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色吸蜜鸚鵡布魯島亞種

鎖定
紅色吸蜜鸚鵡布魯島亞種是鳥綱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動物,羽色鮮豔,頭部和頸部完全紅色,飛羽為黑色和藍色,耳羽有時覆蓋藍色,虹膜褐色。和指名亞種相比,成鳥的羽色略暗。 [1]  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也吃昆蟲。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活動於潮濕的原始森林、紅樹林沼澤區、近海岸的林地和椰子種植園。成對或集小羣活動,偶爾聚集50只以上的大羣。築巢於樹洞中 繁殖季約從8~9月開始;巢的位置坐落在一個高度很高的大樹上。雛鳥出生的季節是在如火如荼的12月。一窩產2枚卵,孵化期約24~26天,7-9個星期後羽毛長成。
外文名
Red Lory
別    名
布魯島紅色吸蜜鸚鵡
中文學名
紅色吸蜜鸚鵡布魯島亞種
拉丁學名
Eos bornea cyanotho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亞    科
吸蜜鸚鵡亞科
紅色吸蜜鸚鵡
分佈區域
布魯島
命名者及年代
Vieillot, 1818

紅色吸蜜鸚鵡布魯島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布魯島。

紅色吸蜜鸚鵡布魯島亞種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