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紙廠鄉前進村

鎖定
紙廠鄉前進村位於紙廠鄉鄉政府西南面,距鄉政府6公里,總面積24.36平方公里。
中文名
紙廠鄉前進村
所屬地區
紙廠鄉鄉政府西南面
面    積
24.36 km²
人口數量
3195人

紙廠鄉前進村簡介

前進村轄8個村民組,808户3195人,現有耕地2233畝(習慣),林地23000畝、荒坡8400畝,人均耕地0.7畝。
前進中的前進村憑着得天獨厚的土地肥沃、氣候宜人、交通便利等優越條件,近年來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正逐步使傳統農業科技農業觀光農業邁進。
2004年該村經濟積累已達6萬元,人均純收入為1688.56元,人均佔有糧622公斤。今後,興辦仔豬養殖場,養魚、養雞、鴨等會使積累進一步增加。

紙廠鄉前進村新農村建設

前進村自2006年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後,村支“兩委”團結帶領全村羣眾,緊緊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要求,艱苦奮鬥,真抓實幹,促進了全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居住環境普遍改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人民羣眾安居樂業。全村現已種植華山松1000畝,花椒508畝,板栗400畝,中華壽桃和豔紅桃200畝,冬桃180畝,四川方竹100畝,水果與蔬菜基地400畝,引進大型養殖基地5家,現養殖野豬、野雞、爬山雞、娃娃魚、蝦等。周邊是1500畝雜交玉米基地和2500畝脱毒馬鈴薯高產基地,素有“一園十基地”之稱。在新農村建設中,前進村嚴格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要求,從“抓投入、調結構、重培訓、突創建、強基礎”五個方面着手,帶領全村3000多村民,一步一個腳印,克服千難萬阻,使前進村成為全市小有名氣的先進村。2007年底,全村農業經濟總產值達到了123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120元,人均佔有糧食達到840公斤。

紙廠鄉前進村文化活動

為維護全村穩定,使羣眾安居樂業、民風更加純樸、鄰里關係更加和睦,結合“平安村寨”、“文明村寨”“星級文明户”等創建活動的開展,成立了由298人組成的羣防羣治巡邏隊,負責夜間巡邏,實行5户聯保,輪流值班。現在全村已杜絕了偷盜事件的發生。叁年來無刑事案件發生,獲全省基層治安保衞先進集體稱號。村治保會、調解委充分發揮作用,及時深入到人民羣眾中調解矛盾,近年來,未發生任何上訪事件。我們還充分利用村民會議、廣播、專欄等廣泛宣傳農村先進典型,讓羣眾受到教育,在全村形成爭當“星級文明户”,爭做“五好”公民的好風尚。目前,全村有“星級文明户”150餘户,“五好家庭”50户,“社會治安模範户”40户。大力倡導各級向上的文明新風,做到紅、白事從儉,不大操大辦,杜絕了“黃、賭、毒”和封建迷信等現象。同時,根據彝漢雜居,傳統民族民間文化豐富的特點,把每月的農曆十五、每年端午、春節定為民族民間對歌節,組織開展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的對歌活動,參加對歌節的不僅是村裏的村民,還有來自安順、威寧等地的羣眾。已成功舉辦15期歌會,近20萬人次到場觀賞。現在,全村民風純樸,鄰里團結,家庭和睦,文明之風蔚然。

紙廠鄉前進村展望未來

前進村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重視,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參與,更離不開我們前進人的努力。
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團結帶領我們共同走過來的父老鄉親,不驕不躁,攻堅克難,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擴大水果、蔬菜的種植面積,加快花卉苗圃培育的推廣,創造條件發展立體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養殖業,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拓寬羣眾增收路子,千方百計使其增收增產,過上寬裕的生活。嚴格規劃管理,完善觀光旅遊的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村容村貌的建設步伐,鞏固生態建設取得的成果。進一步加大創建“文明村寨”的工作力度,努力挖掘民間民族文化,堅持開展羣眾喜愛的文體活動,星級文明户的創建活動,倡導村民移風易俗,推進前進村朝着平安、文明、健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

紙廠鄉前進村特色農家樂

農家樂是前進村的一大特色,以價格實惠,味道鮮美、地道而聞名於六盤水市。比較優秀的有七里香休閒山莊,貴龍農家樂等。每逢週末,都要接待來客數百人次。

紙廠鄉前進村現任村支書

何明軍,男,1979年出生,貴州省水城縣紙廠鄉前進村黨支部書記。2004年六盤水市“十佳經濟人”;2005年被省、市評為勞動模範
率先垂範樹形象
2001年,經羣眾選舉,何明軍當上了村委會主任。俗話説:“羣眾富不富,關鍵是幹部”。上任伊始,他就下決心甩掉前進村的“後進”帽子。村兩委明確規定,凡是有經濟實力的黨員必須帶頭致富,帶動1-2户農户率先發展,村支兩委在技術和資金上大力支持。在他領導下,全村有經濟實力的8名黨員共帶動14户農户發展經濟,他一人就帶動4户農户發展。
2003年,通過“兩推一選”,何明軍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根據前進村狀況,他提出了“抓班子、強隊伍、謀發展”的工作思路。
首先組織村支兩委成員和全體黨員認真學習黨在農村的有關方針政策和市場經濟方面的知識;為補充新鮮血液,認真抓好黨員發展工作。針對以往羣眾到村裏辦事找不到人的實際,建立了村幹部值班制度,實行8小時工作制、24小時值班制,解決了無人理事的問題。在他努力下,目前全村各項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管理軌道。
精心籌劃謀發展
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後,何明軍為找準全村的發展方向,白天挨家挨户走訪,聽取村民意見,到了晚上就與村班子成員一起討論研究。通過廣泛聽取意見和深入調查研究,確立了“特色產業強村、科技興農富民”的發展思路,決定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以發展特色農業為重點,壯大種植和養殖規模。
從2003年1月起,何明軍多次到鐘山區德塢街道辦、鳳凰街道辦等地考察大棚蔬菜種植,回到村裏便發動村民搞大棚種植。為給羣眾做示範,他自己建了7個標準大棚,在他精心培植下,蔬菜長勢良好,品質優、新鮮,運到市中心區很受歡迎,經濟效益好。羣眾看在眼裏,記在心頭,紛紛建起大棚種起蔬菜。
在何明軍及村支兩委一班人帶領下,村民們在致富的路子上一步步邁進:近年來,全村共實施退耕還林1000畝;建高產辣椒連片種植基地;發展了烏骨爬山雞、黑山羊、養豬等專業户,全村農民每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2004年,全村種植高產辣椒達1000畝,僅此就讓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500元,脱毒馬鈴薯高產示範種植1000畝,玉米育苗定向移栽1000畝,計劃年產9000頭的“三元”雜交仔豬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2005年,他又帶領村民挖塘養魚、硬化户與户之間的便道、美化村容村貌……
一心富民只為公
2003年9月,前進村14户村民的家畜發生瘟疫。60多歲的村民晏正全與老伴餵養的兩頭肥豬和一頭黃牛已經染病,縣畜牧局和紙廠鄉工作人員前來對病牛病豬進行處理。晏正全看着自己全家精心飼養的豬牛要被牽走,提着木棍擋在圈前。何明軍苦心勸説、解釋政策近2個小時,晏正全才同意處理病畜。事後,何明軍帶領村幹部給晏正全家買米買肉、買化肥、送救濟糧。
2003年,何明軍帶領黨員幹部認真實施“渴望”工程,解決了全村800餘户人畜飲水困難,前進人告別了吃水靠人背馬馱的歷史;為方便村民們運輸物資,他與村支兩委成員共同努力,組織村民修通了磨石丫口到前進村全長7公里的“幸福路”;針對羣眾看不到電視、信息閉塞的實際,借農網改造之機,帶領村民苦戰三個月,拉通了覆蓋全村8個村民小組的電網。現在,前進村實現了水、電、路三通,80%的農户看上了電視。
一分付出一分收穫,一分汗水一分成績,何明軍的辛勞得到了組織和羣眾的肯定。2003年,在非典防治工作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個人稱號;2004年,分別被評為“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個人”、六盤水市“十佳經濟人”;2005年被省、市評為勞動模範……在他的帶領下,前進村也多次被省、市、縣評為“計劃生育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