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精英控制者

鎖定
精英控制者,指一些先天艾滋病免疫者。該詞首現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
著名的精英控制者包括洛倫·威倫伯格、埃斯佩蘭薩病人等。 [1] 
中文名
精英控制者
外文名
Elite controlller [1] 
202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Steven Deeks和徐宇研究團隊合作,在《自然》發文稱,相較於接受抗逆轉錄藥物(ART)治療者,“精英控制者”血液中功能性病毒水平至少要低99.9%。而這種優勢能力,或源於其病毒基因組人類基因組的特殊結合方式。
研究團隊使用最新測序技術,精確繪製完整的HIV基因組在人類基因組中的位置。結果顯示,在“精英控制者”中,45%的原病毒位於“基因沙漠”中,即很少發生轉錄的染色體區域。而在接受ART治療的對照組中,這一數字為17%。
同時,“精英控制者”基因組中的病毒整合位點,往往離宿主基因組轉錄起始位點更遠。這兩點都表明,“精英控制者”的基因組不會被HIV脅迫、製造病毒拷貝。
Steven Deeks指出,HIV感染治療難、控制難,恰恰在於病毒RNA會轉變成一段DNA,插入人類細胞的基因組中,迫使細胞變身為“病毒工廠”,瘋狂製造新的病毒拷貝。而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清除這些“變身”細胞。
美國NBC新聞援引病毒學家分析稱,殺傷性T細胞也可能在病毒清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精英控制者”的存在,意味着自身免疫系統可以實現功能性治癒。“病毒雖沒有完全清除,但機體免疫功能仍可以維持數年正常,且用常規方法在血液中也檢測不到病毒。”《自然》一文顯示,每200名HIV感染者中,就有1名“精英控制者”。
2021年3月,《柳葉刀》子刊發表剛果(金)研究,稱當地“精英控制者”的比例在2.7%-4.3%。這可能是因為當地感染率、死亡率雙高,在自然選擇的壓力下,“精英控制者”的佔比隨之增加。而在黃種人裏,“精英控制者”較為罕見。
即便擁有“先天優勢”,過往醫學界仍建議“精英控制者”有規律服用藥物。因為大家並不清楚這種源於免疫系統的壓制,會在何時耗竭,又會對長期控制產生哪些影響。
但在2020年Steven Deeks和徐宇研究團隊的合作中,出現一個“無藥自愈”的特例:洛倫·威倫伯格 [2]  (Loreen Willenberg)。
1992年,洛倫·威倫伯格被確診感染。此後24年的隨訪顯示,她沒用過ART藥物,但體內15億個外周血單核細胞未發現任何完整的病毒序列。
截至2020年《自然》發文,洛倫·威倫伯格已經67歲。科學界視其為全球首例“HIV自愈”者。
“再加上埃斯佩蘭薩病人,已經出現兩名情況相似的自愈者。肯定還有更多這樣的人。我們發現和研究的自愈患者越多,距離治癒艾滋就更近一步。”Natalia Laufer博士稱。
“我們最好奇的是,自愈者在感染HIV的最初幾天和幾周內發生了什麼。”Natalia Laufer表示,未來或將根據“精英控制者”的宿主細胞特性,基於自然的免疫介導機制,研發藥物、基因療法等,讓數百萬人無需終生用藥。甚至可能找到延緩和修復免疫耗竭的手段。 [1] 
參考資料