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蚌科

鎖定
蚌科Unionidae,雙殼綱蚌目的一科。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肉可食,也適作魚類、禽類的餌料和家禽、家畜的飼料。我國常見的蚌科動物有10餘種,如褶紋冠蚌三角帆蚌背角無齒蚌、背瘤麗蚌、圓頂珠蚌等。 [1] 
中文學名
蚌科
拉丁學名
Unionidae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亞    綱
古異齒亞綱
蚌目
蚌科
分佈區域
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

蚌科簡介

蚌科動物
蚌科動物(5張)
蚌科(Unionidae)屬於軟體動物門(Mollusca),雙殼綱(Bivalvia),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是淡水生態系統中大型的底棲動物之一,也是受到威脅最嚴重的生物類羣之一,它們分佈於全世界各地,全球有142屬600多種,其中北美和亞洲種類較多。由於其生態學、經濟上的重要性,以及其複雜的生活史和種羣數量急劇下降的現象引起了動物生態學家、分類學家、保護生物學家、貝類學家和遺傳學家的廣泛興趣。中國蚌科物種豐富,以往物種的鑑定及種上階元的分類主要依據貝殼的形態特徵,由於貝殼的形態特徵往往會隨着環境變化而有差異,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而容易導致分類上的混亂,一些物種的分類地位也需進一步研究。 [1] 
我國常見的蚌科動物有10餘種。如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 、三角帆蚌Hy -riopsis cumingii Lea、背角無齒蚌Anodonta woodiana Lea、背瘤麗蚌Lamprotula leai(Gr -ay)、圓頂珠蚌Unio douglasiae (Gray)等動物的貝殼可作中藥珍珠母,其中褶紋冠蚌、三角帆蚌、背角無齒蚌等體內得到的顆粒狀珍珠亦可藥用。 [1] 

蚌科基本構造

河蚌殼形多變化,具有左右對稱的兩片蚌殼,殼頂部刻紋常為同心圓型或折線型,但多少有些退化。其化學成分主要是碳酸鈣和少量的殼基質(或稱貝殼素),起保護柔軟身體的作用。緊貼在蚌殼內兩個軟而薄且包裹住內臟團的膜叫外套膜。外套膜由內、外兩層表皮和中間的結締組織及少數肌纖維組成。靠近內臟的一側為內表皮,貼殼的一側為外表皮,外表皮具有分泌珍珠質形成珍珠的機能。又可將外套膜分為邊緣膜和中央膜。邊緣膜指位於外套痕以外的膜,較厚實,細胞小片是採用邊緣膜的外表皮製取的。中央膜指位於外套痕以內的膜,製取好的小片就插送在中央膜內外表皮之間的結締組織中。蚌體腹面的一個斧狀肌肉質突起,稱為斧足,是河蚌的運動器官。
鉸合部變化大,有時具擬主齒。具1外韌帶。鰓葉間隔膜完好,並與鰓絲平行排列,外鰓的外葉後部與外套膜癒合,有鰓水管。鰓與肛門的開口以隔膜完全區分。幼蟲經過鈎介蟲期。淡水產。 [1] 

蚌科生活習性

在自然環境中河蚌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與河流的水底,是用鰓呼吸的軟體動物。目前,我國廣泛用於育珠生產的河蚌主要為三角帆蚌褶紋冠蚌
棲息習性 :不同種類的育珠蚌對棲息環境的要求不同。三角帆蚌喜水質清、水流急、底質較硬、pH值為7-8的泥砂水域;褶紋冠蚌喜在水流緩慢或靜水的淤泥、pH值為5-9的較肥水域中生活。
攝食習性:三角帆蚌主要攝食易被消化的硅藻;褶紋冠蚌食性稍廣些,主要濾食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攝食量的大小取決於水中餌料生物的密度和水的流動性。
行動和禦敵 :河蚌的運動緩慢。每分鐘只前進數釐米,其禦敵方式有2種:一種是閉殼;另一種是分泌珍珠質包裹住異物形成珍珠。

蚌科蚌科貝殼結構

貝殼的構造一般分為三層:最外層為皮層(perioslracum),僅由貝殼素(conehiolin)構成;中間為殼屠或稜柱層(prismatic layer),由角柱狀的方解石(calcite)或蕺石(aragonite)構成;內層為珍珠層(ilaereous layer)。隨着動物的生長稜柱層逐漸擴大,但並不增加厚度
對10種蚌貝殼稜柱層、珍珠層細微結構觀察表明,稜柱層的厚度在各類羣中是相對穩定的。無齒蚌亞科的種類稜柱層薄,珠蚌亞科大多數種類稜柱層厚度中等,而珠蚌亞科中的麗蚌則厚。許多證據表明,麗蚌是一類較為特化的類羣。也有學者將其與北美的Quadrala屬一起放在Quadralinae亞科。貝殼稜柱層的厚度也表明,麗蚌與珠蚌亞科其它屬有明顯差異。有趣的是絹絲尖麗蚌和環帶尖麗蚌貝殼的形態和麗蚌屬極為相似.以往認為屬麗蚌屬,但從稜柱層的厚度看,與麗蚌屬相距甚遠,而與珠蚌亞科其它屬較為一致。這也是絹絲尖麗蚌並非麗蚌屬的又一證據。
珍珠層的結構在各個種之間也表現出多樣性,其“磚塊”狀結構的大小、排列方式等隨種類而異。儘管這些特徵在各個屬間並不一致,但在種的鑑別上很可能是有價值的。因此對更多的種類進行觀察比較是必要的。 [2] 

蚌科蚌科物種

蚌科褶紋冠蚌

褶紋冠蚌別稱雞冠蚌、湖蚌、綿蚌、水蚌等,為蚌科冠蚌屬淡水底棲貝類。殼厚而大,殼質堅硬而膨突,外形略似不等邊三角形,個體一般比三角蚌大。前部短而低,前背緣冠突不明顯;殼後部長而扁,後背緣向上斜出伸展成大形的冠,成年蚌的冠易破碎。殼後背部自殼頂起向後有10餘條逐漸粗大的縱肋。殼表面呈黃綠色至黑褐色。鉸合部強大,韌帶粗壯。
殼內平滑,珍珠層具有美麗的光澤。該蚌具有很多良好培育珍珠的性狀。不僅操作簡便,且育珠率高,培育出的珍珠質量好。
中國沿海習見,一般棲息於淡水、緩流及靜水水域的湖泊、河流以及溝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裏,耐污水和低氧能力較強,日本、前蘇聯地區、越南也都有分佈。

蚌科三角帆蚌

三角帆蚌俗稱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等,屬瓣鰓綱蚌科帆蚌屬淡水雙殼類軟體動物。
貝殼大而扁平,外形略呈不等邊三角形。殼質堅硬而厚實,有較發達的鉸合齒,殼面呈黑褐色帶綠框黃褐色,有明顯的生長輪脈。殼頂低而平坦,位於殼前方。殼頂處有皺紋,後背部有數條由結節突起組成的斜肋。後背緣向上突起形成一個帆狀的後翼。此翼脆弱易碎,成年蚌的後翼常殘缺不全。珍珠層厚,光澤強。鉸合部發達,左殼有2枚側齒,右殼有2枚擬主齒和1枚側齒。雌雄異體。
廣泛分佈於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國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佈較多。

蚌科背角無齒蚌

背角無齒蚌別稱菜蚌、河蚌、湖蚌、蚌殼、無齒蚌、圓蚌等,是蚌科無齒蚌屬的一種。
殼長達20釐米,呈有角突的卵圓形,前端圓,後端略呈斜截形。殼薄,微膨脹,殼面平滑,生長線細,3條肋脈。無鉸合齒。
我國各地江河、湖沼中均有分佈。肉可食,也適作魚類、禽類的餌料和家禽、家畜的飼料。有的地區用為淡水育珠蚌,但珍珠的質量次於三角帆蚌及褶紋冠蚌所育的珍珠。殼可入藥。

蚌科背瘤麗蚌

背瘤麗蚌別稱麻皮蚌、麻歪歪等。
喜生活於水深、水流較急的河流及其相通的湖泊內,底質較硬,多為沙底、有卵石的沙底或泥沙底,有的個體生活在岩石縫中。幼蚌較成蚌行動靈活,往往在水域沿岸帶可採到幼蚌,而成蚌則在水深處方能採到。餌料為矽藻、原生動物、單鞭毛藻類及有機物碎屑等。
分佈於我國河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及廣西等地,特別在長江中、下游流域的大型、中型湖泊及河流內,產量高。

蚌科圓頂珠蚌

圓頂珠蚌為蚌科珠蚌屬的動物,俗名田刀、蛤蜊、蚌蛤、杜氏蚌。貝殼中等大小,殼質較薄,但堅硬,外形呈長橢圓形,長度大於高度的2倍,貝殼兩側不對稱,殼前部短而圓,後不伸長,末端稍窄扁。背緣略彎曲,後背緣長,稍彎,後部與腹緣相連略成不明顯的鈍角。背緣與腹緣接近平行,殼頂部大,略突出於背部,位於殼前部、殼長的1/3~1/4處,殼面生長線粗大,呈同心圓狀。殼頂及其附近具有顆粒狀突起和長條突起,但成體的殼頂常被腐蝕,不易看出顆粒的分佈。殼面呈黑褐色或黑色,幼殼多呈黃綠色、綠色或灰褐色。
分佈於四川、重慶、遼寧的遼陽平原地區。

蚌科珍珠蚌

珍珠蚌又稱珠母珍珠蚌,俗稱蛤蜊。因其多產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殼大、厚而堅實,呈長橢圓形。殼長可達180毫米,殼高70毫米,殼寬40毫米。兩殼膨大,殼面深褐色,或近黑色,並布有帶光澤的斑,生活於河流及小溪中。
在我國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等省,在大連的部分河段中也有一定數量的分佈。日本和前蘇聯地區也有分佈並均育出淡水珍珠。

蚌科大河蚌

大河蚌又名肥袖珍真珠蚌,屬於瓣鰓綱蚌科軟體動物,是美國特有的一種淡水蚌。
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等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正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保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