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

鎖定
經濟地域運動的載體:人和工具
經濟地域運動的內容包括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
經濟地域運動:人類經濟活動遵循一定軌跡,頻繁地進行地域流動傳輸與組合的過程。
中文名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
所屬學科
區域經濟地理學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基本要素

經濟地域運動的載體:人和工具
經濟地域運動的內容包括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
經濟地域運動:人類經濟活動遵循一定軌跡,頻繁地進行地域流動傳輸與組合的過程。
  1. 基礎要素:土地與建築
  2. 人口與勞動力要素:人口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
  3. 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要素:是經濟地域運動中物質流動量最大的兩個要素。
  4. 資金要素
  5. 科技要素
  6. 信息與管理
  7. 文化觀念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地域組合形式

新特點:
  1. 非物質要素的流動速度明顯加快
  2. 物質要素與非物質要素的組合出現了新形式,如高技術園區、現代物流園區、跨國公司、循環經濟園區等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主要影響

影響因素
  1. 生產力是經濟地域運動的總動力
  2. 地域間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的差異以及由此導致的地域分工,是產生經濟地域運動的直接原因
  3. 區域引力與斥力(即極化與擴散)是產生經濟地域運動的具體原因
  4. 經濟利益是經濟地域運動的驅動力
制約與障礙因素
  1. 自然條件的阻礙
  2. 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影響與阻礙
  3. 流動載體的阻礙
  4. 行政區劃的限制
  5. 體制、政策、法律等阻撓正常的物質流動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運動規律

  1. 非均衡運動是經濟地域運動的總規律經濟地域運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由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技術條件的地域差異所造成的。
  2. 集中與分散規律當一個地區有便捷的交通條件,或有動力中心,或有一個現代企業,如果要素向其集中,可減少成本(工資、運費、其他費用),增加產出和增加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向心力則起主要作用。這種力的作用下,經濟運動與經濟要素的運動則以集中為主導方向,產生聚集效應(極化效益)。相反,在一定地域內,當離心力大於向心力時,經濟運動與經濟要素的運動就會以向外擴散為其主導方向併產生擴散效益。擴散形式:墨跡擴散、等級擴散、跳躍擴散、隨即擴散等。增長極:高度集聚的核心城市。
  3. 梯度推移規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都由點到面、不斷鋪開,從地域上不斷向前推進。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地理梯度、經濟梯度、技術梯度所造成的。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演進規律

  1. 要素流動演替規律:自然資源與基礎要素(土地、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勞動力,資金、熟練勞動力和區位交通條件,資金、科技、人才,科技等的發展模式。
  2. 產業結構不斷高級化規律
  3. 區域發展階段演進規律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基本內涵

  1. 經濟地域是指人類活動與具體時空條件緊密結合而形成的相對完整的地理空間。
  2. 經濟地域與人文地域和自然地域有着十分緊密的聯繫。
  3. 經濟地域是指綜合性的地域,充分體現了地域性、綜合性和區域相對完整性的特點。
  4. 經濟地域是具有特定功能、結構和類型的經濟有機體。
  5. 經濟地域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與其他經濟地域相互聯繫與互為作用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
  6. 經濟地域是經濟地域系統的基本細胞,所有經濟地域系統的各種地域組織形式都是由基本細胞分化組合而成的。
  7. 經濟地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勞動地域分工和經濟地域運動的結果。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組成要素

  1. 經濟地域形成發展的條件包括自然、經濟和社會人文三個方面或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物質基礎)、人口與勞動力和科技條件(勞動力保障與動力源泉)、位置與交通信息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五個方面。
  2. 經濟地域的主要物質內容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第三產業諸多的企業和產業部門組成。
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一切能為人類所利用(在生產和生活各方面)的自然物質要素。
俠義的自然條件:除去自然資源以外的所有影響產業分佈和經濟地域形成、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自然條件資源

  1. 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是經濟地域形成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是經濟地域形成發展的內在因素。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勞動力、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科學技術組成;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是人類經濟活動的內在因素。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是經濟地域形成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
  2. 自然條件、自然資源與地域產業結構。依據自然資源的賦存情況和特點,經濟地域可以分為資源型、資源-加工混合型和加工型。
  3. 自然條件、自然資源與地域空間結構。
  4. 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結構

經濟地域額產業結構
經濟地域的產業結構分類:
  1. 我國第一、二、三產業
  2. 國際上分為A~Q17個部門
  3. 按資源密集程度分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
經濟地域的空間結構
經濟地域的空間結構包括核心(中心城市)、外圍地域(包括廣大農村和許多中小城鎮)、網絡(交通運輸、電力運輸、管道運輸、通信信息傳輸)。
經濟地域的共同屬性
  1. 社會經濟屬性
  2. 經濟地域的時空統一性
  3. 經濟地域的系統性
  4. 經濟地域的層次性
  5. 經濟地域的開放性
  6. 經濟地域發展的週期性
  7. 經濟地域類型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