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眼魚

鎖定
紅眼魚,是脊索動物門魚綱鯉形目鯉科魚類, [3]  又名赤眼鱒; [4]  體長筒形,後部較扁,頭錐形,吻鈍。須兩對細小,體銀白,背部灰黑,體側各鱗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縱列條紋,鱗大,側線平直後延至尾柄中央,尾鰭深叉形、深灰具黑色邊緣,眼上緣有一紅斑故名紅眼魚。 [5] 
紅眼魚廣泛分佈於北歐,但蘇格蘭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則不分佈。 [6]  紅眼魚是江河中層魚類,生活適應性強;善跳躍,易驚而致鱗片脱落受傷。紅眼魚是雜食性魚類,藻類、有機碎屑、水草等均可攝食,喜食人工配合飼料。紅眼魚性成熟較早,二齡魚即可達性成熟。生殖季節一般在4-9月份。卵淺綠色,沉性。 [5] 
紅眼魚其味性温,味甘,有健中暖胃的功效,但有瘙癢性皮膚病以及內熱者不宜食用,多食易發瘡疥。 [7]  紅眼魚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值得開發馴養的優質淡水魚類。 [5] 
中文名
赤眼鱒
別    名
赤睛魚
紅眼魚
野草魚
動物界
硬骨魚綱
鯉形目
鯉科
亞    科
雅羅魚亞科
赤眼鱒
分佈區域
歐洲和西亞淡水域的植物中間
食    物
植物、小動物和昆蟲

紅眼魚生物學特徵

1、外形特徵
體長筒形,後部較扁,頭錐形,吻鈍。須兩對細小,體銀白,背部灰黑,體側各鱗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縱列條紋。鱗大,側線平直後延至尾柄中央。尾鰭深叉形、深灰具黑色邊緣。眼上緣有一紅斑故名赤眼、紅眼魚。
2、生活習性
江河中層魚類,生活適應性強。善跳躍,易驚而致鱗片脱落受傷。
3、食性
雜食性魚類,藻類、有機碎屑、水草等均可攝食,喜食人工配合飼料。
4、繁殖習性
赤眼鱒性成熟早,二齡魚即可達性成熟。生殖季節一般在4-9月份。卵淺綠色,沉性。

紅眼魚形態特徵

赤眼鱒體修長,略呈圓筒狀,體色銀白,因眼上緣有一紅斑而得名。 [1] 
紅眼魚(Scardinius erythrophthalmus) 紅眼魚(Scardinius erythrophthalmus)
頭小。吻圓鈍,兩側各有一可活動的三角形小側葉,吻皮向腹面擴展,蓋住上頜,邊緣成流蘇狀。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與下頜分離,前緣腹面有一橫帶,上被小乳突。兩頜具薄角質緣。須2對;吻須位於吻側溝的始端,較眼半徑長;口角須頗小,隱於口角內。鼻孔周圍有白色小顆粒,疏密不一。側線鱗36-38個。體背和側部青灰色,雜雲紋斑,腹部灰白。背鰭上部和臀鰭中部灰黑;尾鰭下緣黑色,其餘淺灰色。眼為紅色。

紅眼魚近種區別

紅眼魚
青魚
麥穗魚
馬口魚
——
體長可達1450毫米。
體長37~102毫米。
——
體色銀白,眼上緣有一紅斑。
體背及兩側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鰭均呈黑色。
體背部及體側上半部銀灰微帶黑色,腹部白色。體側鱗片後緣具新月形黑紋。各鰭鰭膜灰黑。
馬口魚體長而側扁,體高略小於或等於頭長,腹部圓。
體修長,略呈圓筒狀。
其體粗壯,略呈圓筒形,腹部圓,無腹稜;頭中大,稍平扁,頭長一般小於體高;吻短,稍尖,吻長大於眼徑。
體背部及體側上半部銀灰微帶黑色,腹部白色。體側鱗片後緣具新月形黑紋。各鰭鰭膜灰黑。
生活時背部灰黑,腹部銀白。頰部及偶鰭和尾鰭下葉橙黃,背鰭的鰭膜帶有黑色斑點,體側具有10-14道淺藍色垂直斑條。
紅眼魚 紅眼魚
青魚 青魚
麥穗魚 麥穗魚
馬口魚 馬口魚

紅眼魚生長習性

赤眼鱒為廣温性經濟魚類,廣泛分佈於我國不同緯度的淡水水域。在不同的水域生長速度不同:長江水系種羣的體長生長速度最快,較黑龍江水系種羣快2~3倍,達到相同體長要比珠江水系種羣快約一年。赤眼鱒的體長生長速度在低齡階段較快,隨年齡增加,體長生長速度逐漸變慢;體長生長加速度呈減速上升趨勢。3齡以前赤眼鱒全長生長速度較高,以後便逐漸緩而趨向最大值。體質量生長曲線近似S形,在拐點前質量增加迅速,拐點後增加變緩。赤眼鱒全長增長的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有拐點,生長速度隨年齡增長而遞減。出生時全長生長速度最高,年齡越大,全長生長越慢。 [1] 

紅眼魚魚苗培育

1、池塘培育
培育方法與家魚相同。
⑴池塘準備 本試驗使用池塘為普通片石池塘。在放苗前7天,按常規方法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水源為邕江水,進水用密網過濾,培育水質。
⑵魚苗放養 在受精卵孵化出膜72小時後,魚苗遊動能力好,腸管完全形成,放苗下塘。由於赤眼鱒水花細嫩,水質的培育很重要,下塘頭5天,可投餵黃豆漿或熟蛋黃。之後過渡到豆粉、魚苗粉料,後期可投餵人工配合飼料,吃食為集羣吃食。
2、水泥池培育
因為第1、2批次孵化魚苗較少,決定在水泥池培育。
⑴水泥池準備 在放苗前2天,漂白粉消毒,加註邕江水,進水過濾,經檢驗毒性消失後下苗。
⑵魚苗放養 清水下池,水池配充氣機,必要時充氣增氧。魚苗下池後,投餵熟蛋黃,5天后,投餵鰻魚料,後期可投餵魚苗浮性料。期間,視水質變化及時衝換水,充氣增氧。

紅眼魚繁殖習性

紅眼魚 紅眼魚
赤眼鱒產漂浮性卵,各水系的繁殖季節有所差異,一般為4~9月,以6~7月為盛產期。繁殖的適宜水温為22~28℃。赤眼鱒初次性成熟年齡為2冬齡, 3~5齡魚的絕對繁殖力隨着年齡和體質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對繁殖力雖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 [1] 
網箱飼養已達性成熟年齡的赤眼鱒性腺成熟係數大於池養及江河野生魚。赤眼鱒為單精受精,在18秒內可以完成精子入卵過程。赤眼鱒的胚胎髮育過程和發育期的特徵與鯪魚、鰱魚等硬骨魚類相似,屬不完全卵裂(盤狀卵裂)。在水温22~24℃條件下,受精後約25分鐘,卵內的原生質向動物極移動、集中,在卵黃表面形成隆起的胚盤;受精後約50分鐘,進入四細胞期;受精後約5小時,進入囊胚期;受精後約8小時進入原腸晚期;受精後約11小時胚孔封閉;受精後約15小時眼囊基出現,肌節約8~9對;受精後約17小時,尾芽進一步拉長;受精後31~35小時,仔魚陸續脱膜孵出。
以人工配合飼料和青料結合,在池塘、親魚池或網箱培育均可,並搭配少量鰱魚或鱅魚;5~7月為催產季節,採用一次注射可以大大提高親魚產後成活率;赤眼鱒性情急躁、善跳躍,自然產卵後親魚成活率明顯高於人工授精法。赤眼鱒受精卵孵化、魚苗魚種培育方法基本與四大家魚相同,不同之處為分池培育時,應儘量將同一規格放於同一培育池, 因為赤眼鱒搶食性強,避免規格差異逐漸加大。 [1] 

紅眼魚病害防治

赤眼鱒赤皮病
又叫赤皮瘟、擦皮瘟,魚體體表無損時,病原體難以侵入魚的皮膚:只有當魚體受嚴重擠壓或機械損傷,或體表被寄生蟲寄生而受損時,病原菌容易乘虛而入,引起發病。症狀:病魚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發炎、黏液變色,尤其魚體腹部和兩側最明顯,呈塊狀病灶,背鰭或全部鰭基部充血,鰭的末端腐爛,鰭條間組織被破壞。嚴重時可腐爛至骨,病魚身體瘦弱,不吃食,春末夏初較為常見。
預防措施:
①捕撈和運輸種苗時,操作要細心,儘量減少魚苗的受傷程度。
②放養前剔除明顯受傷的魚種。
③用5~10毫克/升濃度漂白粉浸泡10~20分鐘。
④發病季節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全池潑灑,使水體分別呈1毫克/升、0.3毫克/升濃度,每半月一次。
治療方法:
①全池遍灑漂白粉或二氧化氯,使水體分別呈1.2毫克/升、0.5毫克/升的濃度,隔天一次,連續2次。
②把病魚放入2%~5%的食鹽水內浸洗10~20分鐘。
③用氟哌酸拌料投餵,按池內魚體總重計算,第一天每50千克魚用藥5克,第二天用藥量減半,加喂藥餌時應制成軟顆粒投餵療效更好。
赤眼鱒細菌性爛鰓病
發生爛鰓病的池塘水質普遍較差,在魚種培育階段較多,成魚養殖中也有發生,往往與細菌性腸炎和寄生蟲性鰓病同時發生。
症狀:病魚體色發黑,離羣獨遊,常浮於水面,受驚後緩緩下沉,撈起病魚後發現鰓絲從邊緣起腐爛,甚至透明,俗稱"開天窗"。
預防措施:
①注重改善養殖環境,合理投餵,視養殖塘口養殖產量高低、水質、水温等具體條件靈活確定預防藥物使用的品種和間隔時間,生長旺季每月使用1~2次藥物,內服和全池潑灑綜合運用,清除食台殘渣。5~9月間不定期用漂白粉等消毒食台。
②注排水系統完善,患病塘口的池水不能流入其他池塘,患病魚應深埋或煮熟投餵畜禽。
③高温季節全池潑灑生石灰不少於2次,淤泥厚、水質差、載魚量大的塘口每月施生石灰一次,用量為15~20千克/畝·米。
④從4月開始進行預防,每隔半月用二溴海因0.1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2毫克/升全池(箱)潑灑消毒1次。
治療方法:
①要結合水質調節,先用"殺菌紅"水體消毒一次,然後內服"魚康寶"5~7天,至不再死魚後可換水一次,並再用一次水體消毒劑,保持透明度在30釐米以上。
②外用。用二溴海因0.3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45毫克/升全池(箱)潑灑,隔天再用一次。
③內服。在飼料中添加0.05%的恩諾沙星氟苯尼考製成藥餌飼料。
赤眼鱒細菌性出血病
赤眼鱒得細菌性出血病的情況較少,但已有發生。病程短,死亡率高,往往損失很大。病魚表現為眼眶邊緣有絲狀或溝狀出血,胸腹部有大塊出血狀,發病的池塘一般底質較差,底泥發臭,水質較差。
治療方法:①每畝1米水深水體用殺菌紅200毫升全池潑灑,隔天再用一次。②飼料中添加"魚康寶"殺滅體內細菌,用"高穩易還原Vc"提高魚體免疫力,連用3~5天可治癒,之後再用兩天鞏固療效。⑧病癒後要使用微生物製劑,如淨水複合菌、益菌消毒劑等,改善水質,以防再次發病。
赤眼鱒寄生蟲性鰓瓣病
主要是剁管蟲、車輪蟲、指環蟲等,此病赤眼鱒在魚種到養殖階段均有發生。
症狀:指環蟲病除了夏季高温季節沒有發生外,春、秋、冬季均有發生,病情嚴重時魚會停止攝食,同時容易發生缺氧浮頭,鏡檢時在一個視野下發現5個以上的蟲子就應該及時用藥。車輪蟲病在夏秋季節較為流行,病魚容易缺氧,首先表現為吃食減少,鏡檢可在鰓及鰭條、尤其是尾鰭上發現大量車輪蟲。
治療方法:
①魚種放養前用8毫克/升濃度的硫酸銅浸浴,在水温10~20℃時浸浴20分鐘左右。發病季節定期在食場周圍用硫酸銅、硫酸亞鐵掛袋。發病時用5∶2的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全池遍灑,使池水呈0.7毫克/升濃度。
②指環蟲原體引起魚病採取徹底清塘和魚種浸洗。清塘用90%的晶體敵百蟲全池遍灑,使池水成0.2~0.5毫克/升濃度。魚種在放養前用20毫克/升高錳酸鉀浸洗,水温10~20℃時浸洗20~30分鐘。
③每畝1米水深用聚維酮碘200~300毫升,第二天用"百蟲克"150~200毫升。
④內服,飼料中按幹分之一的比例加入"魚蟲快克",連用3~5天。
赤眼鱒中毒
由於赤眼鱒屬於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很容易對有毒物質產生富集。隨着工業有毒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農田中農藥使用濃度的提高、生活污水的大量直接流入漁業水域、自身污染的加重、養殖水體的富營養化及添加劑的亂用等,更增加了赤眼鱒中毒、畸變、商品質量降低甚至大批死亡的危險。赤眼鱒受毒物的危害主要有三條途徑:一是水源水質不好,進水時,注入了有毒污水;二是通過食物或直接從水體中吸入了有毒物質,部分有害物質富集,組織器官受到破壞,造成生理機能代謝失調,嚴重時可致死;三是防治病蟲害時,藥量超標使用。
症狀:不同藥物對赤眼鱒的毒害不相同,其表現亦不一樣,較為明顯的有體表充血、發紅,尾鰭顫動不定,鰓蓋張開,遊動失常或翻滾、急竄或側仰,最後進入麻痹昏迷狀態,側躺在淺水處,乃至死亡。
防治方法:
①加強水源監測工作,嚴格掌握注入水的質量。
②病害防治時,準確丈量水體,對症下藥,根據用藥的品種、天氣、水温等選用正確的治療方法:對混套養殖赤眼鱒的病害防治同樣如此,對部分敏感性較強的藥物應慎重使用,從而減少藥害。
③對輕度中毒的赤眼鱒,應及時撈出放於無毒水體中暫養。
④對赤眼鱒中毒較重的養殖池,應在處理的同時清除底泥,待藥性消失後方可繼續飼養。
⑤凡自己加工(或購買)的赤眼鱒餌料,配方要合理、科學,更不得添加禁用藥物。平時投餵的魚、蝦等動物性餌料以及購買的配合飼料,都應查明來源,防止誤用有污染的(或有毒)餌料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紅眼魚營養價值

赤眼鱒含肉率平均為74.64%±0.43%,鮮樣肌肉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鈣和磷分別是75.42%、18.05%、4.95%、0.50%和0.48%;肌肉乾物質中粗水分、粗蛋白質量分數、粗脂肪質量分數、灰分質量分數、鈣和磷分別為30.75%、72.52%、15.35%、0.08%、0.86%和1.28%;18種氨基酸總含量為74.89%(質量分數,幹樣),其中10種必需氨基酸的總量為34.54%,佔氨基酸總量的46.12%,4種鮮味氨基酸的總含量為27.89%。赤眼鱒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值得開發馴養的優質淡水魚類。 [2] 
參考資料
  • 1.    赤眼鱒生物學研究進展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7-03-09]
  • 2.    楊四秀; 鄭陶生. 赤眼鱒的含肉率和營養價值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10
  • 3.    赤眼鱒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引用日期2023-06-21]
  • 4.    少牛編著,特效釣餌200種,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第31頁
  • 5.    紅眼魚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1]
  • 6.    (英)阿爾德頓著,池塘觀賞魚鑑賞養殖手冊,科學普及出版社,2012.01,第63頁
  • 7.    安然,文勝編著,食物禁忌與相剋,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08,第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