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給力

(網絡流行語)

鎖定
給力是一個網絡流行語,一般表示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的含義。因日本搞笑動畫《西遊記:旅程的終點》漢語配音版中,白客所配角色——悟空的一句台詞:“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師”而流行。在2010年世界盃期間,“給力”開始成為網絡熱門詞彙。 [2-3]  [5] 
據百度指數數據分析平台顯示,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月2日,“給力”的整體關鍵詞搜索指數為40599。 [7] 
中文名
給力
含    義
表示有幫助、給面子,激勵鼓舞
拼    音
gěilì
流行時間
2010年
屬    性
網絡流行語
詞    性
動詞、形容詞

給力詞語來源

“給力”最早見於北齊魏收 (公元506年—公元572年)所著的《魏書》卷十一《前廢帝廣陵王紀》:“詔員外諫議大夫、步兵校尉、奉車都尉、羽林監、給事中、積射將軍、奉朝請、殿中將軍、宮門僕射、殿中司馬督、治禮郎十一官,得俸而不給力,老合外選者,依常格,其未老欲外選者,聽解。”距今已經1400多年。據《臨高縣誌》記載,“給力”在海南省臨高話中已使用了700多年。 [9] 
“給力”是臨高地區方言。在海南省臨高縣, 過年時大人們勸阻小孩子打架時,常對着打人的小孩説 “你給力小弟弟了,你就長不大了”。這句話的意思是 “你打那個小弟弟 ,你的力量就給他了,你也就長不大了”。據考證, “給力”在臨高話中已使用七百餘年。 [2] 
“給力”一詞是從閩南話演變過來的。用潮汕話 (潮州汕頭地區方言,與閩南話很接近 )“夠力 ”來解釋 “給力 ”就一 目瞭然了。而潮汕話 “夠力”,大意為足夠的力度,達到預期的目的。 [2] 
“給力”一詞在網絡上走紅是源於日本搞笑動漫 《西遊記:旅程的終點》的中文版配音。畫面一開始,師徒三人 (動畫設定為八戒先去了)歷經磨難到達天竺後,卻發現所謂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書 “天竺” 二字。弄得師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無抱怨地説: “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 [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講師高海波博士透露:經他考證,“給力”是中國古代官府給官員支付薪酬的一種方式,即以力役的形式向官員支付薪俸。具體而言,就是朝廷根據官員的等級,撥給數量不等的勞役,為官員免費耕種田地或提供家政服務。在劉國新編撰的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政治制度辭典(1990年版)》中,就有“職官給力制度”詞條。
高博士介紹説,秦漢以來,歷代朝廷都制定法律規定,百姓除納糧外,成年男子必須為朝廷服力役和兵役。服力役的百姓,有“力”“事力”“吏力”“力人”等不同叫法。所以朝廷向官員供給勞役就叫做“給力”。即使在力役制度取消後,朝廷仍然按給力人數,折成錢糧後然後支付給官員,這筆費用往往超過官員的工資。 [6] 

給力流行背景

據《揚子晚報》報道,按照百度搜索提供的結果顯示,僅僅在進入2010年11月以來的10多天裏,標題裏含有“給力”一詞的新聞條數竟然有600多條。 [1] 
最初的火熱源於日本搞笑動畫《西遊記:旅程的終點》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而後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期間,“給力”則正式成為了網絡熱門詞彙。
2010年11月10日,“給力”出現在《人民日報》頭版標題中《江蘇給力“文化強省”》。
根據“不給力”一詞生造的英語單詞“ungeilivable”更是登陸了美國的《紐約時報》。 [1] 
而將“給力”這個詞發揚光大的是原來遼寧衞視的綜藝節目,2010年黑龍江衞視的《愛笑會議室》的一個小品《007》中由張一鳴飾演的007向由張子棟飾演的博士來要裝備,因為此小品情節很是搞笑,而給力這個詞也因為這個小品成為了中國網民的口頭禪! [1] 

給力詞語應用

給力詞性應用

  • 作形容詞
精彩,帶勁,十分滿意。如:“這塊蛋糕真好吃,很給力嘛!““可愛的釣魚零錢包,十分給力。或形容某一事物或現象給人以強烈刺激,或令人精神為之振奮。如:“這個視頻實在給力!“將“給力“作為形容詞用,且由“給予力氣(身體方面)“虛化為“給予力量、衝擊力(精神,感官方面)”,這是“給力”這個詞在網絡上的普遍用法,並且在進入日常的語吉生活後,這也是該詞最主流的用法。 [5] 
  • 動詞
給予支持,提供幫助。如:江蘇“給力“文化強省。這則新聞標題中的“給力”作為及物動詞,有“給予支持““之意,該新聞標題可以理解為“江蘇省加大力度,提供支持,努力建設文化強省”。 [5] 

給力自身構型

“給力”作為一個雙音節詞,順應了現代漢語構詞的一個主流趨勢。“給力”作為一個雙音節詞,相對於和它的意思類似的三音節形容詞詞組“有意思”“很帶勁”來説,形式上更加簡潔,而相對於和它類似的單音節形容詞,如“牛、酷、棒、好”,發音又會更加順口。另外,在人們使用過程中,“給力”並不是等同於一般的“有意思”和一般的“棒”,而是“很牛、很棒、很有意思”,在程度上更加深入,感情義也表達得更加深切。因此,人們就自然而然地摒棄了以前的大眾詞彙,轉而使用更加順口而又生動形象的“給力”這樣的雙音節詞來傳情達義。 [1] 

給力引用示例

  • 衍生句子
軍裝外套今冬最“給力”。《羊城晚報》
中部“納斯達克”丹盤很給力《河南商報》
東南勁爆榜何潤東攜手張佑赫成最給力另呈。《中國日報》 [2] 
江蘇給力“文化強省”。《人民日報》
中石油“給力”五大描施力保甘肅汕品供應。《西部商報》
江蘇公推公選給力“陽光權力”。《南京晨報》
央行給力貨幣政策名義寬鬆實轉緊縮。《重慶晨報》
包括網絡熱字,熱詞和熱語在內的流行語正“給力”人們的現實生活。《文匯報》 [8] 

給力社會影響

  • 上《人民日報》
網絡熱詞“給力”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標題《江蘇給力“文化強省”》讓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嚴肅嚴謹著稱的《人民日報》採用如此“潮”的標題,立刻引發如潮熱議。有網友將這一標題截圖發佈在微博上後,網友紛紛大呼“標題給力”。 [3] 
  • 網絡熱詞上黨報
這篇文章引題為“改革攻堅迸發動力政策創新激發活力厚積薄發釋放能力”,文章約3200多字,主要以上面三個方面為經驗介紹了江蘇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華麗轉變。與很“潮”的標題相比,文章中並沒有提到“給力”這個詞。 [3] 
  • 上《紐約時報》
文章説,“給力”在中國網絡中意味着“酷”“真棒”或者“爽”,在很多媒體報道和網絡交談中被頻繁使用。單從漢語語法角度來看,“給力”代表“給予力量”的意思,但現在它儼然已經成了中國網絡形容“真棒”最合適的詞了。 [4] 
給力 給力

給力榮譽表彰

2010年,“給力”一詞獲“2010十大網絡流行語”。
2010年,“ 給力”登上《人民日報》頭版獲“2010十大文化事件“。 [3] 

給力社會評價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頤武認為,《人民日報》作為國家“第一官媒”代表,能夠讓網絡熱詞登上頭版頭條的新聞標題,已折射出了其突破性意義,是官方親近網民、對民意“給力”的側面反映和真實體現。無疑,這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是現階段中國政府提出走進基層、貼近民生這一重大舉措的切實表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