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脅吸蜜鸚鵡伊裏安查亞亞種

鎖定
紅脅吸蜜鸚鵡伊裏安查亞亞種,羽色鮮豔,雄鳥鳥喙和眼睛之間、下巴、翅膀內側覆羽、胸部兩側均為紅色;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雌鳥臉頰、下巴、腹脅和翅膀內側覆羽均無紅色,前額和頭頂為綠色;耳羽為藍黑色,並參雜着黃色條紋狀羽毛。
拉丁學名
Charmosyna placentis ornat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亞    科
吸蜜鸚鵡亞科
Chalcopsitta屬
紅脅吸蜜鸚鵡
外文名
Red-flanked Lorikeet
中文名
紅脅吸蜜鸚鵡伊裏安查亞亞種
命名者及時間
Mayr, 1940

紅脅吸蜜鸚鵡伊裏安查亞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巴布亞島西部(蓋比島除外),伊裏安查亞西部和最北端。 [2] 

紅脅吸蜜鸚鵡伊裏安查亞亞種物種概述

主要棲息於林區和次生林、森林邊緣地帶、濕地、部分開墾過的地區和椰子園,有時也會在狹長的林區、平原地帶、沼澤地區和紅樹林活動。偶爾會前往鄰近村裝或是花園等處。在繁殖季大多成對或是組成10到20只左右的小羣體,喜歡聚集於花朵盛開的樹上;偶爾會和其他同屬的吸蜜鸚鵡一起集結覓食;生性非常活潑。主要以花粉、花蜜、花朵、軟性水果、草地植物的小種子等為食。
該亞種臀部的藍色部分較大,雄鳥咽喉上部的紅色延伸的更低。 [1] 

紅脅吸蜜鸚鵡伊裏安查亞亞種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