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金龍

(罌粟科紫金龍屬植物)

鎖定
紫金龍(Dactylicapnos scandens (D. Don) Hutch.)是罌粟科紫金龍屬植物。多年生草質藤本。根粗壯, 木質,圓柱形,粗達5釐米,多分枝。莖長3-4米,攀援向上。葉片三回三出複葉,輪廓三角形或卵形,第二或第三回小葉變成卷鬚。總狀花序具(2-)7-10(-14)花;苞片線狀披針形。蒴果卵形或長圓狀狹卵形。種子圓形至腎形。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1] 
分佈於中國、不丹、尼泊爾和印度(錫金、阿薩姆、緬甸中部和中南半島東部);在中國分佈於四川(冕寧)、雲南(西北部德欽、西部、中部至東南部)、廣西西部和西藏東南部。生長於海拔1100-3000米的林下、山坡、石縫或水溝邊、低凹草地、溝谷。 [1] 
紫金龍根可以藥用,有消炎、鎮痛、正血、降壓之功效,治各種疼痛、高血壓、血崩、內傷出 血、跌打損傷。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紫金龍
拉丁學名
Dactylicapnos scandens (D. Don) Hutch.
別    名
碗豆七
川山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毛茛目
罌粟科
紫金龍屬
紫金龍
命名者及年代
(D. Don) Hutch.,1921

紫金龍形態特徵

紫金龍
紫金龍(8張)
多年生草質藤本。根粗壯, 木質,圓柱形,粗達5釐米,多分枝,干時外皮呈茶褐色,木栓質,有斜向溝紋。莖長3-4米,攀援向上,綠色,有時微帶紫色,有縱溝,具多分枝。葉片三回三出複葉,輪廓三角形或卵形,第二或第三回小葉變成卷鬚;葉柄長4-5釐米;小葉卵形,長0.5-3.5釐米,寬0.4-2釐米,先端急尖、鈍或圓,具小尖頭,基部楔形,兩側不對稱,表面綠色,有時微帶紫色,背面具白粉,全緣,基出脈5-8,在背面較明顯。 [5] 
總狀花序具(2-)7-10(-14)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3-6毫米,寬約1毫米,漸尖,全緣。萼片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寬1-2毫米,全緣,早落;花瓣黃色至白色,先端粉紅色或淡紫紅色,外面2枚長1.7-2釐米,中部寬4-6毫米,先端向兩側叉開,又開部分長3-4毫米,基部囊狀心形,囊長2-3毫米,裏面具1長約4毫米的鈎狀蜜腺體,裏面2花瓣長1.3-1.8釐米,花瓣片寬約3毫米,先端具長約2毫米的圓突,爪長0.9-1.3釐米,具長約1毫米的雞冠狀突起;雄蕊束長1-1.5釐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圓錐形,長約8毫米,粗約2毫米,花柱圓柱形,長約7毫米,向上漸狹,柱頭近四方形,具4個乳突,胚珠多數。蒴果卵形或長圓狀狹卵形,長1-2.5釐米,寬0.7-1釐米,生時綠色,成熟時紫紅色,漿果狀,具宿存花柱。種子圓形至腎形,長1.2-2毫米,黑色,具光澤;外種皮具乳突。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1] 

紫金龍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不丹、尼泊爾和印度(錫金、阿薩姆、緬甸中部和中南半島東部);在中國分佈於四川(西南部冕寧)、雲南(西北部德欽、西部、中部至東南部)、廣西西部和西藏東南部。生長於海拔1100-3000米的林下、山坡、石縫或水溝邊、低凹草地、溝谷。 [1] 

紫金龍繁殖方法

種子採收與貯藏:紫金龍8-10月開花,果實於10-12月成熟。當果皮變為紫紅色時即可採收。採收的果實以陰乾為宜,由於果實含水量相對較多,在陰乾過程中要注意及時翻晾。陰乾的果實裝入布袋貯藏,待播種前再取出種子,有利於提高發芽率。 [3] 
播種方法:紫金龍怕霜凍,秋播保苗率低,宜選擇春播。種子最適發芽温度為20-25℃,當氣温升至15℃以上即可播種。播種前1-2天將種子從果實中取出,用400-500毫克/升赤黴素溶液浸種30分鐘,可提早5天左右發芽,發芽率高達96%以上。紫金龍主根明顯,育苗移栽叉根多,藥材質量差,以直播為主。採用塘播,行距40釐米,株距30釐米。紫金龍種子細小,千粒重6.5克,浸種後將種子與5-8倍細土拌勻後播種,表面不宜再蓋土。播種後在塘面上蓋一層稀疏的松毛或稻草,澆透水。 [3] 

紫金龍栽培技術

紫金龍選地整地

紫金龍主根明顯,紮根較深;根系肉質,遭水後易腐爛。生產中以選擇土層深厚的緩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種植。以壤土最好,粘土不宜種植。整地前每畝施入有機肥1000-2000千克,深翻30釐米以上。理高墒,墒面寬80釐米,溝深25-35釐米。 [3] 

紫金龍田間管理

間苗定苗:播種後7-10天陸續出苗,當苗高3-5釐米時開始分次間苗,一般間苗2次。苗高10cm左右定苗,每塘留苗1株。 [3] 
中耕除草:結合間苗進行第一次除草,苗期植株弱、根系淺,需人工拔除雜草,並適當進行淺耕,搭架前中耕除草一次,深度5釐米左右。 [3] 
搭架及整枝:苗高20-30釐米時,莖上出現明顯的卷鬚,要立即搭架,可採用“人”字架,架高1.5-1.8米。紫金龍分枝多,每間隔1個節可產生1個分枝,在架體上需適當搭橫拉桿1-2條。在生長過程中,將位於莖下部50釐米處的側芽抹除,由於卷鬚多,相互纏繞後不易分離,當側芽有5釐米左右時應立即抹除。莖中上部50釐米以上的側芽選留5-6個側芽,多餘的芽及時抹除。 [3] 
水肥管理:紫金龍根系及莖肉質,葉較多,其生理特點是忌水又不耐旱。水分管理以勤澆少澆為宜,特別要加強苗期水分管理,苗期短期乾旱極易造成死苗,雨季要做好及時排水工作。苗期澆清糞水2-3次促進幼苗生長,7月份莖葉生長旺期每畝施複合肥10-15千克,9月份地下根快速生長期每畝可施複合肥5-10千克,配施硫酸鉀5千克。 [3] 
冬季培土:紫金龍在地表上0.5-2釐米的根莖段是次年萌發新芽的部位,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此部位常裸露地面,容易被凍死,影響第二年植株萌發,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後要及時培土保護根莖,培土2-3釐米。 [3] 

紫金龍採收留種

採收與初加工:紫金龍根生長快速增長期在種植後第二、三年,採收過早產量低,採收過遲根易木質化,影響藥材質量,其最佳採收期是種植後的第三年,當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收。採收時依次採挖,保持根的完整性,在地中曬至半乾時抖去泥土,將側根剪下,按大小分級。乾燥過程中要搓揉根1-2次,保持根條順直。 [3] 
留種:紫金龍播種當年可開花結實,但種子不飽滿,質量差,發芽率低,宜選擇2-3年的植株留種。 [3] 

紫金龍病蟲防治

紫金龍種植中主要蟲害以蠐螬最為嚴重,當零星發生時,選用500倍液辛硫磷藥液灌根進行防治。在7-8月雨季集中時,易發生白粉病,少量發生時選擇晴天用1000倍液的甲霜靈進行防治,也可選擇1000倍液多菌靈噴霧。 [3] 
紫金龍 紫金龍

紫金龍主要價值

紫金龍根可以藥用,有消炎、鎮痛、正血、降壓之功效,治各種疼痛、高血壓、血崩、內傷出 血、跌打損傷。 [1]  是中國雲南白族、彝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的民族藥,也是雲南紅藥、紫樓胃痛膠囊等中成藥的主要成分。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