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法通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經濟法通論》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邱本。本書對經濟法的社會基礎、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進行了深入分析。
中文名
經濟法通論
作    者
邱本
類    別
經濟法類圖書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11月0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40159288

經濟法通論內容簡介

《經濟法通論》從中抽象概括出經濟法的基礎為自由競爭與秩序調控,進而把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界定為市場競爭關係和宏觀調控關係,並在此基礎上,主要圍繞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體系、關係和屬性構建了一套經濟法的基本原理、然後根據這些原理,同時結合相關法律規定,論析了由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構成的市場競爭法和由計劃法、財政法、金融法和產業政策法構成的宏觀調控法這兩個經濟性的核心篇章。 [1] 

經濟法通論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編 經濟法總論
第一章 經濟法的基礎
第一節 經濟法的社會基礎
第二節 經濟法的經濟基礎
第三節 經濟法的政治基礎
第二章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第一節 經濟法調整對象的重要性
第二節 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立足點
第三節 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界定
第三章 經濟法的體系
第一節 經濟法體系建立的根據、條件和標準
第二節 市場競爭法
第三節 宏觀調控法
第四節 經濟法的地位
第四章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市場競爭原則
第二節 宏觀調控原則
第五章 經濟法關係
第一節 經濟法主體
第二節 經濟法權力
第六章 經濟法的屬性
第一節 經濟法以社會公共性為本位
第二節 經濟法以確認和規範國家干預為特徵
第三節 經濟法屬於社會法
第二編 市場競爭法
第七章 市場競爭法的基礎
第一節 市場競爭法的根源
第二節 市場競爭法的特徵
第三節 市場競爭法的調整方法
第四節 市場競爭法的構成
第五節 市場競爭法的功能
第八章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一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緣起
第二節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定
第三節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
第四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
第九章 反壟斷法
第一節 競爭模式
第二節 相關市場
第三節 基本原則
第四節 主要方法
第五節 反壟斷規制
第六節 反限制競爭協議規制
第七節 企業合併規制
第八節 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制
第九節 反壟斷法的適用
第三編 宏觀調控法
第十章 宏觀調控法的基礎
第一節 宏觀調控法的必要性
第二節 宏觀調控法的特徵
第三節 宏觀調控法的調整方法
第四節 宏觀調控法的構成及功能
第十一章 計劃法
第一節 計劃的性質
第二節 計劃法的概念
第三節 計劃法的內容
第十二章 財政法
第一節 財政
第二節 財政法概述
第三節 預算法
第四節 税法
第五節 國債法
第十三章 金融法
第一節 貨幣
第二節 中央銀行
第三節 貨幣政策
第四節 金融監管
第五節 中央銀行的公共職能
第十四章 產業政策法
第一節 產業
第二節 產業政策
第三節 產業政策法的規定性
第四節 產業政策法的主要內容
第五節 產業政策法的制定和實施
跋:為經濟法學的科學化而努力

經濟法通論前言

《經濟法通論》這門課程,我不記得自己講過多少次了,但我記得每次講課時,學生都會問有沒有好的教材,給他們推薦一兩本。對此,我總是難以回答。
我之所以難以回答,是因為自己作為圈內人,知道經濟法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尚待完善,無論哪本教材恐怕都難以滿足學生的期許,因而不敢妄加推薦。不過倒是使我注意到教材的重要性,促使我去思考何謂教材,並企圖寫一本教材。
一切教育都離不開教師和教材。教師是教材之母,教材總是教師寫出來的,沒有教師哪有教材。但再優秀盡職盡責的教師也替代不了教材甚至不如教材,因為教師沒有三頭六臂,不能時刻面對所有學生。與教師相比,只有教材才能與學生形影不離,朝夕相處,相濡以沫,才是真正的良師益友。從這個角度説,教材重要於教師,教師是活的教材,不能成為活教材或者説不能寫出好教材的教師也許不能稱為良師。教材是教師的複製和擴大,是教師手腳的延伸,基於此,我認為一切教育都應從教材開始,並以教材為重。
教材,是教書育人之材,是教育之本,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自然也就要以教材為本。教材是教師教授的藍本,是學生學習的範本,還是考試的標準,堪稱教學的“聖經”。教材的這一性質,要求教材是該學科知識的精粹,思想的概括,文化的傳承,真理的化身,應得到普遍的公認,具有經典性,教材應是書之精華,書之皇冠。非如此,不足以為教材,教材不能濫竽充數,那樣的教材,拿來教人只會害了別人。
教材是學生的必讀書,是學生讀得最多,信得最深,影響最廣的書本,沒有哪本書像教材那樣對人影響深遠,甚至文化教育對人的影響也在於教材對學生的影響。教材是學生的精神食糧,好的教材營養豐富,使人身心發達;壞的教材營養不良,使人身心孱弱,教材的質量影響學生素質進而影響民族素質,影響千秋大業。人才培養關鍵在於教材建設,學科是否完善、教育是否完善就看教材是否完善,教材是學科完善、教育完善與否的重要標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