍軍人委員會第一副主席。
現今的葉爾馬科夫,已75歲高齡。但仍活躍於俄羅斯軍界。祝他老人家,健康長壽!

維克托·費多洛維奇·葉爾馬科夫榮譽

葉爾馬科夫共獲得紅旗勳章1枚、紅星勳章1枚、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1枚,其他獎章、勳章多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