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背紅尾鴝

鎖定
紅背紅尾鴝(學名:Phoenicurus erythronotus)是鶲科、紅尾鴝屬小型鳥類,體長14-17釐米。雄鳥前額、頭頂至後頸灰色或淺藍灰色,背、腰、尾上覆羽和下體棕紅或鏽紅色,兩翅黑褐色,翅上有大塊白斑極為醒目,眼和眼以下臉頰有一大塊黑斑,向後經耳羽、頸側一直延伸到翅端,特徵極為明顯,野外不難識別。雌鳥野外識別特徵不很突出,頭和上體褐色,翅上亦有白斑,但較雄鳥小。下體淺灰褐色而沾橙棕色,尾下覆羽淺棕色。 [1] 
紅背紅尾鴝主要棲息於多岩石的山地灌叢和針葉林中,尤以林下植物茂密的山間溪流和溝谷森林以及多灌叢的礫石灘和林緣灌叢地帶較常見,有時也活動於荒漠中的綠洲和富有灌木的沙石灘。常單獨活動,多在地上、岩石上或灌木枝頭活動和覓食,有時也見在樹上活動。性活潑。鳴聲清脆,常頻繁地上下襬尾。主要以昆蟲為食。分佈於中國、中亞山地、哈薩克斯坦南部、西西伯利亞南部,越冬於中亞南部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和印度北部。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紅背紅尾鴝
拉丁學名
Phoenicurus erythronotus
外文名
Eversmann's Redstart
Rufous-backed Redstar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鶲科
紅尾鴝屬
紅背紅尾鴝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鳴禽亞目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科
鶇亞科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Eversmann,1841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紅背紅尾鴝形態特徵

紅背紅尾鴝
紅背紅尾鴝(31張)
雄鳥夏羽頭頂、枕、後頸灰色或淺藍灰色,前額、眼先、臉頰、頸側一直到肩端黑色。背、肩、腰、尾上覆羽等上體以及頦、喉、胸和兩脅棕紅色或鏽紅色。尾羽棕色或鏽紅色,中央一對尾羽暗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具暗褐色端斑。兩翅暗褐色.翅上小覆羽、內側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小翼羽大部白色,初級覆羽中部具白色寬斑,彼此共同構成翅上大而顯著的白色翅斑。飛羽暗褐色或褐色,外翈羽緣淺灰色,臉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秋季剛換新羽後頭部具粉褐色羽緣,掩蓋了頭頂的灰色,背和下體的棕紅色亦被寬闊的灰色羽緣所掩蓋,腹和尾下覆羽皮黃色,較夏羽淡,但到冬季以後,上述羽緣亦都消退,全身羽毛又恢復到夏羽狀態。 [1] 
雌鳥上體包括頭頂、頭側、後頸、頸側以及兩翅等整個上體全為褐色或灰褐色,小翼羽幾全白色,飛羽具淡色羽緣,尤以次級飛羽較明顯,翅上覆羽缺少白斑,僅翅中覆羽具寬闊的淺棕色羽緣和一塊小的白斑,眼周有一不明顯的白環。下體淡灰褐色微綴以棕橙色,腹和肛周較淡,尾下覆羽淺棕色或黃褐色。 [1]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踱和趾亦為黑色。 [1]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跗蹠
雄性
17-21克
148-165毫米
10-12毫米
81-90毫米
67-73毫米
22-25毫米
雌性
-
150-165毫米
-
79-88毫米
64-80毫米
- [1] 

紅背紅尾鴝近種區別

相似種雄性賀蘭山紅尾鴝Phoenicurus alaschanicus)整個頭和上背藍灰色,頭側和頸側無黑色斑。區別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1] 
賀蘭山紅尾鴝 賀蘭山紅尾鴝
紅背紅尾鴝 紅背紅尾鴝

紅背紅尾鴝棲息環境

紅背紅尾鴝主要棲息於多岩石的山地灌叢和針葉林中,尤以林下植物茂密的山間溪流和溝谷森林以及多灌叢的礫石灘和林緣灌叢地帶較常見,有時也活動於荒漠中的綠洲和富有灌木的沙石灘。 [1] 

紅背紅尾鴝生活習性

行為:常單獨活動,多在地上、岩石上或灌木枝頭活動和覓食,有時也見在樹上活動。性活潑。鳴聲清脆,常頻繁地上下襬尾。 [1]  雄鳥在春季甚喧鬧。尾上下輕彈而不往兩邊甩。越冬於中海拔地帶的荒漠灌叢及林地。 [4] 
遷徙:中國為夏候鳥,4月遷來中國繁殖,10-11月遷離中國。 [1]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 [1] 

紅背紅尾鴝分佈範圍

紅背紅尾鴝世界

存在(居住地):中國、印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5] 
存在(繁殖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東亞俄羅斯、中亞俄羅斯)。 [5] 
存在(非繁殖地):阿富汗、巴林、伊朗、伊拉克、阿曼、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5] 
存在(通道):卡塔爾。 [5] 
遊蕩(非繁殖地):科威特。 [5] 
遊蕩:以色列、土耳其。 [5] 
存在和起源不確定:烏茲別克斯坦。 [5] 

紅背紅尾鴝中國

在中國分佈於新疆西部天山、西南部喀什、塔里木盆地西緣、北部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和中部及東部盆地。 [1] 
紅背紅尾鴝分佈圖 紅背紅尾鴝分佈圖

紅背紅尾鴝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石頭或樹根下面地上,巢四周常覆蓋有厚的苔蘚掩蓋,甚為隱蔽。巢底層系一些粗的枝條作巢基,然後用苔蘚和草莖混合編織而成,巢呈杯狀,內墊有羊毛和毛髮。巢的大小為外徑10-12釐米,內徑5-6釐米,高9-11釐米。深4-5釐米。每窩產卵3-6枚.卵淡綠色,被有灰褐色斑。卵的大小為18.4毫米×13.9毫米。 [1] 

紅背紅尾鴝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5]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種羣現狀:全球種羣數量尚未確定,但該物種在俄羅斯南部本地豐富,在中國罕見,在巴基斯坦冬季常見的地方相當普遍(del Hoyo等人,2005)。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