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茉莉根

鎖定
紫茉莉根,中藥名。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根。分佈於全國各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活血之功效。常用於熱淋,白濁,水腫,赤白帶下,關節腫痛,瘡癰腫毒,乳癰,跌打損傷。
中文學名
紫茉莉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中央種子目
紫茉莉科
紫茉莉屬
紫茉莉
分佈區域
全國各地
採收時間
10-11月
毒    性
小毒(《上海常用中草藥》)
貯    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黴

紫茉莉根別名

白花參、粉果根、入地老鼠、花粉頭、水粉頭、粉子頭、胭脂花頭、白粉根、白粉角

紫茉莉根入藥部位

根。

紫茉莉根性味

味甘、淡,性微寒。

紫茉莉根歸經

歸膀胱經。

紫茉莉根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活血。

紫茉莉根主治

熱淋,白濁,水腫,赤白帶下,關節腫痛,瘡癰腫毒,乳癰,跌打損傷。

紫茉莉根相關配伍

1、治淋症(小便不利):胭脂花、豬鬃草各15g。切碎,煨白酒60g,温服。(《貴州草藥》)
2、治關節腫痛:紫茉莉根24g,木瓜15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乳癰:紫茉莉根研末泡酒服,每次6-9g。(《泉州本草》)

紫茉莉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紫茉莉根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孕婦禁服。
1、《綱目拾遺》:“性秉純陰,柔中帶利,久服恐骨軟,陽虛人尤忌之。忌鐵器。”
2、《上海常用中草藥》:“有瀉下作用,孕婦忌服。”

紫茉莉根炮製

紫茉莉根採集加工

在播種當年10-11月收穫。挖起全根,洗淨泥沙,鮮用,或去盡蘆頭及鬚根,颳去粗皮,去盡黑色斑點,切片,立即曬乾或炕幹,以免變黑,影響品質。

紫茉莉根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曬乾。

紫茉莉根形態特徵

紫茉莉,又名苦丁香、野丁香、丁香花、白丁香花、胭脂花、粉團花、狀元紅、野茉莉、粉豆花、水粉子花、長春花、夜嬌嬌、夜晚花、粉豆子、狀元花、水粉花、洗澡花。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根肥粗,倒圓錐形,黑色或黑褐色。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無毛或疏生細柔毛,節稍膨大。葉片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3-15釐米,寬2-9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心形,全緣,兩面均無毛,脈隆起;葉柄長1-4釐米,上部葉幾無柄。花常數朵簇生枝端;花梗長1-2毫米;總苞鐘形,長約1釐米,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頂端漸尖,無毛,具脈紋,果時宿存;花被紫紅色、黃色、白色或雜色,高腳碟狀,筒部長2-6釐米,檐部直徑2.5-3釐米,5淺裂;花午後開放,有香氣,次日午前凋萎;雄蕊5,花絲細長,常伸出花外,花葯球形;花柱單生,線形,伸出花外,柱頭頭狀。瘦果球形,直徑5-8毫米,革質,黑色,表面具皺紋;種子胚乳白粉質。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紫茉莉根生長環境

生於水溝邊、房前屋後牆腳下或庭園中,常栽培。分佈於全國各地。

紫茉莉根性狀鑑別

根長圓錐形或圓柱形,有的壓扁,有的可見支根,長5-10cm,直徑1.5-5cm。表面灰黃色,有縱皺紋及鬚根痕。頂端有莖基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可見環紋。經蒸煮者斷面角質樣。無臭,味淡,有刺喉感。

紫茉莉根藥理作用

1、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
2、升高血壓。
3、抑菌作用。
4、抗病毒、抗腫瘤增生作用。
5、墮胎作用。

紫茉莉根現代應用

多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扁桃體炎、宮頸糜爛、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蕁麻疹等。

紫茉莉根相關論述

《綱目拾遺》:“此草二、三月發苗,莖逢節則粗,如骨節狀,葉長尖光綠,前鋭後大,小暑後開花,有紫白紅三色,又有一本五色者,花朝開暮合,結實外有苞,內含青子成簇,大如豌豆,久則黑子內有白粉。宿根三年不取,大如牛蒡,味微甘類山藥。按:紫茉莉入夏開花,至深秋未已,白花者香尤酷烈。其花見日即斂,日入後復開,亦不經久,一日即萎,西人有食之者,去其外皮,鹽漬以佐饌,雲能去風活血,無淋濁等症。”

紫茉莉根附註

其葉(紫茉莉葉)、種子內的胚乳(紫茉莉子)亦供藥用。
[1-5]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 2.    郭國華.《臨牀中藥辭典》: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4.    安微省食口藥品監督局.《安徽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2005年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 5.    河南羚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大別山藥物志略》: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