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麥克阿瑟

鎖定
約翰·麥克阿瑟,英國軍官,為澳大利亞引進了第一批西班牙美利奴羊
本    名
John·Macarthur
出生地
普利茅斯
出生日期
1767年9月3日
逝世日期
1834年4月11日
主要成就
為澳大利亞引進美利奴羊
人物生平
約翰·麥克阿瑟簡介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 約翰·麥克阿瑟簡介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
約翰·麥克阿瑟是新南威爾士州的軍官,於1791年攜帶妻子伊麗莎白和一個幼兒來到澳大利亞。麥克阿瑟是一個有辦法的人,進行各種改良殖民地農業的實驗。他在日記中寫道:“在距離地球其他文明地區如此遙遠的這個小小居民點,是不會有最終成功的希望,除非它能生產一種用於出口的原料。這種原料必須用最少的人就能生產出來,而需求量卻很大,並且還要能經得起長距離海運。”他認為這種產品是羊毛。1797年,他為澳大利亞引進了一些西班牙種的美利奴羊,自此,澳大利亞有了第一批美利奴羊。1802年他抓住這個機會説服國務大臣卡姆登伯爵,使他相信在新南威爾士生產細羊毛可獲大利。麥克阿瑟回到悉尼,帶有卡姆登給金總督的一道命令,要他在悉尼西南四十里的老牧場授予麥克阿瑟一萬英畝土地,這個牧場後來被命名為卡姆登。1805年,麥克阿瑟又從英格蘭的克尤皇家繁殖場搞來另外一些綿羊品種,進行飼養試驗,取得了優良品種。他不久就證明,用他那樣一片土地上的牧草餵養美利奴綿羊,生產的羊毛在質量和價格上都可以同西班牙和日耳曼各邦出產的羊毛競爭。由此開始了澳大利亞大規模的養羊業。到19世紀30年代,大批的羊羣出現在東澳大利亞和範迪門。這樣,出現了史家所稱之“牧羊業大躍進”(the greats guatting rush)。畜牧業的大躍進,在頗大程度上推動了澳大利亞社會的進步。澳大利亞著名學者漢考克(hancook)教授説:“羊毛使澳大利亞成為一個有償付能力的國家,並最後成為一個自由國家。”從此,澳大利亞開始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圖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