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腹咬鵑

鎖定
紅腹咬鵑(學名:Harpactes wardi)為咬鵑科咬鵑屬的鳥類。體長38釐米,體重115-120克。是緋紅及深栗色咬鵑。有橙黃色眉紋;中央尾羽黑色。雄鳥的頭、上胸、上體及中央尾羽慄褐色。兩翼偏黑,初級飛羽緣白;額及頭頂紅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紅粉。以楔尾的外側尾羽腹面緋紅色為識別特徵。眼周裸皮藍色。雌鳥相似,但深色部位較灰暗,而淺色部位為櫻草黃色而非緋紅色。 虹膜褐色;嘴粉紅色;腳粉棕色。
棲息於東南亞的亞熱帶森林、特別是次生密林。在闊葉林樹和常綠森林活動。單個或成對活動;樹棲性,或攀於小喬木的頂枝間啄食野果,或靜立於樹椏上俟機突襲飛過的昆蟲。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和越南。 [1] 
中文名
紅腹咬鵑
外文名
Ward's Trogon
拉丁學名
Harpactes ward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咬鵑目
咬鵑科
咬鵑屬
紅腹咬鵑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Kinnear, 1927
保護級別
近危(NT) 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6] 

紅腹咬鵑形態特徵

紅腹咬鵑
紅腹咬鵑(3張)
紅腹咬鵑雌鳥的眼先、眼周、眼後及面頰黑色;眉紋、額側各一塊斑及頭頂前部橙黃色;頭上餘部及整個上體餘部暗石板灰而沾橄欖黃色;中央尾羽黑褐至黑色;側尾羽黑色,末段具淡棕黃至近白色的長楔形斑;翅黑褐至黑色,初級飛羽羽幹及外緣白色,內側飛羽及翅上覆羽具灰白至棕白色蟲蠹狀橫紋。頦及上喉污黑色;下喉至胸與背同色;以下檸檬黃色,向下漸淡。 [4]  雄鳥上體暗葡萄紅色(或慄赤色);中央尾羽黑色;側尾羽赤粉紅色替代了雌鳥的淡棕色;喉、胸暗葡萄紅色,似頭部;下體餘部濃赤粉紅色。
幼雄鳥似雌成鳥,但上體較暗,頭部黃色不顯,眼先前及額側有橙紅斑;下胸有淡橙紅色羽出現。
虹膜褐色,眼周裸皮粉藍色;嘴粉紅色,嵴黑色,幼鳥嘴基黑色,下嘴淡黃色,先端淡橙黃色;腳肉粉紅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10克,♀110-120克;體長♂370毫米,♀363-386毫米;嘴峯♂19毫米,♀19毫米;翅♂159毫米,♀163毫米;尾♂224毫米,♀223-225毫米;跗蹠♂17毫米,♀16-18毫米。(注:♂雄性;♀雌性) [4] 

紅腹咬鵑棲息環境

生活於東南亞的亞熱帶森林、特別是次生密林。在闊葉林樹和常綠森林活動,常見於櫟、柞、栲等典型樹種間,也很喜歡竹林。在海拔300米高度有時可見,最為適宜的生活高度是海拔1500-3200米之間。在冬季會下降至低海拔地區。 [1] 

紅腹咬鵑生活習性

單個或成對活動;樹棲性,或攀於小喬木的頂枝間啄食野果,或靜立於樹椏上俟機突襲飛過的昆蟲,偶爾也尾隨着飛蟲而去,飛行力較差,雖快而不遠,來來去去也甚寂靜。要是食蟲(飛蛾、所有類型的竹節蟲、毛蟲、蝗蟲),用草葉和種子將裝飾巢穴,以空中飛過的昆蟲或樹上漿果和較大顆的種子為食。
不愛叫;一般叫聲響亮而快進的圓潤klew聲,隨叫速上升而音調下降,與紅頭咬鵑叫聲絕然不同。告警叫為whirr-ur聲。 [4] 

紅腹咬鵑分佈範圍

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東部至印度東北部,緬甸東北部及越南東京的東北部。中國僅見於雲南貢山(留鳥)。
罕見留鳥,於雲南西北部的貢山和西部的高黎貢山西藏東南部海拔1600-3000米地帶。也可能見於雲南東南部的金屏地區,作為(越南)東京西北部種羣之一部。 [4] 
紅腹咬鵑分佈圖 紅腹咬鵑分佈圖

紅腹咬鵑繁殖方式

繁殖期大約是3-4月。繁殖資料尚缺乏,Ali 和 Ripley(1970)謂,4月5日採到的雄性標本睾丸完全成熟,雌鳥的輸卵管擴大,顯示正在產卵跡象。 [4] 

紅腹咬鵑保護現狀

紅腹咬鵑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3] 
數量少,在中國列為稀有種。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5] 

紅腹咬鵑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有限,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已被列為生存近危的物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