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房子

(上海建築)

鎖定
綠房子位於上海靜安區銅仁路333號的綠房子於1938年落成,是著名的匈牙利籍建築大師鄔達克在上海完成的最後一件作品,因其建築和圍牆大量採用綠色面磚而得名。
綠房子佔地面積逾500平方米,地上4層高度超過15米,是上海首個引入電梯的私人住宅,古董電梯仍能正常工作。 [1] 
修繕後的綠房子將主要用於辦公及小型學術交流研討,未來也可能闢出一定空間用於相關的展示活動。
中文名
綠房子
落    成
1938年
用    時
3年
地理位置
靜安區銅仁路333號

綠房子建築特色

綠房子設計風格

綠房子位於靜安區銅仁路333號的綠房子耗時3年打造,於1938年落成,是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的代表作。建築佔地面積逾500平方米,地上4層高度超過15米。
值得注意的是該建築是上海首個引入電梯的私人住宅,古董電梯仍能安全工作。

綠房子洞石材料

洞石:因為該石材上有天然的孔洞而被稱為洞石,仍屬高檔裝飾材料。門廳的柱子、樓梯兩側牆面,二樓的過道等由赭石色的進口洞石裝飾,該材質是一種豪華的天然石材,上世紀30年代就大量用於私宅裝飾,可見鄔達克選材上的想像力和主人的財力體現,更顯綠房子的高貴。

綠房子彩牆標誌

彩牆:二、三、四層的房間牆面有不同的標誌色。其中二樓房間牆面是黃色,三樓是藍色,四樓也就是吳同文居住的樓層,則是綠色。據説顏料大王吳同文在抗日戰爭爆發前開發軍綠色顏料,掙到了很多錢,因此他把綠色視為幸運色。

綠房子朝南玻璃

玻璃:綠房子朝南一面,無論是圓形的陽光屋還是其他房間,幾乎無一例外地大量使用了玻璃窗和玻璃移門,牆體所佔比例較少,不僅視野開闊,而且能更多地利用自然採光,與陽光親密接觸。

綠房子鋼質移門

移門:二樓至四樓中,通向陽台的鋼質移門也做得非常巧妙,與我們常用的移門最多隻能開啓一半不同,綠房子的玻璃移門無論是兩扇還是三扇組合,都能夠全部打開。
如果將兩扇移門往一側推到盡頭,正好推入最邊上玻璃門的鋼框內,最邊上的這扇玻璃門則是平開設計,往外一推,這樣三扇玻璃門全部打開。

綠房子通道樓梯

樓梯:上下通道頗具特色,門廳內的主樓梯可以一直通向四樓,房子西側有兩段露天的樓梯,一段是連通一、二樓,另一段連通三、四樓,兩段樓梯並不相連,既便於客人在一樓的娛樂和二樓的聚會餐飲之間上下,也給主人家保留一定的私密性。此外,在房內靠北側還設有較為狹窄的樓梯,供傭人上下。

綠房子住宅電梯

電梯:屬於上海第一部私人住宅電梯。電梯的面積只有半個平方米,可以一次乘坐3個人。電梯內兩側還分別裝有鏡子,方便乘坐電梯的人利用短暫的時間整理衣冠。
電梯四層四站,全機械化牽引,額定載重量400公斤,三道安全防護,其安全係數堪比現代電梯的近十道安全控制。據專家考證,電梯的異形非標荷葉形轎廂設計,加上廳門轎門的弧形連接,國內罕見。

綠房子歷史起源

“顧氏宅第坐落於法租界xx路,為德人鮑氏所設計,宅外壁均由藍色瓷磚砌成,內部裝飾講究,其廚房設備和盥洗裝置全套均由英美進口,在滬上享有‘藍屋’之稱。”
程乃珊作品《藍屋》的原型就在銅仁路333號,外牆並非藍色,而是綠色,所以“老上海”習慣叫它“綠房子”。該建築出自匈牙利著名設計師鄔達克之手,後成顏料大亨吳同文的私邸,曾被冠以“遠東第一豪宅”的美名。
80年的滄桑,綠房子更換了幾任主人,逐漸有了破損。作為綠房子的業主,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時1年多完成修繕,讓它恢復最初的樣子。本週六,綠房子將首次對外開放。
為8塊玻璃尋遍上海灘
1938年建成的綠房子經歷過多次裝修。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蘇功洲表示,此次修繕遵循原真性保護原則,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現建築,只有損壞的非替換不可的地方才會更換。他指着四樓房間內的牆面説:“為了看到原本的綠色,修繕時將表面的一層層後來塗上去的顏料颳去,並且根據這種綠顏色再重新塗裝。”
此次作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復原性修繕,對綠房子的外牆釉面磚、鋼製門窗、圍牆、洞石、窄木地板、室內牆面顏色、軟木層、漫射玻璃、近代電梯、弧形踢腳磚等項目進行了徹底修復,並對二層南側原餐廳和原書房進行了風格性修繕還原。

綠房子修繕過程

綠房子因其建築和圍牆大量採用綠色面磚而得名,修繕中發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面磚必須更換,但這種產於上世紀30年代的材料早已在市場上消失。為了儘量與原先的牆磚保持一致,又能顯出滄桑感,這次專門請國家級陶藝大師費時六個月研製,採用宜興陶土經手工成坯、晾乾、排列、上釉色等十幾道工序最後燒製而成。主要的綠、黃兩色系分別制有四至七種漸變顏色,根據原面磚褪色程度進行修補,以逼真還原綠房子的歷史風貌。施工共使用了包括豎向陽角磚、130度角磚等各種特殊規格面磚十多萬片。
綠房子的主立面東側轉角設計為圓形,遠看猶如一艘郵輪,而頭等艙就是四樓東南角吳同文的卧室,卧室與一個直徑5.4米、層高4米的整圓陽光屋連通。陽光屋半圓臨街,內側沿着圓形採用飄窗設計,尤其是頂棚12塊進口的淡綠色漫透光壓花玻璃,使烈陽被柔化後漫射進屋。“這次補的8塊新玻璃,找遍上海算是最接近原來功能的,但透光效果與原先相比還是有差距。”蘇功洲不無遺憾地表示。優秀歷史建築修繕的目的更多是為了今後的使用,修繕中新增了屋頂綠化、三樓北露台鋼架玻璃棚等項目,補充了現代化的暖通設施,燈光照明系統,原先的單層玻璃也由雙層中空玻璃取代。
“當然,這樣的增補和變化也是有原則的。”蘇功洲表示,前提是不能改變其基本格局和重點保護部位,而且改動的部分也是可拆除的。修繕後的綠房子將主要作為辦公及小型學術交流研討使用,將來也有可能會闢出一定空間用於相關的展示活動,向預約的觀眾開放。

綠房子功能佈局

保險箱首次被發現:綠房子是鄔達克設計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代表之一,設施齊全,功能佈局合理。據説綠房子建成後,鄔達克向顏料大亨吳同文表示,這個建築即使在100年後也不會落伍。建築內的古老電梯曾名噪一時,因為它是上海私宅中第一次設置使用電梯。前來維修的電梯廠商曾提出免費安裝一台新電梯與這台老電梯交換,但被婉拒。如今,這台電梯經過鑑定後,獲取了《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合格證》,一舉成為全國最老並具備良好原始性能的可用電梯,“這台電梯可謂碩果僅存。”
綠房子內還有一處頗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保險箱。在修繕前相關人員就聽説了有保險箱,但不知身藏何處,隨着附着物的拆除,深藏在二樓北側書房東北角壁龕後面的保險箱被發現。之後,工作人員請來了老鎖匠重啓密碼打開保險箱門後,才發現裏面竟然是用混凝土澆築的一人多高的大箱體,尺寸為1.6米×0.5米×2米,其實這是個暗室型保險庫。關於綠房子的設計圖紙也有傳説,一説是吳同文買斷了鄔達克的設計圖紙,另一個則是設計圖紙被鄔達克鎖進了保險箱,最後銷燬了。
“其實,設計圖紙至少有一套會被保留下來,當時工部局對建築圖紙也是要審核、存檔的,而這次修繕就是依據了保存在上海城建檔案館內的設計圖紙。”蘇功洲表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