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紀念碑

(2013年查明哲執導話劇)

鎖定
《紀念碑》是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製作的話劇。該劇由查明哲執導,王顥樺、夏力薪查文浩張碩主演,於2013年8月3日在國話小劇場演出 [1] 
該劇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位深受戰亂之苦的女人梅加,救出了面臨死刑的敵方士兵斯科特,迫使他找到了被其姦殺後埋葬的愛女和另外22具少女的屍體,並用屍體搭建起一座揭露戰爭真相的紀念碑 [1] 
中文名
紀念碑
類    型
話劇
演出時間
2013年8月3日
演出地點
國話小劇場
導    演
查明哲
編    劇
考林·魏格納
主    演
王顥樺
夏力薪
查文浩
張碩
製作方
中國國家話劇院

紀念碑劇情簡介

一位深受戰亂之苦的女人梅加,有條件地救出了敵方士兵、死囚斯科特,迫使他找到了被其姦殺後埋葬的愛女和另外22具年輕女人的屍體,並用屍體搭建起一座揭露戰爭真相的紀念碑。曾經拒絕道歉的斯科特請求原諒,梅加原諒了這個殺害自己女兒的罪人,這是遠比復仇要艱難的選擇 [2] 

紀念碑演職員表

紀念碑演員表

紀念碑職員表

出品人 周予援
監製 景小勇、王曉鷹、戈大立、羅大軍、白雪峯
導演 查明哲
編劇 考琳·魏格納、吳硃紅(翻譯)
道具 袁良久
造型設計 蔣麗莉
服裝設計 汪又絢
燈光 邢辛
展開
舞美設計:羅江濤
音響設計:嚴貴和
形體設計:張平
舞台監督:霍文發
演出統籌:楊帥
宣傳統籌:喬宗玉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3] 

紀念碑角色介紹

  • 梅加
    演員 王顥樺 ;夏力薪

    中年婦女,她的女兒是被斯科特姦殺的23名受害者之一。她把斯科特從行刑的電椅上救下,條件是斯科特要像奴隸一樣服從於她。她迫使斯科特找到了被其姦殺後埋葬的愛女和另外22具年輕女人的屍體,並用屍體搭建起一座揭露戰爭真相的紀念碑。

  • 斯特科
    演員 查文浩 ;張碩

    19歲,士兵、死囚,戰爭期間姦殺了23名女子。梅加的救贖讓他麻木的心臟開始慢慢復甦,他感受到疼痛,感受到愛。他回憶起自己犯下的罪行,回憶起每個被他迫害的年輕女孩的模樣,用犯下罪惡的雙手,挖出一具具屍體。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2]  [4] 

紀念碑幕後製作

演員輪換
《紀念碑》是兩個人的戲,導演查明哲會一次起用4個演員。因為《紀念碑》是一出1小時50分鐘的戲,兩個演員幾乎要各自説上55分鐘的台詞。而且,這兩個角色又複雜,非常考驗體力和演技 [4] 
舞台美術
《紀念碑》中將戰爭廢墟搬到了舞台上,用樵木和廢墟、氤氲的煙霧建構起的舞台佈景 [5]  。一個寫意抽象的佈景要完成多達五個的場景,以及一年四季的背景轉換。其中包括被戰火燒燬坍塌的房屋,貧瘠的土地以及簡陋的居所等 [6] 
排演意圖
導演認為《紀念碑》是一次在廢墟上的跋涉,是一次在人性荒原上的跋涉。排演該劇是出於對戰爭的反思、對人性的探討。普遍意義上的戰爭,無論什麼旗幟下的戰爭都是非人道的。《紀念碑》意在以充滿感性的戲劇方式將戰爭中的人性表現出來 [7] 

紀念碑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13年
2013年全國小劇場戲劇
優秀劇目獎
《紀念碑》
獲獎 [8] 
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
優秀演出獎

紀念碑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
演出地點
演出劇場
2013年8月3日至17日
北京(2013消夏戲劇廣場)
國話小劇場 [1] 
2013年8月21日至23日
北京(中國小劇場戲劇優秀劇目展演)
國話先鋒劇場 [2] 
2013年8月
北京(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
國話先鋒劇場 [9] 
2014年4月
北京(2014國話小劇場演出季)
國話小劇場 [10] 
2014年12月12日
重慶
國泰大劇院 [11] 

紀念碑作品評價

《紀念碑》是兩個人的戲,一個是失去女兒一心復仇的母親,一個是在戰爭中變成冷酷殺人機器的男人。女人要從男人口中得出女兒被殺的真相,男人因女人而得以苟延殘喘活下去。這種極簡主義讓故事看上去更像是一場關於人性的試驗。
劇照
劇照(5張)
選擇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一種典型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只不過這種存在主義被放在戰爭的大背景下來探討,它首先要反思的還是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在戰爭中人的選擇變成了身不由己,導演在改編中並沒有明確指出誰是正義的一方,斯科特也認為他不在乎誰勝利,重要的是活下去。這裏沒有對勝利、對崇高的頌揚,只是人性在高壓下的扭曲變形。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這部戲在精神內核上還是延續西方對現代化後果的反思,人類早已不是曾經引以為傲的萬靈之長、宇宙價值的尺度。劇尾,23件白裙冉冉升起構築成充滿象徵意味的紀念碑,實際上就是人類自身惡果的觸目驚心的展示。它提醒人們,人類的狂妄隨時會成為災難的導火線,像斯科特所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導演在改編時刻意淡化了時代的背景,因為戰爭、復仇是人類命運永恆不變的經典母題,換個國家、換個種族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除了對戰爭的反思,《紀念碑》同時還討論了另外一個經典命題:寬恕。梅加從電刑椅上救下斯科特,並不是原諒他的罪惡,而是自己充當上帝開始親自審判。開始斯科特對所謂的寬恕不屑一顧,他認為自己的罪行既不能讓死人復活又不能讓自己變成好人,可是當梅加對他的照顧讓他的人性開始復甦之後,他意識到自己殘忍的行為所造成的傷害,他跪在梅加腳下乞求原諒。而這時,這場試驗的導演梅加卻再也忍不住悲憤差點用鐵鍁殺了他。這樣一正一反的對比就形成了巨大的戲劇張力。
如果是一般的復仇主題戲劇,通過梅加的手殺死斯科特即可作為故事的結尾。可是《紀念碑》並沒有這樣,而是讓斯科特再次死而復生,讓梅加從極端狂怒中清醒過來,她原諒了這個殺害自己女兒的罪人,這是遠比復仇要艱難的選擇。而正是這種選擇讓整部戲產生了一種真正的崇高感。
兩個人的戲劇很難寫,可是《紀念碑》在兩個小時內並不讓人覺得拖沓冗長,相反它一直在製造強烈的戲劇情境並讓觀眾沉浸其中。一方面得益於演員精湛的演繹,一方面在於其將深刻反思融入日常化的台詞,不故作高深又能讓人體會到背後的寓意 [12] (《北京青年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