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紙上談兵

(成語)

鎖定
紙上談兵(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 
“紙上談兵”原指趙括熟讀兵書,卻不能活用,後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在句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紙上談兵
拼    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近義詞
坐而論道誇誇其談言之無物
反義詞
言之有物身體力行腳踏實地
感情色彩
貶義詞
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注音字母
ㄓˇ ㄕㄤˋ ㄊㄢˊ ㄅㄧㄥ
語法結構
偏正式
成文用法
謂語賓語定語

紙上談兵成語出處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nàn),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jiàng)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耳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如有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鋭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後世以此故事作為歷史典故,總結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紙上談兵成語故事

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3張)
趙括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之子,他從小就學習兵法,談及軍事。他曾與父親趙奢談論軍事,趙奢挑不出他的毛病,但也不曾誇讚他。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緣故,趙奢説:“戰爭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趙括卻把它説得很簡單。趙國不用趙括為將還好,如果用他為將,必使趙軍遭受危難。”
公元前260年,秦國與趙國在長平激戰,雙方總計出動兵力超過百萬。趙軍首戰失利,主將廉頗下令固守。廉頗深知趙軍實力偏弱,不可與秦軍硬拼,他依託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營壘,以消磨秦軍的鋭氣,然後伺機反攻。
秦、趙兩軍在長平僵持了好幾個月,趙國漸漸難以負擔大軍的糧草費用,趙孝成王迫切希望速戰速決。他認為廉頗堅守不出是因為膽怯,幾次命令他主動出擊。秦國得知此事,就派人到趙國散播謠言,聲稱秦軍最怕趙括,如果趙括統領趙軍,秦軍一定不能抵擋。趙孝成王信以為真,立即撤了廉頗,命趙括接領所有職權。
廉頗一走,趙括便照着他從兵書上學到的兵法幹了起來。他不看當時的實際情況,便照着兵法上説的去做。他先是把廉頗所築的星狀營壘合併成一個大營,隨後又頒布了這樣一條軍令:秦兵若來,要奮勇當先,猛打緊追,不勝不回。回者,斬!趙括剛剛布完兵,秦將王齕便帶着三千人馬前來叫戰。趙括出萬人迎戰。敵寡我眾,一回合不到,秦軍便大敗,望風而逃了。旗開得勝,趙括高興得手舞足蹈,趕緊寫信把捷報傳回了邯鄲。趙王聽聞也非常高興,覺得用趙括為將果然沒錯。這邊趙括欣喜之餘,又派人到秦營去下戰書,結果王齕不但不來迎戰,反而退軍十數里。“秦軍是怕我了。”趙括得意地想。於是命令軍吏宰牛殺羊,犒勞軍上,並傳令:“來日大戰,一定要先擒王,顯一顯我們趙軍的威風!“
然而,趙括哪裏知道,此時此刻,他已身處秦軍的天羅地網之中。為了殲擊秦軍,趙括天剛微明就整軍出發,才西行五里路,就碰到了秦軍。霎時間,戰鼓雷鳴,兩軍交戰。秦軍先派了兩員大將出戰,這邊趙括也派了兩將迎戰。才一照面,秦將就敗走了。趙括乘勝追擊,追了約十餘里後,來到一座秦營跟前。趙括傳令猛攻秦營,但連攻數日,秦軍堅守,牢不可破。趙括就讓人催調後軍,想再來一次硬攻。但是這時,他接到消息説後軍己被秦將引兵衝散,不能前來。與此同時,這邊秦營中衝出許多秦軍大喊着把趙括團團圍住了,並大呼道:“趙括你中了我白起將軍的計了,還不趕快投降!”一聽“白起”二字,趙括不禁心中一驚,趙括既無糧草,又無救兵,腹背受困,四十五萬趙軍在堅持了三個月後終於全軍覆沒,趙括本人也在戰亂之中被亂箭射死。
趙王接到消息,痛悔不已。他本想治趙括全家的罪,但因趙母有言在先,便沒有再追究了。趙國經此一役,國力日漸衰落,後終於被秦國吞併。 [3] 

紙上談兵成語寓意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往往形容的是隻會嘴上説,但又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常言道,説得好不如做得好。這就需要遇事多思考,不張揚,少開口講道理,多動手做事情。趙括書本上的內容倒是背得滾瓜爛熟,可是沒有實際的經驗,所以一遇到需要實際操作的情況,他就立刻沒有了方向,成了一隻無頭蒼蠅。
古希臘思想家德謨克利特説過,理想的實現只靠幹,不靠空談。確實,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只是空談理論,空講方法,高談闊論。只有按照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好事情,這樣學到的知識才真正發揮了效用。做事如果不從實際出發,不注重實踐經驗,只會空談理論,“紙上談兵”那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一敗塗地。而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不能做到人善任,而是被誇誇其談的人所謎惑,導致決策錯誤,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4] 

紙上談兵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紙上談兵”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在句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1] 
  • 運用示例
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三:“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書生只喜歡紙上談兵,只説而不去實行。”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無時無刻不在談着發財的門徑的。但多半是紙上談兵的談話,只圖口頭上快意,決不想到實行。” [5] 
清·曹雪芹《紅樓夢》76回:“現有這樣的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6] 
清·曾樸《孽海花》6回:“一面又免不了杞人憂天,代為着急,只怕他們紙上談兵,終無實際,使國家吃虧。” [6] 

紙上談兵漢英成語翻譯

【紙上談兵】be an armchair strategist [7] 
比喻只會大發空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例:他所提出的計劃、理想,都不過是紙上談兵,沒有實現的可能。
Speaking as an armchair strategist, hisideas and plans will never come to anything. [7] 
參考資料
  • 1.    《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編著.文字上的中國 成語[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8.01:352
  • 2.    張寶榮編寫.常用典故選釋[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06:166-168
  • 3.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01:178-179
  • 4.    湯木編著.成語故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03:256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9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768
  • 6.    陳振江主編.《二十六史典故辭典》: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100頁
  • 7.    施正信,王春菁,張健鍾編著.《漢英成語詞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