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霞寺

(武漢新洲寺廟)

鎖定
紫霞寺,始建於隋末唐初,為鄂東名寺之一,位於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道觀河風景區西部。 [1] 
紫霞寺,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現存有相傳為秦王李世民御筆題節“唐敕紫霞”漢白玉石碑,紫霞寺因此而得名。 [2] 
中文名
紫霞寺
別    名
唐敕紫霞禪院
佔地面積
2000 m²
建設年代
隋末唐初
地    址
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道觀河風景區西部

紫霞寺歷史沿革

紫霞寺位於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道觀河風景區西部,始建於隋末唐初,唐皇李世民御敕寺名重建,為鄂東名寺之一,香火鼎盛。

紫霞寺民間傳説

紫霞唐碑 紫霞唐碑
傳為隋末唐初為當地富翁李永富之宅,因人丁俱損,後改作寺。唐貞觀三年,李世民南巡至此,見其風景秀麗,天上紫雲簇擁,遂揮毫御敕“唐敕紫霞禪院”,後驚四方豪紳,捐資修建,仿御書刻“唐敕紫霞”(因其為小寺,故刪禪院)漢白玉匾。加以重建,後聲震鄂豫皖,列鄂東名寺之屬。香火鼎盛。因地處團麻公路之要道,歷系兵家之要塞,故多遭兵焚。

紫霞寺重建時期

清代末年,翰林院學士洪良品回鄉扶持重建紫霞寺,建有9幢大殿,3棟文昌閣,兩側圍屋計70餘間。“文革”初期,紫霞寺大部分殿堂遭到破壞,現經修葺,已恢復了兩棟三間殿堂。寺廟依山傍水、喬木鶯遷,寺後兩山夾凹,門前清流潺潺,一派清幽雅緻的景象。 [1] 
紫霞寺始建於隋末唐初,為鄂東名寺之一,位於大別山餘脈西南的舊街道觀村虎頭山上。該寺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環境優美,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具有伏虎之勢;東北面崇山峻嶺,峯巒高聳,蔚為壯觀;寺前沙河,清流急湍,應對左右,奔入長江。

紫霞寺古今地位

紫霞寺,現存有相傳為秦王李世民御筆題節“唐敕紫霞”漢白玉石碑,紫霞寺因此而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武漢市新洲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新洲區志.武漢:武漢出版社,2010
  • 2.    《山鄉古鎮凝詩韻——舊街影像》:紫霞寺始建於隋末唐初,為鄂東名寺之一,位於大別山餘脈西南的舊街道觀村虎頭山上。該寺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環境優美,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具有伏虎之勢;東北面崇山峻嶺,峯巒高聳,蔚為壯觀;寺前沙河,清流急湍,應對左右,奔入長江。現存有相傳為秦王李世民御筆題節“唐敕紫霞”漢白玉石碑,紫霞寺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