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細果角茴香

(中藥)

鎖定
細果角茴香是罌粟科角茴香屬一年生草本。莖叢生,多分枝;基生葉窄倒披針形,小裂片披針形、卵形、窄橢圓形或倒卵形;莖生葉具短柄或近無柄;萼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瓣淡紫色;花葯卵圓形;蒴果直立,圓柱形;種子扁平,寬倒卵形或卵形;花果期6-9月。 [4] 
細果角茴香分佈於分佈於中國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生於山坡草地、山谷、河灘、礫石等處。 [5] 
細果角茴香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等功效。 [5]  細果角茴香生於濕地、河灘處,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6] 
中文名
細果角茴香
拉丁學名
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f.et Thoms.
別    名
角苗香
咽喉草
麥黃草
黃花草
雪裏青 展開
別名
角苗香
咽喉草
麥黃草
黃花草
雪裏青
秦根花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罌粟目
罌粟科
角茴香屬
節裂角茴香
分佈區域
華北、西北及河南、四川、雲南、西藏
採集時間
夏、秋季採收
用    量
內服:煎湯,6-9g;或研末
毒    性
小毒

細果角茴香形態特性

一年生草本,略被白粉,高4-60釐米。莖叢生,長短不一,鋪散而先端向上,多分枝。基生葉多數,藍綠色,葉柄長1.5-10釐米,葉片狹倒披針形,長5-20釐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4-9對,寬卵形或卵形,長0.4-2.3釐米,疏離,近無柄,羽狀深裂,小裂片披針形、卵形、狹橢圓形至倒卵形,長0.3-2毫米,先端鋭尖;莖生葉同基生葉,但較小,具短柄或近無柄。花莖多數,高5-40釐米,通常二歧狀分枝;苞葉輪生,卵形或倒卵形,長0.5-3釐米,二回羽狀全裂,向上漸變小,至最上部者為線形。
花小,排列成二歧聚傘花序,花直徑5-8毫米,花梗細長,每花具數枚剛毛狀小苞片;萼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3(-4)毫米,寬1-1.5(-2)毫米,綠色,邊緣膜質,全緣,稀具小牙齒;花瓣淡紫色,外面2枚寬倒卵形,長0.5-1釐米,寬4-7毫米,先端綠色、全緣、近革質,裏面2枚較小,3裂幾達基部,中裂片匙狀圓形,具短柄或無柄,邊緣內彎,極全緣,側裂片較長,長卵形或寬披針形,先端鈍且極全緣;雄蕊4,與花瓣對生,長4-7毫米,花絲絲狀,黃褐色,扁平,基部擴大,花葯卵圓形,長約1毫米,黃色;子房圓柱形,長5-8毫米,粗約1毫米,無毛,胚珠多數,花柱短,柱頭2裂,裂片外彎。
蒴果直立,圓柱形,長3-4釐米,兩側壓扁,成熟時在關節處分離成數小節,每節具1種子。種子扁平,寬倒卵形或卵形。花果期6-9月。 [4] 

細果角茴香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00-48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等處。 [5] 

細果角茴香分佈範圍

細果角茴香分佈於分佈於中國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5] 

細果角茴香主要價值

細果角茴香藥用價值

《中國民族藥志》:“用於感冒發燒,肺炎,咳嗽,肝炎等症。” [1-3] 
細果角茴香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等功效。 [5] 
全草入藥。歸肺、肝、膽經。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咽喉疼痛,目赤腫痛,關節疼痛,肺炎,肝炎,膽囊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
  • 治風熱感冒、咽痛:角茴香9克,連翹12克,牛蒡子9克,薄荷4.5克,甘草4.5克。水煎服。
  • 治急性結膜炎:角茴香9克,菊花9克。水煎服,或泡茶喝。(1-2方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 治急性咽喉炎:咽喉草9克,水煎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內服:煎湯,6-9克;或研末。
夏、秋季採收,曬乾。根圓柱形或圓錐形,長5-10釐米,直徑2-4毫米。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具縱皺;質硬而脆,斷面不平坦,皮部白色,木部黃白色。莖圓柱形,多扁縮,直徑1-2毫米;表面光滑,綠色或黃綠色,具縱稜;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基生葉多皺縮成團,葉片多碎,完整者展開後二回羽狀全裂。偶見花朵。蒴果條形。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毒性,有小毒。

細果角茴香生態價值

細果角茴香生於濕地、河灘處,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6]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 下》: 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4.    細果角茴香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5.    柴天川,王彥剛,陳品英主編,太行本草圖譜之五嶽寨,中醫古籍出版社,2020.01,第130頁
  • 6.    劉全儒,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圖譜,中國環境出版集團,2018.08,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