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野高中

鎖定
綠野高中,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武功鎮,為省級標準化高中、市級重點中學。學校前身為“綠野書院”,始於北宋關學大儒張載先生所創。現有54個教學班,3000餘名學生,175名教職工,總建築面積達3.2萬平方米。
中文名
綠野高中
外文名
LvYeHigh school
簡    稱
綠中
創辦時間
千年古校
辦學性質
公立高中
校    訓
誠樸、和諧、進取
主要獎項
省級文明校園、省級平安校園
知名校友
袁會軍
董戰輝
現任校長
王立昌
所屬地區
陝西省武功縣
主要院系
文、理
建校人
張載
前    身
綠野書院

綠野高中簡介

綠野高中地處關中歷史文化古鎮武功鎮南關,從宋代關學大儒張載在此講學及後創建綠野書院,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是一所省級標準化高中,省級文明校園,市級重點中學。現有52個教學班,3000餘名學生,總建築面積達3.2萬平方米。學校在職教職工175人,其中高級職稱57人,中級職稱62人。市級以上知名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16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以上學科競賽優秀輔導教師25人。擁有現代化、高標準理、化、生實驗室9個,微機室4個,共裝備260台微機,多媒體教室2個,圖書館藏書30餘萬冊。學校交通便利,環境幽雅,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 [1] 
該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攀升,特別是高考質量一直名列咸陽市省級重點中學前列,被上級黨委、政府分別授予“省級文明校園”、“省級平安校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高考質量先進單位”、“教研教改工作先進集體”“創選評最佳單位”等光榮稱號。
2012年秋季,經上級部門批准,蘇東中學高中部合併至我校。
2013年秋季,經上級部門批准,渭源中學合併至我校.
2016年7月,武功鎮后稷初級中學併入,成為完全中學。 [4] 

綠野高中學校歷史

綠野高中歷史久遠,上溯至宋,已近千年。
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縣主薄張山甫與張載先生交情甚厚,故邀其講學於綠野亭。張載為北宋大儒,與濂溪周子、洛水程子並時齊名,奠理學之基,創關學之宗,時學者爭師從之。嗣後,綠野亭即成講學聖地”。 [2] 
明弘治九年(1496年),“知縣宋學通以綠野亭破敗狹隘,難擴修,遂遷稍東葆真庵重建,一歲功畢,名綠野書院。今綠野高中乃綠野書院舊地。書院成文教大興,縣學訓導名儒趙文傑主講,宋知縣親臨督導,關中學子聞風踵至。自明季至清,綠野學府綿延數百年不衰”。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知縣張村勳鑑其年久頹毀,仿前明舊式重建。同治初,毀於戰亂,僅餘張載祠;同治十三年(1874年),知縣陳爾 ,擴制增舍,重興書院。光緒十三年(1904年),廢科舉,遂改為高等小學堂;翌年,又更名綠野小學堂”。
曾經綠中
曾經綠中(7張)
民國時,先定名縣立高等小學校,後更名南關小學。1940年,始成立武功縣立中學。1942年,附設簡易師範班。建國前計有七屆十五班四百餘名學生畢業。
建國初,先定名為武功縣中學,直屬咸陽行署,後改歸寶雞行署。
1955年,更名武功縣第一初級中學。
1958年,增設高中兩班,改名興平縣武功中學。
1961年,定名為武功縣綠野中學。
文革期間,更迭頻仍,綠中遭受重災。1976年後,方撥亂反正,走上正軌。
1987年秋,撤初中部,成為武功縣綠野高級中學。
2006年12月順利通過省級標準化高中驗收,成為全省第三家獲此殊榮的農村普通高中。 [3] 

綠野高中學校管理

形成一套規範、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學校建立健全了從校長、主管校長、教導處到年級組、備課組、科任教師在內的全方位質量管理負責機構,明確責任,分級管理,相互協作,整體促進。同時,學校在嚴格遵守上級有關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先後補充制定了《教學質量目標獎懲制度》、《教學組織實施細則》等教學質量管理制度。這些制度的實施,保障了教學工作的規範有序、高效運作,對實現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起到了根本保證。學校還建立健全了校園法制安全工作體系,聘請武功派出所所長為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邀請司法部門來校作法制宣傳報告,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注意從細節上落實安全措施,學生課堂考勤節節清,事事清;到校考勤日日清,班班清;校外住宿檢查村村清,人人清。同時,依據相關政策,制定並不斷完善了《學生安全管理制度》、《師生公寓樓管理制度》、《食堂安全衞生制度》等,為學校的安全穩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006年學校被評為“陝西省平安校園”。

綠野高中教研教學

辦公政宿舍教學樓
辦公政宿舍教學樓(3張)
武功縣綠野高中始終把“科研興校、教研興學”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多年來,他們堅持“常規打基礎,科研上台階,實驗出成果,管理出效益”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為主要途徑,廣泛深入開展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學生學法指導等方面的教研教改實驗活動。制定教研工作規劃,完善科研課題管理制度,從課題申報、立項、實施、結題、評審的每個環節進行規範管理。要求每個教師每學年度必須人人有教研課題,人人有科研成果。鼓勵教師積極撰寫科研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交流。學校已申報國家級科研課題2個,省級科研課題2個。由語文教研組承擔的《傳統文化與語文教育》以及由英語教研組承擔的《強化英語閲讀,提升口語能力教學方法探究》兩個科研課題,已分別被中央教科所和陝西省教科所立項批准,各課題組正在認真工作、積極完成之中。有十幾名教師被聘請為市、縣兩級學科專家組成員,直接指導和參與本地教育科研工作。數十名教師的論文分別在國家、省、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交流,對促進地域學校教育科研活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綠野高中校園建設

武功綠野高中還不斷加快校園建設,擴大辦學規模。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將學校劃分為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三大區域,先後建成了教學樓一棟、學生公寓樓三棟、教師辦公樓一棟、科技實驗樓一棟、教師公寓樓一棟等教育教學基礎設施,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校園規劃有序,佈局合理,環境優美。其中科技實驗樓內設有省頒I類標準理、化、生實驗室3個,微機室3個,電子資料室1個,遠程教育接收播放站1個,圖書閲覽室1個,校史展覽室1個。各部室設備齊全,儀器先進,數量充足,在現代化教學中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校園綠化美化硬化建設也獨具特色,平整的操場,高標準的大型舞台,雪白無痕的圍牆,寬敞的水泥大道,生均1.2平方米的綠化面積,使校園寬敞明亮,四季如春。名人畫像,勵志標語,讀書亭,文化廊,擬態石桌凳等新穎的文化設施,更顯人文色彩。校園內的一草一木都發揮着環境育人的作用,陶冶着師生的心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