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冬至

(唐代杜甫詩作)

鎖定
《冬至》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和頷聯寫眼前之景,言詩人旅居冬至的情形;頸聯和尾聯寫詩人由冬至而回憶起長安的冬至日情形。全詩由詩人一己的漂泊流浪聯想到朝廷,集中體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八句皆對,律對嚴整,感情深摯,具有杜詩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1] 
作品名稱
冬至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冬至作品原文

冬至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2] 

冬至註釋譯文

冬至詞語註釋

①至日:即冬至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長為客:長久地成為遠離親人的羈旅之人。
②忽忽:飄忽不定的樣子。泥殺人:膠滯糾纏的樣子。
③形容:指神態軀體。
④杖藜(lí):枴杖。丹壑(hè):道家所在之地。
⑤鳴玉:古時官員所騎馬上要鑲佩玉器作為裝飾,馬行走時發出碰撞之聲。紫宸(chén):唐大明宮中的紫宸殿。
⑥心折:心碎。
⑦三秦:原指長安附近古秦國之地,此代指朝廷。 [3] 

冬至白話譯文

年年到冬至這天,我總是在他鄉做客,神情恍恍惚惚,窮困和愁苦啊,簡直都要磨纏死人。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是獨獨衰老,而這萬里天涯,一些風俗和人情也彷彿都是各自相親。
在大雪之後,我拄着藜杖踱步到這滿是丹楓紅巖的荒山野壑,竟不禁想到宮殿裏邊早朝剛散,那些文官武將們的身上響着佩玉,該也離開了紫宸殿的宮門。
這時候,我彷彿心地已經摺碎,不剩一寸,望着前路就心亂眼迷。請問,我要站在什麼地方,才能夠看得見那故國三秦? [4] 

冬至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度過了棄官飄零以來的第九個冬至日。長年為客流落異鄉的杜甫每逢歲時節令都會生髮無窮感慨,於是寫下了這首《冬至》抒懷。 [5] 

冬至作品鑑賞

冬至文學賞析

首聯直接敍寫詩人自己漂泊無定的生活。“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正因為自己是“長為客”,久滯旅途,所以時光一年年的流逝,才更讓詩人心生悲愁,故下一句詩中有“窮愁泥殺人”之語。這樣直露地抒寫,正如那“冬至”日的寒冷一樣直撲人面,一下子便把讀者攝入一種愁苦、陰冷的氛圍之中。
頷聯便落筆來寫詩人自己旅居之境況:“江上形容吾獨老”是承上聯“窮愁”來寫,這樣形容獨老,正是窮愁所致,而“天涯風俗自相親”卻更讓詩人增添對故土家園的思念,因為這份“自相親”是與其客居生活有關。而且在這聯詩中,詩人以粗線條把其“形容”勾勒了出來,使上聯寫到的那種窮愁更加形象化。
頸聯首先寫詩人在這個風俗自親的冬至日裏,扶杖而行,身臨“丹壑”,而意想“紫宸”,由眼下的悽清、落魄與昔日的熱鬧、得意形成對比,把今日的“窮愁”更加深切地表達了出來,而“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屬對工整,兩幅畫面的形象感也非常強烈。而且這聯由這“憶”,使詩意更進一層。
尾聯承上,因想到長安,更增愁恨。“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此時詩人心中的“窮愁”變得更加不可排解,故而有“心折”碎句,因此,那種要結束這種漂盪生活而重歸故里的心情更加強烈,可回家的路卻尋不着,所以詩人不禁要悲嘆:“路迷何處見三秦”。之所以“路迷”,正是由於久客難歸,這一句則又是扣住首句“長為客”來寫的,表達出詩人對人生路途產生的迷惘和無所適從之感。
這首詩把杜甫晚年那種漂泊生活的苦與愁,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而且在表達上,詩人注重詩的每一句都遙相呼應,所以讀完這首詩時,讀者彷彿真的感受到了那股冷氣與愁緒。因為詩人年年“長為客”,故而“路迷”難歸;因為他有無法擺脱的“窮愁”,所以他才會“形容獨老”、腸斷“心折”;正因為他身臨“丹壑”而意想“紫宸”,因此他才有“心折”“路迷”之慨,這首詩就是這樣情濃意切,讀來有渾然體之感。 [1] 

冬至名家點評

方回《瀛奎律髓匯評》引紀昀:此首較可。三、四句老健,七句太纖,不類杜之筆墨,遂為全篇之累。又引許印芳:此亦八句皆對,但首句不用韻耳。“一寸心”,詩家常用語;此處七句拆開用,曉嵐便斥為“纖”,亦苛論也。
許學夷《詩源辨體》:律詩詣極者,以圓緊為正,駘蕩為變。《黃鶴》前四句雖歌行語,而後四句則其圓緊,《雁門》則語語圓緊矣,“年年”(按指《冬至》)一篇,雖通體對偶,而淋漓駘蕩,遂入小變。機趣雖同,而體制則異也。
王嗣奭《杜臆》:“泥殺”二字,發自苦衷。“窮愁”,故形容“獨老”,“長為客”,故風俗“相親”。
浦起龍《讀杜心解》:“長為客”三字,一詩綱領。
楊倫《杜詩鏡銓》:八句皆對。
清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亦是峭削之意。起已無賴,五、六一此一彼夾説:因此“杖藜”,而彼雲“鳴玉”;因彼“紫宸”,而此雲“丹壑”:作意着色,硬入態矣。評:結,指點此彼,亦復老盡。 [6] 

冬至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遷居河南鞏縣。杜審言之孫。年輕時應進士舉,不第,漫遊各地,後客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中投奔唐肅宗,授左拾遺。收安後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嚴武死後攜家出蜀,漂泊江南,病死在江湘途中。杜詩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情感沉都,展現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與李白齊名,並稱“李杜”,有《杜工部集》。 [7] 
參考資料
  • 1.    王景科主編.中國二十四節氣詩詞鑑賞: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87-388頁
  • 2.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73
  • 3.    孫建軍等主編.《全唐詩》選注 (1-16冊):線裝書局,2002年01月:第2016-2017頁
  • 4.    盧國琛選注.杜甫詩醇: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568-569頁
  • 5.    海兵編著.杜甫詩全集詳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346頁
  • 6.    陳伯海編.唐詩匯評 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05:第1255頁
  • 7.    侯蕾編.古詩詞八百首彩圖館: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3:第2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