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絹絲麗蚌

鎖定
絹絲麗蚌(學名:Lamprotula fibrosa Heude, 1877)為蚌科麗蚌屬的動物,俗名老窩子、坨子、肋紋麗蚌,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一般生活於水深、冬季不幹枯的湖泊河流以及泥底或沙泥底。絹絲麗蚌貝殼殼厚、堅硬和皎白,是製作珠核的特優材料,淡水生物,可廣泛地進行移植、增殖和養殖。
中文名
絹絲麗蚌
拉丁學名
Lamprotula fibrosa
別    名
老窩子
坨子
肋紋麗蚌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4]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瓣鰓綱
蚌目
蚌科
麗蚌屬
絹絲麗蚌
亞    綱
古異齒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
Heude, 1877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絹絲麗蚌物種學史

絹絲麗蚌(Lamprotula fibrosa Heude),隸屬於軟體動物門瓣鰓綱古異齒亞綱蚌目蚌科麗蚌屬,為中國特有淡水經濟蚌類。其貝殼殼厚、堅硬和皎白,是製作珠核的特優材料,亦是製造可溶性鈣粉和珍珠粉的優質原料,因而經濟價值極高。在中國淡水水域中可廣泛地進行移植、增殖和養殖。

絹絲麗蚌棲息環境

一般生活於水深、冬季不幹枯的湖泊河流以及泥底或沙泥底。

絹絲麗蚌生活習性

絹絲麗蚌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一帶的湖泊、水庫、河流及溝渠中,要求有淤泥或泥沙,靜、流水和有無水草均可。近些年來,由於國內外市場對珠核需求量的 增加,無計劃的濫捕,導致絹絲麗蚌資源急劇減少,有些湖泊等水體中絹絲麗蚌資源面臨滅絕或者已經枯竭。為了拯救我國的這一特有特種水產動物,讓其發揮產業 化經濟效益作用,必須研究絹絲麗蚌的生物學、生態學、增殖技術和苗種繁育及其捕撈方法。
絹絲麗蚌生活在水體的底部,絲毫不與其他水生經濟動物爭奪生存空間和餌料生物,移植、增殖和養殖它具有增加水體產量、挖掘水體生產潛力和增加經濟效益的作用。
絹絲麗蚌主要以底層的浮游植物為食,其次為有機碎屑。
生態條件適宜時,絹絲麗蚌生長3-5年,即可製作珠核、可溶性鈣粉和珍珠粉等。 [5] 

絹絲麗蚌分佈範圍

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絹絲麗蚌繁殖方式

絹絲麗蚌的繁殖期為10月至翌年元月;10月中旬為排放精子、卵子盛期和妊娠盛期。胚胎髮育時間為40-60天。12月至翌年元月為成熟鈎介幼蟲排 放期。絹絲麗蚌性成熟年齡為4-5齡,性成熟後一年一個生殖週期,一次產卵類型。雌蚌兩片外鰓為育兒囊。鈎介幼蟲呈亞三角形,具殼鈎和鉸合線端部足絲與足絲窩。鈎介幼蟲排放體外可存活28天,排放15天后仍具寄生能力。鈎介幼蟲寄生變態發育時間為90-120天。

絹絲麗蚌養殖技術

絹絲麗蚌引種與移植有二條途徑,一是引進成熟的親蚌,二是購買1-3cm的幼蚌。引種與移植的成功率可達100%。
當引種與移植的絹絲麗蚌經3-5年生長後,即可制定捕撈計劃和資源保護措施。一般説來,應建立十分之一水體絹絲麗蚌資源保護區1-3個。每年12月至翌年2月,用網具將保護區圍住,並將鰱、鱅、草魚等家魚魚種投放其中,使保護區內絹絲麗蚌排放的鈎介幼蟲寄生在這些魚種的鰓等部位之上,做到自然增殖與人工增殖相結合,保證水體中絹絲麗蚌最大持續資源量。絹絲麗蚌合理捕撈規格為5-7cm,嚴禁將幼蚌捕撈起水。絹絲麗蚌合理捕撈時間為12月至翌年元月份,此間,一方面水位較低,十分利於捕撈。另一方面,此時正是成熟鈎介幼蟲排放期,可在室內進行人工寄生鈎介幼蟲放流和繁育幼蚌放流,既可獲得最大持續漁獲量,又可獲得資源量的補充。

絹絲麗蚌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絹絲麗蚌經濟意義

在本世紀六十年代,劉月英等 (1965)報道了絹絲麗蚌可用於製造珠核等用途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七十年代(1979)將其歸納於《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軟件動物》一書中。八十年 代,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提出對絹絲麗蚌資源進行保護和增殖。九十年代,湖北省科委二度列入重點攻關項目予以資助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絹絲麗蚌殼重約佔體 重的80%,顯示其殼厚。絹絲麗蚌珍珠層厚度約佔整殼厚度的83%,顯示其核心體珍珠層的意義和作用。絹絲麗蚌貝殼硬度好,不易破碎,特別適宜於機械加工 珠核工藝流程。絹絲麗蚌皎白如玉,在麗蚌屬中首屈一指。這些優勢充分説明了絹絲麗蚌不僅是製作有核珍珠業中珠核的優質材料,而且也是製造可溶性鈣粉、珍珠 粉和似珍珠項鍊、手鍊等首飾、裝飾品的優質原料。珠核主銷國外市場,國內銷售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地區。可溶性鈣粉、珍珠粉和首飾、裝飾品廣銷國內外市場。 因此,絹絲麗蚌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絹絲麗蚌發展產業

絹絲麗蚌可製作珠核、可溶性鈣粉、珍珠粉和似珍珠項鍊等首飾、裝飾品,具有多種用途,其推廣應用前景廣闊。規模化移植、增殖和養殖絹絲麗蚌,走發展 絹絲麗蚌產業化的道路,必將帶動與之相關的捕撈行業、機械加工行業、商品營銷行業等產業的形成,可安排一批下崗職工和待業人員就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可以預料,在今後的5-10年內,移植、增殖和養殖絹絲麗蚌的漁業單位或地區,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 
清代絹絲麗蚌珍珠貝殼浮雕

絹絲麗蚌營養價值

絹絲麗蚌軟體部分中斧足粗蛋白質含量為74.3%(幹基),幹物質中水解氨基酸總量為57.0%,其中必需氨基酸為20.98%,佔氨基酸總量的36.81%,氨基酸價為79.7,第一限制氨基酸為纈氨酸;軟體部分中外套膜與內臟團混合物粗蛋白質含量為37.2%(幹基),幹物質中水解氨基酸總量為30.9%,其中必需氨基酸為11.39%,佔氨基酸總量的36.86%,灰分含量為17.32%(幹基),富含礦物質;軟體部分粗脂肪含量較低,絹絲麗蚌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蚌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