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胸蜂虎

鎖定
紅胸蜂虎(學名:Merops oreobates):為小型攀禽。喙細長、側扁而下彎。翅長而尖。尾長,尾羽12枚,有些種類為方形尾,有些種類的重要尾羽伸長呈細尖;尾脂腺裸出。前趾基部併合,後爪較中爪為短。體羽華麗,上體綠色,胸腹部紅色。自眼先過眼至耳羽有以寬黑帶。因嗜食蜂類而得名。
飛行敏捷,善於在飛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點、季節而異,除蜂類外,亦捕食象甲、、蜻蜓、白蟻、鱗翅類等昆蟲以及甲殼類動物。常棲於枝頭或電線等地靜伺,一旦飛蟲臨近,迎飛而啄食。在土崖鑿穴為巢,以不消化的骨骼等物墊於巢室底部,產2-6枚球形卵,兩性孵化及育雛。常營羣巢,常幾百對在同一巢區,一般在堤壩的高處挖洞為巢,也常營巢于山地墳墓的隧道中。
分佈於非洲高原東部:南蘇丹、烏干達邊、剛果(金)、坦桑尼亞、肯尼亞。
拉丁學名
Merops oreobates
別    名
肉桂胸蜂虎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佛法僧目
蜂虎科
蜂虎屬
紅胸蜂虎
命名者及年代
Sharpe, 1892
中文名
紅胸蜂虎
外文名
Cinnamon-chested Bee-eater

紅胸蜂虎形態特徵

紅胸蜂虎
紅胸蜂虎(9張)
紅胸蜂虎是小型攀禽。體長21釐米,體重25-29克。體羽華麗。上體綠色,有黑色眼罩般的寬眼紋,臉頰白色,黃色的喉部與黑胸帶之間往往與一非常狹窄的深藍色帶接壤。胸部桔紅色,腹部橙黃色。鳥喙角質色,腳爪肉色。 [1] 
喙細長、側扁而下彎。翅長而尖。尾長,尾羽12枚,有些種類為方形尾,有些種類的重要尾羽伸長呈細尖;尾脂腺裸出。前趾基部併合,後爪較中爪為短。 [2] 

紅胸蜂虎棲息環境

棲息於有樹林地的山坡,林緣,杉樹林,空地長滿了蕨菜的林區。 [1] 

紅胸蜂虎生活習性

紅胸蜂虎是典型的森林鳥類。單獨、成對活動或成羣活動。多在樹冠層枝葉間和花叢中飛翔和覓食。休息時多棲立於高枝頂端。起飛時常從樹頂騰空而起,再作弧形滑下,或在樹冠上空旋迴飛翔,且邊飛邊叫。白天多數時間都在空中飛翔,飛行直而快,兩翅扇動迅速,有時還伴隨着滑翔。有時進到村舍、房前屋後和果園中活動,休息時多棲於電線上、枯樹枝上或灌木上。蜂虎飛行敏捷,善於在飛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點、季節而異,除蜂類外,亦捕食象甲、榆毒娥、虻、蜻蜓、白蟻、蝴蝶等昆蟲以及甲殼類動物。 [1] 

紅胸蜂虎分佈範圍

分佈於布隆迪、剛果民主共和國、肯尼亞、盧旺達、南蘇丹、 蘇丹、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 烏干達。 [3] 
紅胸蜂虎分佈圖 紅胸蜂虎分佈圖

紅胸蜂虎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肯尼亞中部,一般是2-4月,但在非洲東部和其他大部分地區是10月至來年1月,一般是雨季剛過的很短時間內。集羣繁殖,常幾百對在同一巢區,一般在堤壩的高處挖洞為巢,常挖於林間峽谷的岸壁或坡地盤山道旁的陡壁,也常營巢于山地墳墓的隧道中。每窩產卵5-6枚,白色略帶粉紅,大小約為26×22毫米,卵形甚近球形。孵化期20天,雄鳥和雌鳥輪流負擔營巢、孵卵和育雛任務。雛鳥為晚成性。 [1] 

紅胸蜂虎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4] 

紅胸蜂虎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紅胸蜂虎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