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結腸內阿米巴

鎖定
結腸內阿米巴(Entamoeba coli Grassi,1879)是人體腸道最常見的共棲原蟲,不致病。胞質呈顆粒狀,內外質不分明,活動遲緩。內質含大量細菌、酵母菌及澱粉粒等食物泡,但不含紅細胞。具有鑑別意義的核,經鐵素木素染色後可見核周染粒粗細不勻,排列不齊,核仁稍大,經常偏位。呈世界性分佈,在我國與溶組織內阿米巴平行分佈,感染率高於後者。發現結腸內阿米巴時有必要繼續尋找痢疾阿米巴
中文名
結腸內阿米巴
外文名
Entamoeba coli Grassi
釋    義
人體腸道最常見的非致病阿米巴
學    科
生命科學
滋養體直徑
20~50μm
分    佈
呈世界性分佈

結腸內阿米巴簡介

結腸內阿米巴(Entamoeba coli Grassi,1879)是人體腸道最常見的非致病阿米巴,不侵犯宿主,常與溶組織內阿米巴共存。內外質分界不明顯,僅在偽足形成時才能見到。內質顆粒狀,內含一個細胞核及許多食物泡,食物泡中為細菌及澱粉顆粒,無紅細胞。核仁大而偏位,核周染色質粒大小不一,排列不齊。未成熟包囊內含有糖原泡和兩端尖細不整、稻束狀擬染色體 [1] 

結腸內阿米巴形態

結腸內阿米巴生活史過程中有滋養體和包囊兩個階段。
滋養體直徑15~50μm,平均直徑20~30μm,略大於溶組織內阿米巴。蟲體形成短而小的偽足進行緩慢的不定向運動。胞質分為內質和外質,外質較薄,內質呈細顆粒狀。內容物包括糖原泡、食物泡、細胞核及細菌等,不含紅細胞。細胞核內有一大且偏向一側的核仁,核周染色質顆粒大小不一,排列雜亂。
包囊直徑10~30μm,較溶組織內阿米巴大,未成熟包囊含核1~4個,成熟包囊內含細胞核8個(個別成熟包囊含核8個以上),核與滋養體的相似。未成熟包囊內含有糖原泡和少量的碎片狀擬染色體,當包囊發育成熟後,糖原泡和擬染色體消失 [2] 

結腸內阿米巴生活史

結腸內阿米巴生活史與溶組織內阿米巴相似。成熟的8核包囊經口感染人體或鼠、豬、犬等動物。在小腸內脱囊,分裂形成8個囊後滋養體,移行到結腸,形成成熟滋養體,成熟滋養體以二分裂法繁殖。滋養體寄生在結腸,無侵襲性,故不致病 [2] 

結腸內阿米巴診斷與流行

糞便檢查發現包囊或滋養體即可診斷,但應注意與溶組織內阿米巴相鑑別。本蟲呈世界性分佈,尤多見於温暖地區。我國平均感染率為3.193%。人因食入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在水中檢出結腸內阿米巴包囊則表示水源受糞便污染 [2] 
參考資料
  • 1.    夏超明,彭鴻娟主編,人體寄生蟲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08,第35頁
  • 2.    孫新,陳曉寧主編;段義農,包兆勝,湛孝東副主編;王中全,包兆勝,劉麗華等編,人體寄生蟲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04,第1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