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

鎖定
基於氣體對紅外光吸收的郎伯--比爾吸收定律,採用國際上最新的NDIR技術, 如電調製紅外光源、高靈敏度濾光傳感一體化紅外傳感器、高精度前置放大 電路、可拆卸式鍍膜氣室,局部恆温控制技術等,實現不同濃度、不同氣體 (SO2、NOX、CO2、CO、CH4等)的高精度連續檢測。
中文名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
外文名
Infrared Gas Analyser
別    名
高頻電波氣體分析儀
定    律
郎伯--比爾吸收定律
採    用
國際上最新的NDIR技術
氣    體
(SO2、NOX、CO2、CO、CH4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工作原理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是利用紅外線進行氣體分析。它基於待分析組分的濃度不同,吸收的輻射能不同.剩下的輻射能使得檢測器裏的温度升高不同,動片薄膜兩邊所受的壓力不同,從而產生一個電容檢測器的電信號。這樣,就可間接測量出待分析組分的濃度。
1.比爾定律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是根據比爾定律製成的。假定被測氣體為一個無限薄的平面.強度為k的紅外線垂直穿透它,則能量衰減的量為:
(比爾定律)
式中:I--被介質吸收的輻射強度;
--紅外線通過介質前的輻射強度;
k--待分析組分對輻射波段的吸收係數;
C--待分析組分的氣體濃度;
L--氣室長度(赦測氣體層的厚度)
對於一台製造好了的紅外線氣體分析儀,其測量組分已定,即待分析組分對輻射波段的吸收係數k一定;紅外光源已定,即紅外線通過介質前的輻射強度
一定;氣室長度L一定。從比爾定律可以看出:通過測量輻射能量的衰減I,就可確定待分析組分的濃度C了。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儀器介紹

CO:0.3%,1%,5%,20%,50%,100%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技術參數

測量範圍:
CO2:1000ppm,2000ppm,5000ppm,1%,5%,25%,100%
SO2:1000ppm ,2000ppm,8000ppm,5%,30%,100%
CH4:1%,4%,25%,50%,100%
CO:0.3%,1%,5%,20%,50%,100%
NO:1000ppm,2000ppm,0.5%,1%,5%,25%,100%
(可根據用户的要求定製,並可提供H2O,N2O,NH3,R134等氣體分析儀)
◆ 精度:∠2%FS
◆ 穩定性:∠2%FS
◆ 工作温度:0-50℃
◆ 輸出:模擬4-20mA或1-5VDC線性 數字RS232(標準)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原理簡介

該儀器屬於不分光式紅外線氣體分析器,其工作原理是基於某些氣體對紅外線的選擇性吸收。儀器採用單光源、單管隔半氣室及先進的檢測器,工藝好、分析精度高、穩定性好。採用先進的數字處理技術,全新的液晶顯示畫面。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主要特點

標準19機箱,能安裝在成套設備中 大屏幕LCD顯示,全中文菜單操作,且有操作提示功能,操作簡單、高效 手動/自動零/終點校準、 全數字化處理,更加準確穩定可靠 標準RS232數字通訊功能,可直接與電腦或DCS連接 輸出為同步、隔離的(0/2/4-20)mA及(0/0.5/1-5)V信號可選,默認為(4-20)mA和(1-5)V,電流輸出負載≤400Ω,電壓輸出負載≥250Ω
適用於化工、水泥、冶金、電廠等不同領域的氣體分析;根據客户不同應用領域的要求,如測量範圍、響應時間、供電特點等,實現對不同濃度、不同氣體(SO2、NOX、CO2、CO、CH4、N2O等)的高精度連續檢測和記錄;可為用户集成系統應用方案,如化工過程控制、連續污染物檢測系統(CEMS)等。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儀器簡介

JNYQ-I-91系列紅外氣體分析儀採用進口紅外變送器及先進的數字處理技術,實現對CO2、CO、CH4、NH3、NOX、SO2、SF6、碳氫等多種氣體的連續自動快速在線檢測。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儀器特點

採用進口紅外傳感器,壽命長、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
自帶精密過濾器,大大提高傳感器使用壽命
上下限控制點可在全量程範圍內任意設置
數據備份、數據恢復功能
標準4-20mA或0-5V輸出
標準RS232/RS485通信
全中文操作菜單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技術指標

精 度:≤±2%F.S
穩 定 性:零點漂移:±1.5%F.S/30d
量程漂移:±1.5%F.S/30d
樣氣流量:500mL/min
樣氣壓力:0.1Mpa≤入口壓力≤0.25Mpa
輸出信號:4~20mA或0~5VDC可選
觸點容量:24VDC,1A
工作環境:温度:-5℃~+45℃
濕 度:≤90%RH
外形尺寸:常規:483(寬)×177(高)×360(深)
開孔尺寸:常規:451(寬)×178(高)
重 量:約6.5kg

紅外線氣體分析儀測量範圍

檢測氣體
檢測最小量程
檢測最大量程
一氧化碳CO
0-5000ppm
0-100%
二氧化碳CO2
0-100ppm
0-100%
氨氣NH3
0-1%
0-100%
甲烷CH4
0-500ppm
0-100%
HC
0-500ppm
0-100%
NOX
0-300ppm
0-5000ppm
SO2
0-300ppm
0-50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