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宸

(漢語詞彙)

鎖定
紫宸,漢語詞彙。拼音:zǐ chén 釋義:1、宮殿名,天子所居。2、泛指宮廷。3、借指帝王、帝位。 [1] 
中文名
紫宸
拼    音
zǐ chén
釋    義
宮殿名,天子所居。

目錄

紫宸釋義

1、宮殿名,天子所居。唐宋時為接見羣臣及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在大明宮內。2、泛指宮廷。3、借指帝王、帝位。 [1] 

紫宸出處

唐杜甫《冬至》詩 [3] 

紫宸例句

1、宮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時為接見羣臣及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在 大明宮 內。
唐 杜甫 《冬至》詩:“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 紫宸。”
唐·姚合《酬田卿書齋即事見寄》詩:幽齋琴思靜,晚下紫宸朝。
2、泛指宮廷。參閲《唐六典·尚書工部》、 宋 王應麟 《玉海·宮室·唐紫宸殿》。
明 沈鯨 《雙珠記·郵亭失珠》:“才離 紫宸,平步蓮鞋穩。”
清 孫枝蔚 《北山》詩:“戰士從來苦,誰曾達 紫宸。”
3、借指帝王、帝位。
《晉書·后妃傳序》:“若乃作配皇極,齊體紫宸,象玉牀之連後星,喻金波之合羲璧。”
《梁書·元帝紀》:“紫宸曠位,赤縣無主,百靈聳動,萬國回皇。” [2-3]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政條》:“ 宋 制,紫宸垂拱常朝,遇雨則傳旨拜殿門下,謂之籠門。”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