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紹興古橋羣

鎖定
紹興古橋羣,分佈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柯橋區,由元至民國時期古橋組成。 [2] 
紹興古橋羣包括八字橋光相橋廣寧橋泗龍橋太平橋謝公橋題扇橋迎恩橋拜王橋接渡橋融光橋涇口大橋等12座古橋。紹興古橋羣中一些代表性的橋樑體現了各時期建橋技術的較高水平,比較集中地展現了古橋演進脈絡。古橋羣文化內涵豐富,橋名、楹聯、雕刻等題材廣泛,這些題刻的本身往往記載着橋所在地的歷史與人文風俗。 [2]  [5] 
2013年5月3日,紹興古橋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字橋合併,稱:紹興古橋羣。 [1] 
中文名
紹興古橋羣
地理位置
浙江省紹興市紹興市越城區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
所處時代
元至民國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966-3-00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紹興古橋羣歷史沿革

拜王橋始建於宋代以前。
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廣寧橋重建。南宋嘉泰年間,謝公橋始建。
明萬曆二年(1574年),廣寧橋重修。天啓二年(1622年),太平橋始建。天啓六年(1626年),迎恩橋始建。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謝公橋重修。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府李鐸重修拜王橋。乾隆、道光年間,太平橋重修。道光八年(1828年),題扇橋重建。咸豐八年(1858年),太平橋重建。宣統三年(1911年),涇口大橋重建。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魯墟村王氏和東浦陳忠義、酒坊主陳阿龍為首集資重建泗龍橋。
1989年,紹興市文物部門對題扇橋破損的台階進行了維修,並在橋堍東側立由書法家蕭嫺題寫的石碑一方,碑面陰刻“晉王右軍題扇橋處”。 [2] 

紹興古橋羣建築特點

紹興古橋羣包括八字橋、光相橋、廣寧橋、泗龍橋、太平橋、謝公橋、題扇橋、迎恩橋、拜王橋、接渡橋、融光橋和涇口大橋12座古橋,其中八字橋、光相橋、廣寧橋、謝公橋、題扇橋、迎恩橋、拜王橋7座古橋在紹興古城內。其中的八字橋是宋代建築,位於八字橋直街東端,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 [3] 

紹興古橋羣主要建築

紹興古橋羣八字橋

八字橋,宋代建築,位於越城區蕺山街道八字橋直街東端,地處八字橋歷史文化街區。該橋始建年代不詳,其橋洞石柱上的“時寶祐丙辰(1256年)仲冬吉日建”題記為南宋重建時所刻。
八字橋建在3條河道的匯合處,由主橋和輔橋組成,共有4組台階。主橋為東西向,橫跨稽山河,西面台階直通八字橋直街;東端有平台,經平台分出兩組南北向台階,以避開沿河民房。東端南面台階連接一座小橋,跨越金鑑漊,通往東雙橋東河沿;北面台階直達八字橋河沿。主橋西南面台階為輔橋,跨越斷河頭,連接東雙橋西河沿。八字橋把周邊多條道路緊密地連接起來,且建橋時不拆周圍房屋,不改街道。
八字橋的結構為石樑橋,主橋洞淨跨4.5米,高4米,兩邊各並立9根石柱,石柱略有側腳,方向朝外,緊靠金剛牆組成橋墩,其下橋基以大條石築成,十分穩固。橋洞兩邊石柱頂部各架1根大條石為橋台石,橋台石頂端鑿有替梁槽,用替梁木架橋。由於年代久遠,替梁木已朽爛無存,只留下替梁槽。橋台石上架7根大石樑,做成略呈月梁形式的微拱橋樑。橋洞石柱、橋台石、大石樑三者之間以榫卯連接,以資穩固。主橋寬3.2米,橋兩側設欄板,間以望柱。柱頭雕作覆蓮形,有“普渡眾生”之意,尋杖下用雲拱斗子。輔橋的橋洞為梁式洞,形制較小,洞內無柱。
八字橋自南宋一直沿用至今,歷代每逢修繕,匠師多在橋的望柱上留下各種題刻,為捐助者紀念功德。因年久風化,字跡剝落不全,如今尚能識別的有:“(上)黨坊信童周□蓮、丁□□、信士王全□同舍”;“會稽□□下全門信女王氏保□□□□□舍”;“山陰縣朝京坊信女陳□□氏□□敬助”等。 [2] 

紹興古橋羣光相橋

光相橋,元代建築,位於越城區下大路557號中國黃酒博物館南面,橫跨浙東運河紹興城內河段。光相橋因橋畔原有光相寺而得名。其始建年代不詳,然南宋《嘉泰會稽志》已有記載。《越中金石記》卷九《光相橋題記》稱:“古有光相橋,□□頹圮,妨礙經行□□□。今自備已資,鼎新重建光相洞橋,以圖永固。時辛巳至正元年閏五月吉日□□,上虞縣石匠丁壽造。”這則題記表明,現橋為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重建。
光相橋南北走向,由條石砌成,結構是單孔分節並列砌築半圓形拱橋。全長約30米,寬6米,拱券矢高4.2米,拱頂石上刻有蓮花圖案,拱券石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古有光相……至正□年五月吉日……”等字樣。橋兩邊置垂帶,上設工字形座欄。座欄以望柱相隔,望柱頂端雕成覆蓮形。橋兩端設抱鼓石。橋上還有“隆慶元年(1567年)吉日重修”等題記。 [2] 
光相橋 光相橋

紹興古橋羣廣寧橋

廣寧橋,北宋重建,明代重修,位於越城區廣寧橋直街南端,橫跨浙東運河紹興城內河段。相傳此處本無橋,有樂善好施者集資建橋,使來往百姓,廣受其惠,故名廣寧橋。該橋始建年代不詳,根據橋北所立明代《重修廣寧橋記》碑文記載,該橋重建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明萬曆二年(1574年)重修。
廣寧橋南北走向,是一座大型石拱橋,全長近60米,寬5米,拱券淨跨6.1米,矢高4.6米。拱券頂部龍門石上刻有“鯉魚躍龍門”等6幅圖案。拱券下設有纖道,便於船伕背纖行舟,堪稱“水上立交橋”。橋上欄板飾以蓮花紋,望柱端雕刻石獅(今不存)和覆蓮。橋兩端所設抱鼓石也較其他石橋為巨,其中一塊長3.7米,高0.65米,厚0.2米。
廣寧橋自北宋重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紹興古城內“水陸之衝”的交通節點。明代《重修廣寧橋記》稱其:“在邑城最為衝要,南北數百尺,上聯八字橋,東西與長安、寶祐對峙而起,遂以雄壯甲于越中”。《紹興縣誌餘輯》稱它為“越中大工程”。 [2] 
廣寧橋 廣寧橋

紹興古橋羣泗龍橋

泗龍橋,民國建築,原名魯墟橋,俗稱廿眼橋,位於越城區東浦鎮魯東村南部,橫跨青甸湖與魚瀆江之間寬闊的河道。據橋南邊的橋亭——遷善亭中對聯“建近千年路達南北,名馳廿眼水通東西”,可知該橋歷史悠久。現橋為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由魯墟村王氏和東浦陳忠義、酒坊主陳阿龍為首集資重建。
泗龍橋南北走向,由三孔拱橋和十七孔梁橋組成,全長約97米。三孔拱橋在北,象徵龍首,十七孔梁橋在南,象徵龍身和龍尾。拱橋高敞是為主橋,也是舟楫航道所在。拱券構造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薄墩,跨度很大,中孔淨跨6.1米,兩旁的邊孔淨跨均為5.4米。南、北對稱修築台階。橋面兩側置實體石欄,間立風燈墩、石望柱,部分望柱上刻有捐助者姓名,橋堍置抱鼓石收結。橋欄兩面雕刻花卉、暗八仙和菱形紋飾,線條流暢,雕刻精美。梁橋低平,橋墩用條石順丁疊砌,上面均架三塊石樑作為橋面。梁橋近主橋附近的四孔最大跨度為5.4米,其餘均為3米。梁橋上也設有石質護欄。橋南建遷善亭,石柱,石牆,石板蓋頂。亭上有多幅陰刻對聯。泗龍橋狀如伏水舞龍,是紹興現存水面跨度最長的石橋之一。 [2] 
泗龍橋 泗龍橋

紹興古橋羣太平橋

太平橋,清代建築,位於柯橋區柯巖街道阮四居委會,橫跨浙東運河。該橋始建於明天啓二年(1622年),清乾隆、道光年間重修。現橋為清咸豐八年(1858年)重建。太平橋南北走向,由單孔石拱橋和八孔石樑橋組成,全長60多米,平面呈“T”字形。拱橋在南,梁橋在北。拱橋為主橋,拱券呈半圓形,結構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淨跨9.1米,矢高7米,橋體以條石錯縫疊砌。橋面用石板鋪成,寬3.5米。橋南北兩坡均設台階和方形平台,南面經平台分向東西兩面台階。橋面兩側設置實體石欄和望柱。梁橋為輔橋,其中靠南三孔相對較高,跨徑在3.4米至4.9米之間。北面五孔較低,每孔跨徑約3.2米。橋墩用條石疊砌。橋面寬約2.1米,以石樑拼成。橋南首鑲嵌修橋碑記4通,字跡多已漫漶;橋北堍原有天醫廟,系裏人為紀念清初紹籍名醫倪宗賢而建,現已改為太平橋公園。
太平橋的設計合理:一是拱橋和梁橋有機結合,橋孔高低錯落,既考慮到官船、埠船進拱橋,又兼顧了小船進低矮的梁橋分流,充分體現了紹興河網地區橋孔的多功能性和靈活性。二是在主橋拱腳南側,鋪設一條寬1米多的石板纖道,與橋孔呈“十”字形交叉,便於船伕從橋下背纖行舟。這種在橋下設置纖道的做法,堪稱“水上立交橋”,在紹興地區跨越浙東運河的古橋中有多處得到應用。此外,太平橋雕刻精美。主橋拱券的龍門石上,深雕蛟龍,鼓目圓瞪,張口捲舌,生動活潑。橋上望柱雕刻獅子,神態各異。石欄、望柱和抱鼓石等處,也浮雕暗八仙、仰覆蓮、花草、琴棋書畫及錢紋等吉祥圖案。 [2] 
太平橋 太平橋

紹興古橋羣謝公橋

謝公橋,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以前,清代重修。位於越城區新河弄西端的西小河上,地處西小河歷史街區內。南宋《嘉泰會稽志》卷十一《橋樑·府城》載:“謝公橋在新河坊,以太守謝公口所置,故名。”清《乾隆紹興府志》引《山陰縣誌》:“(橋)在縣北三里,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
謝公橋東西走向,全長30.6米,橋面寬2.95米,拱券淨跨7.4米,矢高4.65米。橋東、西兩面設置台階,其中東面台階長15.25米,西面台階長11.5米。橋下為西小河,宋代稱為漕河。
謝公橋是單孔七折邊石拱橋,拱券結構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基用雙層石疊砌。券石上刻有“信官陳□□□喜助銀十兩”、“信士□□□喜助”、“信士錢弘寧、王玉汝喜助”、“進士□□□捐銀十兩”等題記及蓮花圖案。橋面立素面實體石欄板,間以蓮瓣紋望柱,鎖石端浮雕作龍形。 [2] 
謝公橋 謝公橋

紹興古橋羣題扇橋

題扇橋,清代建築,位於越城區蕺山街中段,橫跨昌安河,地處書聖故里歷史街區內。始建於宋代以前,今橋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建。該橋的名稱與書聖王羲之的一段傳説有關。據《晉書·王羲之傳》記載:“(王羲之)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謂姥雲:‘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後人為紀念王羲之的這件善事,就把他題扇所在的這座橋,取名為“題扇橋”。
題扇橋東西走向,全長18.5米,寬4.6米。該橋為單孔半圓形石拱橋,拱券結構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拱券石厚0.26米,東西拱腳分別立於厚0.5米的橋基石上。橋面略呈弧形,置定心石,長2.15米,寬 2.5米。橋上設實體石欄板,欄板之間立方形望柱,柱頭雕作覆蓮。橋東西兩端各設置一組台階,台階兩側有抱鼓石。橋上原有為路人照明的石燈杆,現尚存燈杆石插座一個。 [2] 
題扇橋 題扇橋

紹興古橋羣迎恩橋

迎恩橋,一名菜市橋,始建於明天啓六年(1626年),重建於清代。位於越城區西郭門(又名迎恩門),是古代紹興水路進城的西門户。古代紹興西郭門一帶市井繁華,熱鬧非凡,船埠和市場聚集。相傳古代皇帝駕臨紹興,文武百官在此迎候,故名迎恩橋。原橋邊曾有雍正十一年(1733年)“見龍在恩”碑,現已不存。民國時期,孫中山來紹興時,紹興各界也在此迎候。
迎恩橋南北走向,橫跨浙東運河之上,為單孔七折邊石拱橋,拱券結構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全長19米,橋面寬2.7米,橋高5米,拱券跨度達9.3米,矢高3.77米。拱券跨度為紹興同類橋樑之最。橋南置11級台階,長5.55米,橋北置18級台階,長8.9米。台階兩側設垂帶,上置欄板和望柱,末端置抱鼓石。各望柱頂端雕有形態各異的石獅,或懷抱小獅,或腳踏繡球,雕工精緻,生動形象,但部分石獅與繡球已在“文革”時被砸毀。橋面兩側欄板為坐椅式,方便路人小憩。中間欄板外側鐫楷書“迎恩橋”。 [2] 
迎恩橋 迎恩橋

紹興古橋羣拜王橋

拜王橋,始建於宋代以前,重建於南宋,重修於清代。位於越城區魯迅西路與府山直街交叉口南面。據南宋《嘉泰會稽志》記載:“拜王橋在獅子街,舊傳以為吳越武肅王平董昌之亂後,郡人拜謁於此,橋故以為名。”南宋《寶慶會稽續志》卷四中曾經提到,南宋時期紹興城內有十多處磚橋被改建為石橋,拜王橋便是其中之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府李鐸重修,更名豐樂橋。今仍稱拜王橋。
拜王橋南北走向,全長26.3米,淨寬3.25米,橋高3.55米。該橋結構為單孔五折邊石拱橋,跨徑5.7米,矢高3.25米。橋面兩側置實體石欄板,欄板長2.55米,高0.64米,寬0.18米。南面設台階6級,北面設台階8級,台階兩邊設垂帶。拜王橋結構簡潔,造型敦厚,不施雕飾,質樸大方。其五折邊形拱的結構較為罕見,是中國保存時代較早、為數不多的五折邊橋之一。 [2] 
拜王橋 拜王橋

紹興古橋羣接渡橋

接渡橋,清代建築,位於柯橋區柯橋街道中澤社區,橫跨於雞籠江上。東西走向,全長55.45米,寬3.2米,由中間三孔石拱橋和東西兩邊各二孔石樑橋組成。其中,三孔石拱橋長22.5米,跨徑均等,拱券結構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橋下為薄壁橋墩。拱橋兩側設實體欄板和20根望柱。望柱上雕刻石獅。拱橋東西各設20級和21級台階連接兩邊梁橋。東邊兩孔梁橋長12.8米,寬2.8米;西邊二孔梁橋長17.35米,寬2.45米。梁橋的橋面用三塊條石鋪設,兩側設實體欄板和望柱,望柱上雕刻蓮花。梁橋靠拱橋的一端,支撐在拱橋墩懸挑出來的天盤石上。東西橋堍台階均為3級。 [2] 
接渡橋 接渡橋

紹興古橋羣融光橋

融光橋,因旁邊原有融光寺而得名。始建於南宋以前,重建於明末。位於柯橋區柯橋街道大寺社區,橫跨浙東運河之上。一名柯橋,南宋《嘉泰會稽志》有載。據清人《越中雜識》記載:“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漢蔡邕取柯亭椽竹為笛處,橋側向有笛亭,今為土地祠”,表明該橋歷史悠久。明末,山陰祁彪佳作有《重建融光橋碑記》,收入其《遠山堂文稿》中。
融光橋南北走向,全長15.5米,寬3.7米。該橋結構為單孔縱聯分節並列砌築石拱橋,淨跨10米。拱頂置龍門石三塊,上有深浮雕盤龍圖案,拱券石中刻有捐資修橋者的姓名。橋身的長系石上雕琢吸水獸頭。橋面以兩塊石板鋪設而成,長3.6米。橋面兩側置實體素面欄板。欄板兩端鑿有圓洞及印痕,為早年在橋上搭建涼棚所用。欄板外側均刻有“紅衞橋”字樣,字痕斑駁,此為“文革”時期在原橋名上重新刻鑿所致。橋南面設21級台階,長8.8米;北面設台階27級,坡長11.34米。台階自上而下呈喇叭狀,台階兩側置垂帶,寬0.43米,垂帶上也設石質實體欄板。
融光橋除了擁有蔡邕“柯橋椽笛”的典故之外,歷代還有不少文人對其加以詠誦。唐代胡曾《柯橋》詩云:“一宿柯亭月滿天,笛亡人沒事空傳。中郎在世無甄別,爭得名垂爾許年。”南宋愛國詩人陸游關於融光橋的詩作也頗多,有《柯橋客亭》《三月十六日至柯橋迎子布東還》等作品。 [2] 
融光橋 融光橋

紹興古橋羣涇口大橋

涇口大橋,清代建築,位於越城區陶堰鎮涇口村關帝廟南側。據《紹興市志》卷6《交通·陸路交通》載:“(橋)始建於清乾隆以前,宣統三年(1911年)重建”。又據朱惠勇《中國古船與吳越古橋》載:“(橋於)清康熙時始建,後坍圮。現橋由晚清著名書法家陶浚宣發起建造”。
涇口大橋南北走向,橫跨浙東運河,由三孔石拱橋和三孔石樑橋組合而成,分為主橋和輔橋兩部分。主橋即為拱橋,輔橋即為梁橋,拱橋在北,梁橋在南。橋身全長45.2米,橋面寬3.2米,其中拱橋長30.8米,梁橋長15.2米。
主橋三孔石拱橋的拱券形狀為馬蹄形拱,結構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其中,中孔淨跨6.3米,兩側孔淨跨均為6.15米。拱券的龍門石分別雕刻“鹿、麒麟”等圖案;北邊一孔的拱腳內設纖道,以便船伕背纖行舟。橋墩為薄壁墩,由條石錯縫疊砌,底部置水盤石,中間各設“龍頭狀”長系石一根,下設間壁及蓮花座,間壁上刻有“利濟東南通鐵道,長留文字壯陶山”等對聯。主橋三孔對應的橋面中間均置橋心石,四周鋪設石板。橋面東西兩側設實體欄杆,望柱柱頭雕刻雌雄“蹲獅”,欄板雙面雕刻“梅花、萬年青、綬帶、絞絲紋、博古紋”等吉祥圖案。中間橋欄板側面均陰刻有“涇口大橋”橋名,題款為“大清宣統三年辛亥三月”,落款為“陶浚宣題”。南北橋堍也由條石疊砌而成,並均設台階、垂帶。南北面台階分別為15級和24級。東西兩側垂帶設實體欄杆及抱鼓石,望柱柱頭雕刻“仰覆蓮”,其中北端台階分上下二層,中間間隔平台,台階呈“喇叭狀”。
輔橋三孔石樑橋的橋面由四塊石板縱向鋪設而成,東西兩側也設實體欄杆。橋墩及橋南堍均由條石疊砌,橋墩為石墩式,上部均置台帽石,以承託橋面石樑及欄杆。 [2] 
涇口大橋 涇口大橋

紹興古橋羣歷史文化

  • 題扇橋故事
傳説王羲之過此橋看到一老婦人在賣扇子,但因入秋生意慘淡,於是在每把扇子上各題五字,告訴路人是王右軍所寫,扇子果不然不但價格上去了,一下子也賣完了,於是老婦人就天天在這橋上等王羲之,希望能再給她扇子題字,所以王羲之只好躲着他,因此這座橋被稱為題扇橋,旁邊的弄堂被稱為“躲婆弄”。 [3] 

紹興古橋羣文物價值

光相橋是單孔分節並列砌築半圓形拱橋,存世較少,因此它對研究中國古橋技術史有較高的價值;廣寧橋的構造為單孔縱聯分節並列砌築七折邊形拱橋,是中國古橋的一種重要橋型,因此它在中國古橋技術史上享有重要地位;謝公橋其七折邊拱的做法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迎恩橋造型優美,結構堅固,其大跨度七折邊石拱和精美的雕刻具有較高的價值;涇口大橋結構堅固,造型優美,欄板、望柱柱頭、長系石等均雕刻精緻,歷來是連接涇口村浙東運河兩岸居民往來的交通要道,是拱橋、梁橋有機結合的典範,具有重要的價值。 [2] 

紹興古橋羣保護措施

1989年,光相橋、太平橋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 
1993年,題扇橋被紹興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紹興市文物保護單位。 [2] 
1997年,廣寧橋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 
2001年6月25日,八字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2年,謝公橋被紹興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紹興市文物保護單位。 [2] 
2005年,泗龍橋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 
2011年,迎恩橋、拜王橋、接渡橋、涇口大橋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5月3日,紹興古橋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第五批全國重點物保護單位八字橋合併,稱:紹興古橋羣。 [1] 

紹興古橋羣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八字橋、光相橋、廣寧橋、泗龍橋、謝公橋、題扇橋、迎恩橋、拜王橋、涇口大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 [3] 
太平橋、接渡橋、融光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 [2] 
交通信息
自駕:紹興市內經解放大道—解放北路—解放南路—延安路到越城區;經解放大道—羣賢中路—羣賢西路到柯橋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