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

鎖定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glucorticoid induced glaucoma GIG ),又稱皮質類固醇青光眼,簡稱激素性青光眼,是指長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glucorticoid GC 或簡稱激素)引起的繼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外文名
glucorticoid induced glaucoma GIG
別    名
皮質類固醇青光眼
常見發病部位
眼部
常見病因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
傳染性
無傳染性
西醫學名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
疾病分類
眼科
簡    稱
激素性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疾病名稱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疾病分類

眼科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疾病概述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glucorticoid induced glaucoma GIG ),又稱皮質類固醇青光眼,簡稱激素性青光眼,是指長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glucorticoid GC 或簡稱激素)引起的繼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由於GC在臨牀上使用較為普遍,自1954年首次報告以來,GIG發病有增多之勢,由於GIG的表現常被原發疾病的症狀所掩蓋,加之多數患者眼壓升高緩慢而不易查覺,因而漏珍或誤診時有發生。GIG大多由局部長期使用GC滴眼劑所引起,GC滴眼劑具有較好的消炎、止癢及減輕結膜充血的作用,在治療春季結膜炎,慢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沙眼、結膜充血及前葡萄膜炎等眼病時,可加用GC滴眼劑,可較快減輕症狀,由於此類藥品副作用較大,眼科醫生對此多有戒備,不會讓病人長期使用,和抗生素滴眼劑一樣,購買此類藥品並無嚴格限制,一般藥店均能買到,普遍存在使用不當或濫用的情況,有資料顯示,GIG患者大多由自購和長期使用GC滴眼劑所造成。須知GC在多數情況下只能減輕症狀而不能治療病因,它的副作用除引起眼壓升高外,還可降低局部抵抗力、誘發藥物性白內障、引起或加重真菌性角膜炎和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等,如果為了減輕症狀而長期使用,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在購買和使用之前應慎重考慮。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 長期滴用或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可以引起眼壓升高。眼壓升高的程度與滴藥濃度、頻度以及持續用藥時間有關。臨牀表現與POAG相似。此病在很大程度上需依靠用藥史來確診。多數病例停藥後眼壓可逐漸恢復正常。少數患者停藥後眼壓仍持續升高,可按OAG治療原則處理。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疾病描述

長期滴用或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眼壓升高。對糖皮質激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個體差異。眼壓升高的程度也與滴用糖皮質激素的種類、濃度、頻度和用藥持續時間有關。其臨牀表現與POAG相似,用藥史有助於鑑別診斷。多數名停用糖皮質激素後,眼壓可逐漸恢復正常,對少數停藥後眼壓仍持續升高的病人,可按開角型青光眼治療原則處理。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治療方案

按開角型青光眼治療原則處理。發病隱匿的POAG在應用糖皮質激素後眼壓可明顯升高,因此對於可疑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個體,應避免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對臨牀需要長期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病人,則應密切觀察眼壓情況。

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用藥安全

1、凡屬對激素高反應者必須慎用激素藥物滴眼。對激素高反應者包括有高眼壓者或青光眼患者、高度近視眼患者、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有對激素高反應家族史者以及有過外傷性青光眼的患者,這些人均應儘量避免用激素藥物滴眼。若必須使用激素時,應選擇角膜通透性差的可的松、氫化可的松等,但仍需謹慎使用。最好的選擇為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
2、使用激素滴眼液點眼時,要嚴格掌握適應證,選擇最低有效濃度,選擇不良反應最小的藥物 ,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滴眼次數要少,一般為每日2次 ,最多不超過4次。
3、定期複查及監測眼壓的變化。使用激素藥物滴眼,療程一般不應超過 2~4周,對用藥超過這一時間不能停藥者,應在眼科醫生的指導和監測下用藥,最好每週能檢測一次眼壓,一旦發現眼壓升高則應立即停藥,改用其他類型藥物。由激素引起的眼壓增高及青光眼,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其症狀絕大多數可望在停藥一個月內逐漸消除。極少數眼壓持續升高者,可行抗青光眼手術,降低眼壓,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