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豆緣

(詩歌)

鎖定
《紅豆緣》是馬英九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紅豆緣
作    者
馬英九
創作年代
2011年3月
文學體裁
五言詩

紅豆緣詩詞原文

《紅豆緣》
作者:馬英九
紅豆生萬丹,
風味甲台灣,
睹物思故人,
天涯盼君安。

紅豆緣註釋譯文

紅豆:紅豆產於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説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唐詩中常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於男女情愛範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蘇李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即著例。
萬丹:中國台灣屏東的轄區。
甲:居於首位。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睹物思人:看到東西就想起了老朋友。出自:唐朝裴鉶的《傳奇·顏睿》:“貴妃贈闢(避)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天涯:天邊,喻指距離遠。

紅豆緣詩詞鑑賞

全詩通過描寫紅豆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
根據台灣媒體報道,“紅豆生萬丹,風味甲台灣,睹物思故人,天涯盼君安。”這是馬英九創作的中文版《紅豆緣》,2011年3月3日“進化”成英文與西班牙文版,馬英九也搖身一變成浪漫詩人。
馬英九愛吃紅豆餅,3月3日南下屏東萬丹出席紅豆節,並參加舉辦的新詩散文比賽,主動吟出這首《紅豆緣》,其實這就是著名唐詩“相思”的翻版。

紅豆緣作者簡介

馬英九 馬英九
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於舊英殖民時期香港九龍的廣華醫院,祖籍湖南省衡山縣,1952年隨家人移居台灣。1967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72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美國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他是中國國民黨黨內戰後世代的代表人物。他自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後,即返回台灣並逐漸於台灣政壇嶄露頭角,擔任過的主要職務計有台灣地區法務部門負責人、台灣地區大陸事務主管理部門副負責人、台北市市長及中國國民黨主席等。馬英九於2008年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中,以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身分參選選舉並當選,於2008年5月20日正式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