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糙果紫堇

鎖定
糙果紫堇(Corydalis trachycarpa Maxim.)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塊根成束,棒狀,長達4釐米,粗達5毫米。生長於海拔3300-4200米高山草地或多石礫處。
中文名
糙果紫堇
拉丁學名
Corydalis trachycarpa Maxim.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紫堇屬
糙果紫堇
分佈區域
甘肅、青海東部、四川西北部至西南部和西藏東北部

糙果紫堇形態特徵

糙果紫堇
糙果紫堇(6張)
粗壯直立草本,高(15-)25-35(-50)釐米。鬚根多數成簇,棒狀增粗,長達8釐米,上部粗約2毫米,下部粗達5毫米,具少數纖維狀分枝,根皮黃褐色,裏面白色。莖 1-5,具少數分枝,上部粗壯,下部通常裸露,基部變線形。基生葉少數,葉柄長達10釐米,上部粗壯,下部2/3漸細,葉片輪廓寬卵形,長2.5-3(-6)釐米,寬2-2.5(-4)釐米,二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片通常3-4對,具長0.3-0.8釐米的柄,第二回深裂片無柄,深裂,小裂片狹倒卵形至狹倒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0.5-1釐米,先端具小尖頭,背面具白粉;莖生葉1-4枚,疏離互生,下部葉具柄,上部葉近無柄,其他與基生葉相同。總狀花序生於莖和分枝頂端,長3-10釐米,多花密集;苞片下部者扇狀羽狀全裂,上部者扇狀掌狀全裂,裂片均為線形;花梗明顯短於苞片。萼片鱗片狀,邊緣具缺刻狀流蘇;花瓣紫色、藍紫色或紫紅色,上花瓣長2.5-3.2釐米,花瓣片舟狀卵形,先端飩,背部雞冠狀突起高1-2毫米,自先端開始至瓣片中部消失,距圓錐形,鋭尖,長為花瓣片的2倍或更多,平伸或彎曲,下花瓣長1-1.3釐米,雞冠狀突起同上瓣,下部稍呈囊狀,內花瓣長0.9-1.1釐米,花瓣片倒卵形,具1側生囊,爪與花瓣片近等長;雄蕊束長7-9毫米,花葯極小,黃色,花絲披針形,膜質,白色,蜜腺體貫穿距的2/5;子房綠色,橢圓形,長2-4毫米,具肋,肋上有密集排列的小瘤,胚珠2列,花柱比子房長,柱頭雙卵形,上端具2乳突。蒴果狹倒卵形,長0.8-1釐米,粗約3毫米,具多數淡黃色的小瘤密集排列成6條縱稜。種子少數,近圓形,黑色,具光澤。花果期4-9月。 [1]  [3] 

糙果紫堇生長環境

糙果紫堇
糙果紫堇(5張)
生長於海拔(2400-)3600-4800(-5200)米的高山草甸、灌叢、流石灘或山坡石縫中。 [1] 

糙果紫堇分佈範圍

糙果紫堇實物圖
糙果紫堇實物圖(7張)
分佈於甘肅(西達嘉峪關,東至夏河)、青海東部、四川西北部至西南部和西藏東北部。 [1] 

糙果紫堇主要價值

根可治感冒發燒、炎症。 [1] 
藥名:糙果紫堇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糙果紫堇的全草。
功效:解表退熱、清熱利濕。
主治:用治風熱外感。治膽經濕熱引起的寒熱往來、口苦、兩脅脹滿等。
性味歸經:辛、苦,寒。入肺、脾、膽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15克。
別名:甲多網巴(四川阿壩地區)。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糙果紫堇相關變種

本種變異雖大,其水平和垂直分佈的幅度也最大,但與下二變種一樣,其子房、蒴果的特徵是穩定的。 [1] 
白穗紫堇(雲南植物研究)(變種)甲多網巴(四川藏語)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花白色或淡黃色,內花瓣先端紫黑色;蒴果的瘤稜明顯;柱頭具2乳突。
分佈於青海東南部(貴南、同德、河南、玉樹、雜多)和四川西北部(石渠、德格),生長於海拔3900-4500米的高山草甸。 [1] 
淡花黃堇(雲南植物研究)(變種)省格巴格(藏語)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花白色或淡黃色,內花瓣先端紫黑色;蒴果的瘤稜不顯;柱頭具8個乳突。
分佈於西藏東北部(類烏齊、比如、索縣),生長於海拔3500-4800米的高山礫石灌叢草甸近水處。很有可能是C. trachycarpa Maxim.和C. nigro-apiculata C. Y. Wu的天然雜交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