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韭蘭

鎖定
小韭蘭學名玫瑰韭蓮(Zephyranthes rosea Lindl.),石蒜科葱蓮屬植物,又名風雨花。 [2]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球形,基生葉常數枚簇生,線形,扁平,花單生於花莖頂端,下有佛焰苞狀總苞,花玫瑰紅色或粉紅色,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色,花期夏秋。韭蓮喜温暖、濕潤、陽光充足,亦耐半陰,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原產於哥倫比亞和秘魯,中國引種栽培供觀賞,常置於庭園、花壇邊。
中文名
小韭蘭
別    名
風雨花
拉丁學名
Zephyranthes rosea Lind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亞    目
百合亞目
石蒜科
葱蓮屬 [4] 
玫瑰韭蓮
分佈區域
南美和我國

小韭蘭形態特徵

韭蓮
韭蓮(9張)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球形,直徑2-3釐米。基生葉常數枚簇生,線形,扁平,長15-30釐米,寬6-8毫米。花單生於花莖頂端,下有佛焰苞狀總苞,總苞片常帶淡紫紅色,長4-5釐米,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長2-3釐米;花玫瑰紅色或粉紅色;花被管長1-2.5釐米,花被裂片6,裂片倒卵形,頂端略尖,長3-6釐米;雄蕊6,長約為花被的2/3-4/5,花葯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數,花柱細長,柱頭深3裂。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色。花期夏秋。 [1] 

小韭蘭生長環境

韭蓮喜温暖、濕潤、陽光充足,亦耐半陰。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

小韭蘭分佈範圍

原產於南美的哥倫比亞和秘魯。 [3] 

小韭蘭主要價值

中國引種栽培供觀賞,常盆栽,置於庭園、花壇邊裝飾。

小韭蘭栽培技術

小韭蘭繁殖技術

韭蓮以種子繁殖為主,可用分株法或鱗莖栽植,全年均能進行,但以春季最佳。只要將球根掘起,每處植3-5個球,澆水保持適當的濕度,極易成活。掘取球根時,注意勿使球根受傷。若帶有太多葉片及花莖,將上部剪除,保留完整的球根及6-8釐米的葉片種植即可。若球根已萌發花蕾,分枝後充分澆水,仍能開花。

小韭蘭栽培方法

栽培土質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花壇緣栽每1穴植3-5個球,穴距約15釐米,盆栽每17釐米盆植5-7個球,栽植後注意灌水保持濕度。
栽培地點要日照充足,廕庇處不易分生子球,也不容易開花。肥料可使用有機肥料如油粕、堆肥或氮、磷、鉀肥料,每2-3個月施用1次,按比例增加磷、鉀肥,能促進球根肥大,開花良好。植株叢生而顯擁擠時,必須強制分株。生性強健,耐旱抗高温,栽培容易,生育適温為22-30度。
栽植深度以鱗莖頂端稍露出為度,2~3年分球一次。盆栽要有充分陽光和肥水。一批花謝後,應控水50~60天,然後恢復正常供水。如此乾濕交替,可促使多次開花,一年可開花2~3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